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286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所所述吸附柱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封头、筒体以及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以及下封头分别独立地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筒体连接,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加厚钢板,所述加厚钢板位于所述第二法兰上方,所述加厚钢板与所述筒体内壁焊接,所述加厚钢板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冒,所述钢板上方以及相邻水冒间设置有鹅卵石填充层,所述鹅卵石填充层上方设置有四层石英砂层,各石英砂层中的石英砂粒径依次增大。所述吸附柱整体采用碳钢衬塑材质,可耐高氯腐蚀,可用于比重较大的吸附剂的填充,该吸附柱针对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的深度吸附效果显著,处理效率高。

Adsorption column for heavy metal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
技术介绍
在稀土、冶金、三元等行业,会产生大量含各类重金属的混合废水,此类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传统重金属废水多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处理,此方法污泥量大,处理效果差,出水往往无法满足废水外排标准,尤其对于部分地方标准更是无法满足处理要求。而本技术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可用于各类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去除,对于重金属含量小于10mg/L的重金属工业废水,地表水,河水等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且具有污泥量小,吸附剂无需再生,进水和反洗易于操作,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等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所述吸附柱适用于各类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去除,处理效果好,易于操作,吸附剂无需再生,处理时间短,占地面积小。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所述吸附柱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封头、筒体以及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以及下封头分别独立地通过第一法兰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封头、筒体以及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以及下封头分别独立地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筒体连接,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加厚钢板,所述加厚钢板位于所述第二法兰上方,所述加厚钢板与所述筒体内壁焊接,所述加厚钢板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冒,所述钢板上方以及相邻水冒间设置有鹅卵石填充层,所述鹅卵石填充层上方设置有一次连接的第一石英砂层、第二石英砂层、第三石英砂层以及第四石英砂层,所述第一石英砂层、第二石英砂层、第三石英砂层以及第四石英砂层中的石英砂粒径依次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封头、筒体以及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以及下封头分别独立地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筒体连接,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加厚钢板,所述加厚钢板位于所述第二法兰上方,所述加厚钢板与所述筒体内壁焊接,所述加厚钢板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冒,所述钢板上方以及相邻水冒间设置有鹅卵石填充层,所述鹅卵石填充层上方设置有一次连接的第一石英砂层、第二石英砂层、第三石英砂层以及第四石英砂层,所述第一石英砂层、第二石英砂层、第三石英砂层以及第四石英砂层中的石英砂粒径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半部分设置有人孔,所述筒体下半部分设置有手孔,所述手孔位于所述加厚钢板上方;
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视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耳;
所述下封头焊接有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明李雅李志强吴青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康仑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