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定位部和依次连接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夹头,所述夹头包括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工件承托部和设于所述工件承托部一端的工件挡板,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工件承托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抵持部适于与所述工件挡板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多个点位对工件进行夹紧,能够提高对工件的夹紧力,防止工件晃动或翘起造成定位不准,进而防止洁净钢试样等工件在加工时造成的加工不合格,如开槽不合格等质量问题。
A clean steel sample process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对于工件如洁净钢试样加工中,进行工件夹持时要求对工件施加较大的夹持力,以使得工件在加工时更加稳定。在目前,对工件的夹持通常采用单点夹紧,夹紧时容易出现工件翘起造成定位不准,以此,在加工时,容易造成开槽尺寸不合格的情况,导致工件的加工质量较差,达不到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对工件的夹紧力,以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定位部和依次连接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夹头,所述夹头包括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工件承托部和设于所述工件承托部一端的工件挡板,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工件承托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抵持部适于与所述工件挡板相对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第一抵持部与工件承托部的上表面相对设置,以能够通过调节夹头的第一抵持部与工件承托部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从而在一个方向上对待加工的洁净钢试样进行夹持,相应地,所述夹头的所述第二抵持部适于与所述工件挡板相对设置,从而实现对待加工的洁净钢试样进行另一方向的夹紧,以此通过多个点位对工件进行夹紧,能够提高对工件的夹紧力,防止工件晃动或翘起造成定位不准,进而防止洁净钢试样等工件在加工时造成的加工不合格,如开槽不合格等质量问题。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撑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撑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夹头,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支撑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形成有容置通道,所述支撑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通道内,所述支撑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工件承托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油缸本体和与所述油缸本体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油缸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油缸本体之间形成有容置通道,所述支撑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油缸本体和所述工件承托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均设置有所述夹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工件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工件承托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适于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夹头的第二抵持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板适于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夹头的第二抵持部相对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连接部与上料限位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或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上料限位部位于所述工件承托部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夹头与所述传动机构转动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的加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机构;101-油缸本体;102-活塞杆;103-第一限位槽;104-第二限位槽;105-油缸盖;2-传动机构;201-支撑部;2011-第一支撑杆;2012-第二支撑杆;202-第一连接部;3-夹头;301-第一抵持部;302-第二抵持部;4-第一定位部;401-工件承托部;402-工件挡板;4021-第一挡板;4022-第二挡板;4023-间隙;5-第二定位部;501-第二连接部;502-上料限位部;6-插销;7-工件;8-加工刀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参照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定位部4和依次连接的驱动机构1、传动机构2和夹头3,所述夹头3包括第一抵持部301和第二抵持部302,所述第一定位部4包括工件承托部401和设于所述工件承托部401一端的工件挡板402,所述第一抵持部301与所述工件承托部40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抵持部302适于与所述工件挡板402相对设置。在相关技术中,对工件的夹持通常采用单点夹紧,夹紧时容易出现工件翘起造成定位不准,以此,在加工时,容易造成开槽尺寸不合格的情况,导致工件的加工质量较差,达不到加工要求。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机构1、传动机构2和夹头3,以此驱动机构1能够驱动传动机构2,进而带动夹头3运动,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驱动传动机构2时,能够带动夹头3上下运动,其中,夹头3包括第一抵持部301和第二抵持部302,同时,夹具包括第一定位部4,第一定位部4用以配合夹头3对待加工的工件,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为洁净钢试样进行夹持,其中第一定位部4包括工件承托部401和工件挡板402,其中工件承托部401用于放置待加工的洁净钢试样,工件挡板402设置于工件承托部401的一端,以对放置于工件承托部401上的洁净钢试样进行相应的抵持定位,其中,所述夹头3的所述第一抵持部301与所述工件承托部401相对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301与工件承托部401的上表面相对设置,以能够通过调节夹头3的第一抵持部301与工件承托部40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从而在一个方向上对待加工的洁净钢试样进行夹持,相应地,所述夹头3的所述第二抵持部302适于与所述工件挡板402相对设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夹头3通过传动机构2传动运动时,在夹头3运动到某一位置,夹头3与第一定位部4之间的间隙较大,以此能够方便取出或方便放置洁净钢试样等工件,而在夹头3运行至靠近第一定位部4的位置时,夹头3的第二抵持部302能够与工件挡板402相对,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二抵持部302能够与工件挡板402的侧面相对,从而实现对待加工的洁净钢试样进行另一方向的夹紧,以此通过多个点位对工件进行夹紧,能够提高对工件的夹紧力,防止工件晃动或翘起造成定位不准,进而防止洁净钢试样等工件在加工时造成的加工不合格,如开槽不合格等质量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来源于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洁净钢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通常情况下,洁净钢试样为多边体,参照图4,如为长方体的工件7,此时多边体的洁净钢试样具有多个侧面,以此,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夹具,能够对洁净钢试样的多个侧面进行多点位的夹紧,如对长方体形的洁净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部(4)和依次连接的驱动机构(1)、传动机构(2)和夹头(3),所述夹头(3)包括第一抵持部(301)和第二抵持部(302),所述第一定位部(4)包括工件承托部(401)和设于所述工件承托部(401)一端的工件挡板(402),所述第一抵持部(301)与所述工件承托部(40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抵持部(302)适于与所述工件挡板(402)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部(4)和依次连接的驱动机构(1)、传动机构(2)和夹头(3),所述夹头(3)包括第一抵持部(301)和第二抵持部(302),所述第一定位部(4)包括工件承托部(401)和设于所述工件承托部(401)一端的工件挡板(402),所述第一抵持部(301)与所述工件承托部(40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抵持部(302)适于与所述工件挡板(402)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支撑部(201)和与所述驱动机构(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202),所述支撑部(201)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02),所述支撑部(201)另一端连接所述夹头(3),所述第一定位部(4)与所述支撑部(20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4)与所述驱动机构(1)之间形成有容置通道,所述支撑部(20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通道内,所述支撑部(201)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1)和所述工件承托部(40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油缸本体(101)和与所述油缸本体(101)连接的活塞杆(102),所述活塞杆(102)连接所述传动机构(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洁净钢试样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4)与所述油缸本体(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4)与所述油缸本体(101)之间形成有容置通道,所述支撑部(201)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开,汪海涛,翟继龙,王洪亮,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华工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