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混水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06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防混水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它为解决现有太阳能热水器冷、热水易混合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有水箱和集热器,在水箱的进水口安装有复合防混水插管,复合防混水插管由至少二层套接的水管构成,在水管壁上布有若干分流孔,最内层水管的进水口与水箱进水口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冷、热水不易混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进入水箱的冷水对水箱内温度场的分布影响,提高了热水的有效利用率。(*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防混水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有水箱和集热器,集热器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供人们使用,水箱一般是贮水箱,利用高度差放出热水,使用热水后,再加入自来水集热。为了方便使用,人们设计出利用自来水的压力供热水的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但由于有压力的自来水直接从水箱的进水口进入水箱,冷、热水易充分混合,导致水箱内的热水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使用效果不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冷、热水不易混合、使用效果好的防混水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本技术包括有水箱和集热器,在水箱的进水口安装有复合防混水插管,复合防混水插管由至少二层套接的水管构成,在水管壁上布有若干分流孔,最内层水管的进水口与水箱进水口相接。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冷、热水不易混合,降低了进入水箱的冷水对水箱内温度场的分布影响,提高了热水的有效利用率,使用效果好,特别适合利用自来水压力的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复合防混水插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2、3所示,本技术包括有水箱1和集热器3,在水箱的进水口2安装有复合防混水插管,复合防混水插管由至少二层套接的水管5、6构成,在水管5、6壁上布有若干分流孔7、8,最内层水管5的进水口4与水箱进水口2相接。当自来水从最内层水管进水口4进入,水流通过管壁上的分流孔7、8分流,减小了自来水的进水冲力,减少冷、热水的混合。如图3所示,相邻套接的水管5、6上的分流孔7、8相错位。进一步减小了自来水的直接对水箱热水的冲击。如图3所示,复合防混水插管的最外层水管6的壁上的若干分流孔8沿水管6一侧排布,且与水箱底部相对。使减压后的冷水从水箱底部进入,最大限度地降低冷水对水箱内温度场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热水的利用率。根据热循环原理,冷水从水箱底部逐渐上升将热水顶出。权利要求1.一种防混水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其包括有水箱和集热器,其特征是在水箱的进水口安装有复合防混水插管,复合防混水插管由至少二层套接的水管构成,在水管壁上布有若干分流孔,最内层水管的进水口与水箱进水口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混水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相邻套接的水管壁上的分流孔相错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混水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复合防混水插管的最外层水管壁上的若干分流孔沿水管一侧排布,且与水箱底部相对。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防混水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它为解决现有太阳能热水器冷、热水易混合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有水箱和集热器,在水箱的进水口安装有复合防混水插管,复合防混水插管由至少二层套接的水管构成,在水管壁上布有若干分流孔,最内层水管的进水口与水箱进水口相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冷、热水不易混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进入水箱的冷水对水箱内温度场的分布影响,提高了热水的有效利用率。文档编号F24J2/46GK2410596SQ0022730公开日2000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日专利技术者郭廷光 申请人:中山市红日太阳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混水承压型太阳能热水器,其包括有水箱和集热器,其特征是在水箱的进水口安装有复合防混水插管,复合防混水插管由至少二层套接的水管构成,在水管壁上布有若干分流孔,最内层水管的进水口与水箱进水口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廷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红日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