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特异性吸附2,6-DCBQ的分子印迹微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48307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分子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性吸附2,6‑二氯‑1,4‑苯醌(2,6‑DCBQ)的分子印迹微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2,6‑二氯醌‑4‑氯亚胺、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将所述2,6‑二氯醌‑4‑氯亚胺和功能单体溶于致孔剂中,进行预聚反应,然后加入所述交联剂和引发剂溶解后,得到预聚溶液;将所述预聚溶液装于毛细管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产物;将所述聚合产物进行干燥处理,然后从所述毛细管中取出,洗脱所述2,6‑二氯醌‑4‑氯亚胺,得到所述分子印迹微萃取柱。该制备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微萃取柱特可以特异性吸附2,6‑DCBQ,对2,6‑DCBQ具有优异印迹效果和高效吸附能力。

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extraction column for specific adsorption of 2,6-dcbq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异性吸附2,6-DCBQ的分子印迹微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特异性吸附2,6-DCBQ的分子印迹微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饮用水在消毒杀菌的同时产生的大部分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by-products,DBPs)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在长期暴露下,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卤代对苯醌(Halogenatedp-benzoquinones,HBQs)是新发现的一类DBPs,而2,6-二氯-1,4-苯醌(2,6-DCBQ)属于HBQs中的一种,2009年首次在氯和氯胺消毒饮用水中发现。对比经过不同消毒方式处理后的饮用水中HBQs的含量,2,6-DCBQ是相对容易生成的,而且含量也是最多的。有文献报道,卤代苯醌经过人体的代谢后有可能损害机体。有研究显示,HBQs是可能会导致膀胱癌的一类致癌物质,而且其具有很强的毒性,相比常规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毒性要强约1000倍,基于卤代苯醌类DBPs的强致癌性和基因毒性,非常有必要开展相关的检测技术和定量方法的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异性吸附2,6-DCBQ的分子印迹微萃取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提供2,6-二氯醌-4-氯亚胺、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n将所述2,6-二氯醌-4-氯亚胺和功能单体溶于致孔剂中,进行预聚反应,然后加入所述交联剂和引发剂溶解后,得到预聚溶液;/n将所述预聚溶液装于毛细管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产物;/n将所述聚合产物进行干燥处理,然后从所述毛细管中取出,洗脱所述2,6-二氯醌-4-氯亚胺,得到所述分子印迹微萃取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异性吸附2,6-DCBQ的分子印迹微萃取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2,6-二氯醌-4-氯亚胺、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
将所述2,6-二氯醌-4-氯亚胺和功能单体溶于致孔剂中,进行预聚反应,然后加入所述交联剂和引发剂溶解后,得到预聚溶液;
将所述预聚溶液装于毛细管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产物;
将所述聚合产物进行干燥处理,然后从所述毛细管中取出,洗脱所述2,6-二氯醌-4-氯亚胺,得到所述分子印迹微萃取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印迹微萃取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反应的时间为10-14h;和/或,
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0-80℃,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为16-20h;和/或,
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35-45℃,所述干燥处理的时间为20-4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印迹微萃取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是内径为300-400μm的石英毛细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子印迹微萃取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预聚溶液装于所述石英毛细管中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石英毛细管放入内径为0.9-1.1mm的封口玻璃毛细管中,然后将所述预聚溶液注入所述封口玻璃毛细管中,利用毛细现象将所述预聚溶液吸入所述石英毛细管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卓旻薛伟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