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牙刷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03月09日、申请号为201780016110.9、专利技术名称为“牙刷”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牙刷。本申请要求基于2016年3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45368号,以及2016年10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212030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根据专利文献1~3,基于口腔内操作性等的角度考虑,有人提出了一种降低头部的厚度的牙刷的方案。头部的厚度若降低,会有强度降低等问题。因此,会使用聚缩醛树脂(POM)等强度高的树脂。特别地,在通过将由金属制成的扁平线(flatplate)打入由树脂制成的头部来固定刷毛的扁平线式植毛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植毛强度、头部的耐折强度不充分的情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14391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485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1-200296号公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刷,具备:/n具有通过扁平线式植毛植入的多束毛束的植毛部,/n植毛面上设置有所述植毛部的头部,/n延伸至所述头部设置的颈部,/n延伸至所述颈部设置的把手部,/n其特征在于,/n所述头部的厚度为2.0mm~4.0mm,/n所述颈部的最小宽度为3.0mm~4.3mm,/n所述颈部的最小厚度为3.0mm~4.5mm,/n在所述颈部的后端侧的植毛面侧,形成有中心位置配置在植毛面侧、在侧面视图中植毛面侧呈凹陷的圆弧轮廓的曲面,/n握持中心点角度为5.0度~10.0度,所述握持中心点角度为连接所述牙刷的握持中心位置处的所述把手部的厚度方向中心点和所述植毛部的中心位置处的所述头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09 JP 2016-045368;20161028 JP 2016-2120301.一种牙刷,具备:
具有通过扁平线式植毛植入的多束毛束的植毛部,
植毛面上设置有所述植毛部的头部,
延伸至所述头部设置的颈部,
延伸至所述颈部设置的把手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部的厚度为2.0mm~4.0mm,
所述颈部的最小宽度为3.0mm~4.3mm,
所述颈部的最小厚度为3.0mm~4.5mm,
在所述颈部的后端侧的植毛面侧,形成有中心位置配置在植毛面侧、在侧面视图中植毛面侧呈凹陷的圆弧轮廓的曲面,
握持中心点角度为5.0度~10.0度,所述握持中心点角度为连接所述牙刷的握持中心位置处的所述把手部的厚度方向中心点和所述植毛部的中心位置处的所述头部的厚度方向中心点的直线与构成所述植毛面的平面所形成的角度,
通过下述方法α测得的所述头部的挠曲量A和通过下述方法β测得的所述颈部的挠曲量B中,
所述单位为mm的挠曲量A的数值和所述单位为mm的挠曲量B的数值之积即A×B为0.8~10,
所述挠曲量B为2.1~5.0mm,
方法α:使头部的植毛面朝向铅直方向的上方,以将牙刷的头部和颈部之间的边界P1的位置进行了固定的状态下的把手体前端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进一步地,在将所述边界P1的位置进行了固定的状态下,在头部中相对于植毛部的长轴方向长度,在与植毛部前端相距10±3%的位置处悬吊200g的锤,将10秒后的把手体前端从基准高度起的以mm为单位的高度移位量作为头部的挠曲量A;
方法β:使头部的植毛面朝向铅直方向的上方,以将牙刷的颈部和把手部之间的边界的位置进行了固定的状态下的把手体前端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在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丸直史,龟井诚一,
申请(专利权)人:狮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