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28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所所述吸附柱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封头、筒体以及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以及下封头分别独立地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筒体连接,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加厚钢板,所述加厚钢板位于所述第二法兰上方,所述加厚钢板与所述筒体内壁焊接,所述加厚钢板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冒,所述钢板上方以及相邻水冒间设置有鹅卵石填充层,所述鹅卵石填充层上方设置有四层石英砂层,各石英砂层中的石英砂粒径依次增大。所述吸附柱整体采用碳钢衬塑材质,可耐高氯腐蚀,可用于比重较大的吸附剂的填充,该吸附柱针对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的深度吸附效果显著,处理效率高。

Adsorption column for heavy metal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
技术介绍
在稀土、冶金、三元等行业,会产生大量含各类重金属的混合废水,此类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传统重金属废水多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处理,此方法污泥量大,处理效果差,出水往往无法满足废水外排标准,尤其对于部分地方标准更是无法满足处理要求。而本技术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可用于各类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去除,对于重金属含量小于10mg/L的重金属工业废水,地表水,河水等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且具有污泥量小,吸附剂无需再生,进水和反洗易于操作,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等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所述吸附柱适用于各类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去除,处理效果好,易于操作,吸附剂无需再生,处理时间短,占地面积小。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所述吸附柱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封头、筒体以及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以及下封头分别独立地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筒体连接,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加厚钢板,所述加厚钢板位于所述第二法兰上方,所述加厚钢板与所述筒体内壁焊接,所述加厚钢板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冒,所述钢板上方以及相邻水冒间设置有鹅卵石填充层,所述鹅卵石填充层上方设置有一次连接的第一石英砂层、第二石英砂层、第三石英砂层以及第四石英砂层,所述第一石英砂层、第二石英砂层、第三石英砂层以及第四石英砂层中的石英砂粒径依次增大。>本技术中,所述水冒与所述筒体内壁间的填充物属于第一石英砂层。所述加厚钢板底部设置有加强支撑,增加吸附柱底部钢板对吸附剂的承重性能,可承重5~10吨吸附剂。本技术中,第四石英砂层中石英砂的粒度与吸附柱装填的吸附剂的粒径大小相似,防止吸附剂泄露并分散吸附剂作用在水冒上的重量,此外还可以过滤吸附剂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剥落的颗粒物。本技术中,所述水冒为塔型ABS工程塑料材质,此水冒结构合理,连接牢固,承压强度高,缝隙不变型,能使滤板间无死水角区,不积泥。本技术中,所述鹅卵石层设置的高度以与水冒平齐为宜,目的是分散水冒的承重,避免水冒被压坏,变形。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体上半部分设置有人孔,所述筒体下半部分设置有手孔,所述手孔位于所述加厚钢板上方;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视镜。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封头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耳;所述下封头焊接有支架。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柱内部设置有顶端布水器;所述顶端补水器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穿过筒体延伸至所述吸附柱外;所述第一管道位于所述吸附柱外的部分设置有独立地进液口以及反洗水出口。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柱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连接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独立地出液口以及反洗水进口。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以及所述第二管道上分别独立地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进水压力,确定反洗时间和频率。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以及所述第二管道分别独立地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筒体外壁;所述固定装置为U型夹。所述U型夹防止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管道震颤。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放空阀。本技术中,在在进液口、出液口(8)、反洗水进水口和反洗水出水口的相应管道上增设自动控制阀门,与吸附柱进水管道和反洗进水管道压力表连锁,自动控制其废水进出水及反洗进出水的阀门开关,实现自动反洗。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所述吸附柱适用于各类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去除,如Hg、Cr、Cd、Ni、Co、Mo、Cu、Zn、Pb以及Tl等,处理效果好,易于操作,吸附剂无需再生,处理时间短,占地面积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底部层铺图;图中:1、挂耳,2、上封头,3、第一法兰,4、视镜,5、第一管道,6、反洗水出口,7、反洗水进口,8、出液口,9进液口,10、压力表,11、加厚钢板,12、加强支撑,13、水冒,14、第二法兰,15、支架,16、放空阀,17、下封头,18、管道法兰,19、U型夹,20、顶部布水器,21、人孔,22、手孔,23、鹅卵石填充层,24、第一石英砂层,25、第二石英砂层,26、第三石英砂层,27、第四石英砂层,28、第二管道。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更好地说明本技术,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其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吸附柱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封2头、筒体以及下封头17,所述上封头2以及下封头17分别独立地通过第一法兰3与第二法兰17与筒体连接,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加厚钢板11,所述加厚钢板位于所述第二法兰上方17,所述加厚钢板11与所述筒体内壁焊接,所述加厚钢板11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冒13,所述加厚钢板11上方以及相邻水冒13间设置有鹅卵石填充层23,所述鹅卵石填充层23上方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石英砂层24、第二石英砂层25、第三石英砂层26以及第四石英砂层27,所述第一石英砂层24、第二石英砂层25、第三石英砂层26以及第四石英砂层27中的石英砂粒径依次增大。所述筒体上半部分设置有人孔21,所述筒体下半部分设置有手孔22,所述手孔22位于所述加厚钢板11上方;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视镜4;所述上封头2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耳1;所述下封头17焊接有支架15;所述吸附柱内部设置有顶端布水器20;所述顶端补水器20连接有第一管道5,所述第一管道5穿过筒体延伸至所述吸附柱外;所述第一管道5位于所述吸附柱外的部分设置有独立地进液口9以及反洗水出口6;所述吸附柱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连接第二管道28,所述第二管道28上设置有独立地出液口8以及反洗水进口7;所述第一管道5以及所述第二管道28上分别独立地设置有压力表10;所述第一管道5以及所述第二管道28分别独立地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筒体外壁;所述固定装置为U型夹19;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放空阀16。使用上述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对含有Cu、Zn、P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封头、筒体以及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以及下封头分别独立地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筒体连接,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加厚钢板,所述加厚钢板位于所述第二法兰上方,所述加厚钢板与所述筒体内壁焊接,所述加厚钢板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冒,所述钢板上方以及相邻水冒间设置有鹅卵石填充层,所述鹅卵石填充层上方设置有一次连接的第一石英砂层、第二石英砂层、第三石英砂层以及第四石英砂层,所述第一石英砂层、第二石英砂层、第三石英砂层以及第四石英砂层中的石英砂粒径依次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封头、筒体以及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以及下封头分别独立地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筒体连接,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加厚钢板,所述加厚钢板位于所述第二法兰上方,所述加厚钢板与所述筒体内壁焊接,所述加厚钢板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冒,所述钢板上方以及相邻水冒间设置有鹅卵石填充层,所述鹅卵石填充层上方设置有一次连接的第一石英砂层、第二石英砂层、第三石英砂层以及第四石英砂层,所述第一石英砂层、第二石英砂层、第三石英砂层以及第四石英砂层中的石英砂粒径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半部分设置有人孔,所述筒体下半部分设置有手孔,所述手孔位于所述加厚钢板上方;
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视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耳;
所述下封头焊接有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明李雅李志强吴青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康仑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