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镀锌炉鼻子端头结构
本技术属于冷轧热镀锌
,尤其涉及一种热镀锌炉鼻子端头结构。
技术介绍
在热镀锌产线中,炉鼻子内的锌渣无法排除,随着锌渣的增多,锌渣不断地附着在带钢表面上,影响带钢表面质量。为解决板面锌渣缺陷,诞生了炉鼻子排渣技术。现有技术中,炉鼻子排渣技术是指:炉鼻子的上表面内侧设置有溢流槽,在炉鼻子内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喷头,炉鼻子内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喷头,具体实施过程中,从退火炉输出的带钢进入炉鼻子内,并伸入到锌液中,炉鼻子内侧的溢流槽位于带钢的上侧,炉鼻子倾斜插入锌液中,溢流槽顶端的平面与锌液液面齐平。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均向炉鼻子内喷入加湿气体,第一喷头喷出的气流可以和带钢上方锌液形成一层氧化膜,以对锌灰生成进行抑制,并对钢带的上表面进行吹扫,将锌灰及杂质吹入溢流槽内,第二喷头喷出的气流对带钢的下表面进行吹扫,同时将带钢下表面附着的锌灰吹落,并通过吸灰泵将溢流槽内的锌灰及杂质排出到炉鼻子外侧,从而可以不断地置换炉鼻子内的锌液,提高锌液的纯净度。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镀锌炉鼻子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和连接在上侧板两端与下侧板两端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上侧板、所述下侧板以及两个所述侧板围成一个贯通的方形结构,以用于带钢穿过;/n所述上侧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加湿组件,所述第一加湿组件具有多个第一输出端,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端位于第一高度,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端沿所述带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端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输出端正对所述带钢的宽度方向的两侧;/n所述下侧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加湿组件,所述第二加湿组件具有多个第二输出端,多个所述第二输出端位于第二高度,多个所述第二输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镀锌炉鼻子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和连接在上侧板两端与下侧板两端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上侧板、所述下侧板以及两个所述侧板围成一个贯通的方形结构,以用于带钢穿过;
所述上侧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加湿组件,所述第一加湿组件具有多个第一输出端,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端位于第一高度,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端沿所述带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端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输出端正对所述带钢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下侧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加湿组件,所述第二加湿组件具有多个第二输出端,多个所述第二输出端位于第二高度,多个所述第二输出端沿所述带钢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输出端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输出端正对所述带钢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镀锌炉鼻子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湿组件包括:
主管,所述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侧板的内壁上,所述主管的一端用于和外界加湿气源连通;
第一分配管,所述第一分配管和所述主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分配管的中部和所述主管的另一端连通;
第二分配管,所述第二分配管和所述第一分配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分配管上设置有两个接入口以及三个输出口,两个所述接入口分别和所述第一分配管的两端连通;
第三分配管,所述第三分配管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三分配管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和所述第二分配管的中心轴平行,所述第三分配管和所述输出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分配管的中部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分配管上的输出口连通;
输气管,每个所述第三分配管的两端均垂直连通有两个所述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为所述第一加湿组件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镀锌炉鼻子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所述第一分配管、所述第二分配管、所述第三分配管以及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幸江,王保勇,张晓峰,吕剑,郑艳坤,张永国,张金会,胡硕,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