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18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包括镜框本体、连接头带、头带调节器、护目镜片;镜框本体采用大框架结构设计,包括封闭框、镜片框;封闭框上设有透气阀、单向阀、与鼻梁相配的鼻托;透气阀上设有微孔滤膜替换芯,其微孔滤膜孔径为20纳米;单向阀为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的瓣膜结构,可供棉签穿过;护目镜片为多功能复合镜片;连接头带通过头带调节器可与封闭框相连,用于调节松紧程度;封闭框其边缘还设有硅胶防护垫;其优点表现在:可在不破坏防护镜其内部无菌隔离防护环境的情况下,为佩戴者提供汗液及眼部分泌物擦拭的渠道,且既能够保证透气性、又能防止病毒及污染物的渗入;还能防雾、防蓝光、防紫外线以及抗腐蚀。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medical goggl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
技术介绍
2020年2月6日,TheLancet上发表的一篇通讯指出:2019-nCoV可进入眼部,造成人体病毒感染[1]。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两种:近距离的密切接触和远距离的气溶胶传播,所谓的“气溶胶”,一般我们能接触的就是患者的飞沫。传统护目镜因能有效阻隔病毒侵入结膜,防止感染,成为了医疗卫生人员必备防护用具之一。在进行实际全面防护时,却存在各类问题,如下所述:1、产雾问题因需要配合N95口罩使用,其呼出气体易使护目镜出现雾气,造成能见度降低、视线受阻。尤其是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如:打针、挂水时,会加大操作难度,但此时若再次调整护目镜,将极大增加感染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往往需要通过使用防雾剂涂抹镜片、用留置针贴膜封闭口罩上缘、用洗洁精擦拭镜片三种方法进行除雾,但防雾剂不易获得、医疗人员汗液浸渍使得贴膜脱胶等,给解决方案带来很大的局限性,且密闭镜腔内由于长期空气流通不足容易导致角膜缺氧等各种问题,使得医疗卫生人员工作时存在着较大的卫生安全隐患。2、紫外线辐射问题在疫情防控中,各大医疗卫生场所需要进行系统地环境安全控制和管理,而紫外线消毒是目前最主要的空气消毒方式之一,因此,各大医院增设紫外线消毒区域,此外,由于特殊局面下,防护服、护目镜等资源的短缺,医务人员日均紫外线全身消毒频率增加,传统护目镜薄而透明,并不能有效阻截紫外线辐射,进而增加了医务人员眼部紫外线灼伤的概率,极有可能导致医护人员出现皮肤灼伤、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和视物模糊等症状,且若眼部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中,部分可能留下后遗症,如白内障等。因此,传统的护目镜由于无法屏蔽紫外线,从而直接损害医务人员的眼部,给一线医护人员生命健康带来重大的威胁。3、蓝光辐射问题本次疫情波及的病人人数众多,导致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不断加大,使其每日不仅需要长期处于LED光源下,还需要长期使用电脑进行电子病例的记录,致使长期暴露于过量的蓝光照射环境中,普通护目镜并没有防蓝光作用,因此累及各系统的非特异性症状为表现的疾病——VDT综合征将可能成为如今一线医务人员的“慢性病”,极大影响医务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4、酒精腐蚀问题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医用酒精对传统护目镜进行镜片消毒后,容易造成镜片磨损,因此,疫情期间全体医务人员急需一种高级别的新型护目镜,该护目镜的镜片具有耐酒精腐蚀,耐反复灭菌处理的特性。5、佩戴体验问题在疫情防控中,众多医务工作者需要佩戴框架镜,而现有的护目镜并没有考虑到其对框架眼镜的包容问题,导致众多一线医务工作者因长期在框架镜外强行佩戴护目镜造成红肿现象及严重压痕,给医护人员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生理负担,以及极差的佩戴体验。而且由于特殊情况下需要长时间的穿戴,因此无法避免出汗问题,而当汗液或其他体液聚集于眼眶周围时,将造成医护人员视线模糊,且现有的防护设备也并没有提供处理这种情况的技术手段。中国专利文献:CN206167173U公开了一种医用渐进多焦点护目镜,包括护目镜主框,护目镜主框上设置有镜架,镜架上设置有鼻托,镜架上设置有渐进多焦点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上设置有远用区,远用区的底端设置有渐变区,渐变区的底端设置有近用区,渐变区的一侧设置有像差区,渐变区的另一侧设置有色散区,护目镜主框上设置有硅胶贴合圈,护目镜主框上设置有排气阀,护目镜主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上设置有卡口,卡口上设置有松紧连接带。通过在镜架上设置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在佩戴护目镜时,不用戴老花镜,佩戴更为舒适,避免了重影,能同时看远处和近处,在手术时,不用取下眼镜就能看清楚远处设备的运转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其上并没有设置本申请中所述的单向阀,无法解决上述由于长时间的佩戴导致的汗液及眼部分泌物无法擦拭、影响视线的问题;且其上设置的排气阀采用通孔式设计,并不适用于疫情条件下细菌、病毒的防控。中国专利文献:CN205281038U公开了一种医用护目镜,包括两个镜架,两个镜架通过镜拖相连接,镜架内安装有主镜片,远离镜拖的镜架侧设置有漏孔,漏孔内安装有侧镜片;镜架佩戴时与人眼相接触的边缘部分上还设置有凸沿,镜拖内侧的边缘上设置有护目镜佩戴时与眼部周围生理构造区域相贴合的硅胶;镜架两端安装有弹性带,弹性带通过固定扣相连接;镜架的上下两端安装有调节扣;该医用护目镜结构简单,镜片能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起雾模糊视线,便于临床操作,在病房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扣改变护目镜的佩戴角度,使佩戴更舒适,佩戴过程中,护目镜与面部紧密贴合,避免了污染通过凸沿和硅胶的设置,对临床医务人员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性隔离作用,但同上,其上也并没有提供由于长时间的佩戴导致的汗液及眼部分泌物无法擦拭、影响视线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适用于如疫情等特殊状态下的防护工作。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在不破坏防护镜其内部无菌隔离防护环境的情况下,亦能为佩戴者提供汗液及眼部分泌物擦拭的渠道,且既能够保证透气性、又能防止病毒及污染物的渗入;还能有效的防雾、防蓝光、防紫外线以及抗腐蚀的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破坏防护镜其内部无菌隔离防护环境的情况下,亦能为佩戴者提供汗液及眼部分泌物擦拭的渠道,且既能够保证透气性、又能防止病毒及污染物的渗入;还能有效的防雾、防蓝光、防紫外线以及抗腐蚀的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包括镜框本体、连接头带、头带调节器、护目镜片;所述镜框本体包括镜片框、封闭框;所述护目镜片与所述镜片框相嵌连接;所述封闭框其上设有若干透气阀、若干单向阀、鼻托;所述连接头带可通过所述头带调节器与所述封闭框围成环状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镜框本体采用大框架结构设计。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向阀为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的瓣膜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气阀其上设有可拆卸相连的微孔滤膜替换芯;所述微孔滤膜替换芯其上的微孔滤膜孔径小于等于20纳米。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气阀与所述微孔滤膜替换芯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相连。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护目镜片为复合镜片,其具有防雾、防蓝光、防紫外线、耐磨、耐腐蚀的功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合镜片采用AHT9层镀膜工艺制成,包含防雾膜、底面防护膜、多层膜镀层、进口TAC层、UV400防紫外线层、防40%蓝光层、进口TAC层、多层膜镀层以及表面防护膜层。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封闭框其边缘设有硅胶防护垫。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气阀其数量为2-6个;所述单向阀其数量为1-2个。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头带采用两段式结构设计,其两段的各一端与所述封闭框两侧固定相连,其两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头带调节器可拆卸式连接。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本体、连接头带、头带调节器、护目镜片;所述镜框本体包括镜片框、封闭框;所述护目镜片与所述镜片框相嵌连接;所述封闭框其上设有若干透气阀、若干单向阀、鼻托;所述连接头带可通过所述头带调节器与所述封闭框围成环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本体、连接头带、头带调节器、护目镜片;所述镜框本体包括镜片框、封闭框;所述护目镜片与所述镜片框相嵌连接;所述封闭框其上设有若干透气阀、若干单向阀、鼻托;所述连接头带可通过所述头带调节器与所述封闭框围成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本体采用大框架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为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的瓣膜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阀其上设有可拆卸相连的微孔滤膜替换芯;所述微孔滤膜替换芯其上的微孔滤膜孔径小于等于2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染疫情防控中的多功能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阀与所述微孔滤膜替换芯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燕龙邵玉婷张娟牛国桢吕筱曲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