一种沥青加热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53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加热罐,涉及沥青技术领域,其包括外罐、设置在外罐顶部的进料口、设置在外罐内部的内罐、设置在外罐与内罐之间的第一加热管、设置在内罐内部的第二加热管以及设置在内罐上的排料管;所述内罐的罐壁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外罐与内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料管的一端连通至内罐的内部,另一端伸出至外罐外;所述第二加热管的换热面积大于第一加热管的换热面积;所述内罐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二加热管设置在搅拌装置和内罐的内壁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省能源、有效提高加热后沥青质量的效果。

A kind of asphalt heat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加热罐
本技术涉及沥青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加热罐。
技术介绍
沥青作为一种建筑有机胶结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结性、耐高温性能、水稳定性等,因此其作为道路铺筑工程的主要原材料,到目前为止,全世界80%的道路是沥青道路。一般情况下,沥青拌合料生产时要先加热沥青,常规方式下,其加热并不是根据生产量来加热,往往是整罐沥青一起进行加热,全部加热到工作温度,而在很多情况下,生产量并不是很大,加热到工作温度的沥青会剩余很多,这样就需要不断的开启加热炉对其进行保温,或者随其自然冷却,这样不但造成了能源浪费,同时也加剧了沥青的氧化,使其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加热罐,具有节省能源、有效提高加热后沥青质量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沥青加热罐,包括外罐、设置在外罐顶部的进料口、设置在外罐内部的内罐、设置在外罐与内罐之间的第一加热管、设置在内罐内部的第二加热管以及设置在内罐上的排料管;所述内罐的罐壁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外罐与内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料管的一端连通至内罐的内部,另一端伸出至外罐外;所述第二加热管的换热面积大于第一加热管的换热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低温沥青由进料口送入至外罐内,沥青由通孔流入内罐内部,内罐内第二加热管的换热面积较大,因此可将沥青加热到使用温度,通过油泵向外抽取内罐内的沥青时,内罐中产生了负压,外罐沥青就会流入内罐,开始另一个加热循环,同时又由于内罐被外罐的沥青所包围,内罐内高温沥青所向外辐射的热能被外罐中的沥青所吸收,同时又起到了节能保温的作用。被高温加热的沥青也仅限于内罐中的沥青,需要多少加热多少,不仅避免了沥青重复加热,也有效提高了加热后的沥青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罐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二加热管设置在搅拌装置和内罐的内壁之间;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沿内罐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的转轴、沿转轴轴向设置的螺旋叶片以及连接在转轴上的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外罐的底部,所述转轴的下端竖直向下穿过外罐的底壁并由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叶片转动时,将内罐内的沥青向上输送,上部的沥青又能够向四周落下,底部的沥青又可随螺旋叶片继续向上输送,沥青在内罐内形成循环,沥青在拌合的过程中,与第二加热管之间充分接触,沥青加热更为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罐的顶部为半球状的壳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叶片向上输送的沥青能够沿着内罐顶壁向四周滑落,避免沥青在顶部堵塞;沥青向下添加时落在内罐的顶部,内罐的顶部为鼓起的半球状,内罐顶部受到的冲击力可分散至内罐的侧壁上,提高了内罐顶部的刚度,防止内罐的顶部塌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加热管呈环形设置在搅拌装置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热管环绕在螺旋叶片的周围,能够增大第二加热管与周围沥青的接触面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罐的外壁上盘绕设置有螺旋半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螺旋半管内通入传热介质可对整个罐体内部的沥青进行保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罐的外壁上还固定有夹套,所述夹套罩设在螺旋半管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夹套覆盖在螺旋半管的外侧,能够保证传热介质充分摊铺在外罐的外壁,螺旋半管还能够对夹套内的流体起到导流作用,防止夹套内的流体出现短路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低温沥青由进料口送入至外罐内,沥青由通孔流入内罐内部,内罐内第二加热管的换热面积较大,因此可将沥青加热到使用温度,通过油泵向外抽取内罐内的沥青时,内罐中产生了负压,外罐沥青就会流入内罐,开始另一个加热循环,同时又由于内罐被外罐的沥青所包围,内罐内高温沥青所向外辐射的热能被外罐中的沥青所吸收,同时又起到了节能保温的作用。被高温加热的沥青也仅限于内罐中的沥青,需要多少加热多少,不仅避免了沥青重复加热,也有效提高了加热后的沥青质量;2.在内罐中设置搅拌装置,沥青能够与第二加热管之间充分接触,加热更充分,加热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给出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表示内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外罐;11、进料口;2、内罐;21、排料管;22、通孔;3、第一加热管;4、第二加热管;5、搅拌装置;51、转轴;52、螺旋叶片;53、电机;6、螺旋半管;7、夹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沥青加热罐,包括外罐1、内罐2、第一加热管3、第二加热管4、搅拌装置5等,外罐1的底部固定有支腿,内罐2位于外罐1的内部,内罐2固定在外罐1底壁的中间;第一加热管3设置在外罐1的内部,且位于内罐2和外罐1之间的空间内,第一加热管3的两端分别伸出外罐1外;搅拌装置5和第二加热管4均设置在内罐2内。外罐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螺旋半管6和夹套7,螺旋半管6盘绕在外罐1上,夹套7罩设在螺旋半管6的外侧,夹套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螺旋半管6的上下管口分别穿出至夹套7外。采用夹套7覆盖螺旋半管6的方式可以强制加热螺旋半管6内的流体沿外罐1外壁流动,同时可在夹套7内通入传热介质,增加传热介质与内外罐1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保温效果。参照1和图2,外罐1的顶部设置有人孔,方便进入罐体内部进行检修,人孔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1,通过进料口11可向外罐1的内部加入沥青;内罐2的下端为开口设置,内罐2的下端固定在外罐1的底壁上,内罐2的顶部为一种半球状的壳体;内罐2的罐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22,外罐1和内罐2通过通孔22相连通,内罐2的罐壁上固定有排料管21,排料管21远离内罐2的一端由外罐1的底壁向下伸出。参照图2,搅拌装置5包括转轴51、沿转轴51轴向固定设置的螺旋叶片52和与转轴51相连的电机53,转轴51沿内罐2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电机53安装在外罐1的底面上,转轴51的下端穿过外罐1的底壁并连接在电机53的输出轴上;第二加热管4设置在内罐2的内壁和搅拌装置5之间,第二加热管4环绕设置在搅拌装置5的外侧。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管4的换热面积要大于第一加热管3的换热面积,即第二加热管4相对于第一加热管3排布较为稀疏。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已经脱水处理过的沥青经进料口11送入外罐1内,外罐1内沥青达到一定量后,沥青经过通孔22流入内罐2内部,然后向第二加热管4内通入导热油,并开启电机53,对内罐2中的沥青进行搅拌,由于内罐2内第二加热管4的换热面积较大,能够将沥青加热到使用温度;然后在排料管21的管口连接油泵,通过油泵将内罐2内的高温沥青抽至外部,因此内罐2中形成了负压,外罐1中的沥青就会流入内罐2中,开始另一个加热循环。为了提高内罐2内的加热效率,沥青通入外罐1中后,还可向第一加热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加热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罐(1)、设置在外罐(1)顶部的进料口(11)、设置在外罐(1)内部的内罐(2)、设置在外罐(1)与内罐(2)之间的第一加热管(3)、设置在内罐(2)内部的第二加热管(4)以及设置在内罐(2)上的排料管(21);/n所述内罐(2)的罐壁上均匀开设有通孔(22),所述外罐(1)与内罐(2)的内部相连通;/n所述排料管(21)的一端连通至内罐(2)的内部,另一端伸出至外罐(1)外;/n所述第二加热管(4)的换热面积大于第一加热管(3)的换热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加热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罐(1)、设置在外罐(1)顶部的进料口(11)、设置在外罐(1)内部的内罐(2)、设置在外罐(1)与内罐(2)之间的第一加热管(3)、设置在内罐(2)内部的第二加热管(4)以及设置在内罐(2)上的排料管(21);
所述内罐(2)的罐壁上均匀开设有通孔(22),所述外罐(1)与内罐(2)的内部相连通;
所述排料管(21)的一端连通至内罐(2)的内部,另一端伸出至外罐(1)外;
所述第二加热管(4)的换热面积大于第一加热管(3)的换热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加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2)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5),所述第二加热管(4)设置在搅拌装置(5)和内罐(2)的内壁之间;
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沿内罐(2)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的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海杜金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宏业公路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