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475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包括:在基板上设计磁性轨道单元内的磁化方向随外加旋转磁场调控的磁性轨道;向磁性轨道施加外加旋转磁场,调控磁性微纳机器人在磁性轨道上行进或停止。根据磁铁具备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通过制备磁性方向随外加磁场调控的磁性轨道,实现同样具备磁性N/S极特性的磁性微纳机器人与轨道之间的相吸或相斥,从而使其沿着轨道实现行进或停止。即各种具有磁性N‑S极特性的磁性微纳机器人可沿基板上的磁轨道行进,通过外加旋转磁场造成轨道上的磁化方向不同,使具有磁性N‑S极特性的微纳机器人因旋转磁场而沿特定磁轨道行进或停止,从而实现磁性微纳机器人及其精准的传输及定位。

A method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magnetic micro nano robot through the track of magnetic subst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微纳尺度下机器人的运动主要通过光控、周围环境pH值变化、交变磁场、温度等控制,其不能实现精准的传输及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包括:通过外加旋转磁场来调控磁性轨道单元内的磁化状态;通过磁性轨道单元内磁化状态的改变与磁性微纳机器人产生同极相斥力与异极相吸力,调控磁性微纳机器人在磁性轨道上行进或停止;通过磁性轨道单元内磁化状态的翻转磁场或矫顽场大小来调控部分轨道路径通行与不通行。进一步地,所述磁性基板轨道为固定于基板上一连串排列的磁性轨道单元。进一步地,通过微纳尺度下的微纳加工技术、3D打印技术、微结构雕刻技术、压印技术,在基板上制备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过外加旋转磁场来调控磁性轨道单元内的磁化状态;/n通过磁性轨道单元内磁化状态的改变与磁性微纳机器人产生同极相斥力与异极相吸力,调控磁性微纳机器人在磁性轨道上行进或停止;/n通过磁性轨道单元内磁化状态的翻转磁场或矫顽场大小来调控轨道路径通行与不通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外加旋转磁场来调控磁性轨道单元内的磁化状态;
通过磁性轨道单元内磁化状态的改变与磁性微纳机器人产生同极相斥力与异极相吸力,调控磁性微纳机器人在磁性轨道上行进或停止;
通过磁性轨道单元内磁化状态的翻转磁场或矫顽场大小来调控轨道路径通行与不通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基板轨道为固定于基板上一连串排列的磁性轨道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微纳尺度下的微纳加工技术、3D打印技术、微结构雕刻技术、压印技术,在基板上制备一连串排列的磁性轨道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轨道单元的形状包括:规则立体形状、不规则立体形状、规则形状薄膜及不规则形状薄膜,其中,所述规则立体形状及规则形状薄膜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或正四角形或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不规则形状及不规则形状薄膜的横截面为:多曲线构成的形状、或多曲线与多直线构成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磁性基板轨道来控制磁性微纳机器人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轨道的轨道路径种类包括:直线形路径、垂直转弯形路径、弧形路径、圆形路径、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荣汉许雁雅刘俊杰徐献忠赵无垛卫洪涛邱京江张玉东陈银玲胡志鑫赵东阳刘庆稳戴君杰李旺明豆丽莎周克佳祁俊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