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根类农作物打叶切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990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块根类农作物打叶切顶机。包括机架、牵引架、打叶装置和仿形切顶装置,牵引架、打叶装置和仿形切顶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其中,仿形切顶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尾部;所述仿形切顶装置包括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切顶机构和扭簧调压复位机构,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与机架连接,切顶机构与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扭簧调压复位机构与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连接。其实现了块根类农作物的去叶切顶,在切顶过程中可以根据块根类农作物的形状和高度自动调节切顶高度和切顶压力,大大提高了块根类农作物切顶的质量和产量。

Leaf cutting machine for root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块根类农作物打叶切顶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块根类农作物打叶切顶机。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第八大甜菜种植国家,种植区集中在北纬40°以北的东北、西北和华北十余个省份,甜菜是我国的第二大制糖原料,提高我国在甜菜收获方面的机械化水平,能更好地解决我国在甜菜生产方面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目前,我国在甜菜去叶切顶机械方面的研制还处于发展阶段,目前的机型主要用于以牵引式和悬挂式的中小型分段作业机械为主。现有的甜菜切顶机械,其切顶高度在工作过程中不变,不能区别对待大小不同的甜菜,甜菜块根的含糖量的分布不均匀,甜菜青顶中的含氮量较高,有碍于制糖工艺,收获时若切割量过大就会降低甜菜的产量。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提高甜菜收获的质量和产量,就必须在去叶切顶过程中实现自动调节切顶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块根类农作物打叶切顶机,其实现了块根类农作物的去叶切顶,在切顶过程中可以根据块根类农作物的形状和高度自动调节切顶高度和切顶压力,大大提高了块根类农作物切顶的质量和产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块根类农作物打叶切顶机,包括机架、牵引架、打叶装置和仿形切顶装置,牵引架、打叶装置和仿形切顶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其中,仿形切顶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尾部;所述仿形切顶装置包括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切顶机构和扭簧调压复位机构,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与机架连接,切顶机构与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扭簧调压复位机构与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切顶刀位置调节结构包括固定柱、第二摆杆、第一摆杆和移动柱,固定柱和移动柱之间呈平行竖向设置,固定柱和移动柱之间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二摆杆和第一摆杆连接,第一摆杆位于第二摆杆的上方,第二摆杆、第一摆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和移动柱铰接,固定柱、移动柱、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始终组成平行四边形,移动柱的底部固定有切顶机构,移动柱与第二摆杆的连接处设有压杆,压杆与移动柱固定连接,;所述切顶机构包括梳状齿板和切顶刀,梳状齿板包括数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弧形仿板,弧形仿板的底部为弧形曲线,梳状齿板的外侧设有切顶刀固定板,切顶刀与切顶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切顶刀位于梳状齿板的后方,切顶刀的切削刃朝向梳状齿板,且与梳状齿板之间存在间隙,弧形仿板和切顶刀固定板的顶部与移动柱固定连接;所述扭簧调压复位机构包括扭簧、螺杆、扭簧连接板和活动套,扭簧套在扭簧套筒上,扭簧的一端与扭簧连接板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螺杆连接,螺杆的外表面套有活动套,活动套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母,活动套设置在固定于移动柱的压杆的上方,活动套与下方的压杆接触,扭簧连接板与固定柱连接,扭簧连接板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设有滑杆,滑杆在弧形槽内滑动,滑杆的两端固定有螺母,螺母与扭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上固定有支撑梁,对应的在机架后部设有导向柱,支撑梁沿导向柱上下运动,扭簧连接板固定在滑动套上,滑动套与支撑梁固定连接,滑动套套在导向柱上。所述打叶装置包括第一打叶辊和第二打叶辊,牵引架设置在机架的前端,第一打叶辊和第二打叶辊依次设置在机架的中部,第一打叶辊位于第二打叶辊的前方,仿形切顶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后端。所述第一打叶辊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一转动辊,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与机架铰接,第一转动轴上沿其轴向间隔固定有数个第一转动辊,第一转动辊的环形外表面上设有T型打叶刀和皮带Ⅰ,T型打叶刀和皮带Ⅰ沿第一转动辊的环形外表面间隔交错排布,皮带Ⅰ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辊的外表面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该端呈波纹状。所述T型打叶刀包括转轴、连接杆和打叶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转轴,转轴与第一转动辊的外表面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打叶刀,打叶刀与连接杆之间呈T型连接。所述第二打叶辊包括第二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辊,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均与机架铰接,第二转动轴上沿其轴向间隔固定有数个第二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的环形外表面上设有数根皮带Ⅱ,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辊的外表面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该端呈波纹状,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打叶辊和第二打叶辊,既提高了缨叶的打叶和清理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皮带减少了打叶过程中的功率损耗;(2)仿形切顶装置在切顶过程中,可以根据天草的形状和高度自动完成切顶刀高度的调节和切顶刀对农作物顶部压力的调节,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收获质量和产量;(3)仿形切顶装置的高度可与条,拓宽了切顶刀高度调节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仿形切顶装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仿形切顶装置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扭簧调压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扭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打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T型打叶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牵引架;3第一打叶辊;301第一转动轴;302第一转动辊;303T型打叶刀;3031转轴;3032连接杆;3033打叶刀;304皮带Ⅰ;4第二打叶辊;401第二转动轴;402第一转动辊;403皮带Ⅱ;5仿形切顶装置;501支撑梁;502导向柱;503扭簧调压复位机构;504固定柱;505第二摆杆;506第一摆杆;507移动柱;508切顶刀固定板;509切顶刀;510仿形弧板;511固定板;512扭簧连接板;513扭簧套筒;514扭簧;516螺杆;517螺母;518活动套;519滑动套;520弧形槽;521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块根类农作物打叶切顶机包括机架1、牵引架2、打叶装置和仿形切顶装置5,为了实现将缨叶尽可能的清除,打叶装置包括第一打叶辊3和第二打叶辊4。牵引架2、打叶装置和仿形切顶装置5均设置在机架1上,牵引架2设置在机架1的前端,第一打叶辊3和第二打叶辊4依次设置在机架1的中部,第一打叶辊3位于第二打叶辊4的前方,仿形切顶装置5设置在机架1的后端。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打叶辊3包括第一转动轴301和第一转动辊302,第一转动轴301的两端均与机架1铰接,第一转动轴301上沿其轴向间隔固定有数个第一转动辊302,第一转动辊302的环形外表面上设有T型打叶刀303和皮带Ⅰ304,T型打叶刀303和皮带Ⅰ304沿第一转动辊的环形外表面间隔交错排布。T型打叶刀303包括转轴3031、连接杆3032和打叶刀3033,连接杆3032的一端固定有转轴3031,转轴3031与第一转动辊302的外表面铰接,从而实现了T型打叶刀303与第一转动辊302的连接;连接杆3032的另一端固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块根类农作物打叶切顶机,包括机架(1)、牵引架(2)、打叶装置和仿形切顶装置(5),牵引架(2)、打叶装置和仿形切顶装置(5)均设置在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仿形切顶装置(5)设置在机架(1)的尾部;/n所述仿形切顶装置(5)包括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切顶机构和扭簧调压复位机构(503),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与机架(1)连接,切顶机构与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扭簧调压复位机构(503)与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连接;/n所述切顶刀位置调节结构包括固定柱(504)、第二摆杆(505)、第一摆杆(506)和移动柱(507),固定柱(504)和移动柱(507)之间呈平行竖向设置,固定柱(504)和移动柱(507)之间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二摆杆(505)和第一摆杆(506)连接,第一摆杆(506)位于第二摆杆(505)的上方,第二摆杆(505)、第一摆杆(50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504)和移动柱(507)铰接,固定柱(504)、移动柱(507)、第一摆杆(506)和第二摆杆(505)始终组成平行四边形,移动柱(507)的底部固定有切顶机构,移动柱(507)与第二摆杆(505)的连接处设有压杆,压杆与移动柱(507)固定连接,;/n所述切顶机构包括梳状齿板和切顶刀(509),梳状齿板包括数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弧形仿板(510),弧形仿板的底部为弧形曲线,梳状齿板的外侧设有切顶刀固定板(508),切顶刀(509)与切顶刀固定板(508)的底部固定连接,切顶刀(509)位于梳状齿板的后方,切顶刀(509)的切削刃朝向梳状齿板,且与梳状齿板之间存在间隙,弧形仿板(510)和切顶刀固定板(508)的顶部与移动柱(507)固定连接;/n所述扭簧调压复位机构(503)包括扭簧(514)、螺杆(516)、扭簧连接板(512)和活动套(518),扭簧(514)套在扭簧套筒(513)上,扭簧(514)的一端与扭簧连接板(512)连接,扭簧(514)的另一端与螺杆(516)连接,螺杆(516)的外表面套有活动套(518),活动套(518)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母(521),活动套(518)设置在固定于移动柱(507)的压杆的上方,活动套(518)与下方的压杆接触,扭簧连接板(512)与固定柱(504)连接,扭簧连接板(512)上设有弧形槽(520),弧形槽(520)内设有滑杆,滑杆在弧形槽(520)内滑动,滑杆的两端固定有螺母(521),螺母(521)与扭簧(514)的端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块根类农作物打叶切顶机,包括机架(1)、牵引架(2)、打叶装置和仿形切顶装置(5),牵引架(2)、打叶装置和仿形切顶装置(5)均设置在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仿形切顶装置(5)设置在机架(1)的尾部;
所述仿形切顶装置(5)包括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切顶机构和扭簧调压复位机构(503),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与机架(1)连接,切顶机构与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扭簧调压复位机构(503)与切顶刀位置调节机构连接;
所述切顶刀位置调节结构包括固定柱(504)、第二摆杆(505)、第一摆杆(506)和移动柱(507),固定柱(504)和移动柱(507)之间呈平行竖向设置,固定柱(504)和移动柱(507)之间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二摆杆(505)和第一摆杆(506)连接,第一摆杆(506)位于第二摆杆(505)的上方,第二摆杆(505)、第一摆杆(50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504)和移动柱(507)铰接,固定柱(504)、移动柱(507)、第一摆杆(506)和第二摆杆(505)始终组成平行四边形,移动柱(507)的底部固定有切顶机构,移动柱(507)与第二摆杆(505)的连接处设有压杆,压杆与移动柱(507)固定连接,;
所述切顶机构包括梳状齿板和切顶刀(509),梳状齿板包括数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弧形仿板(510),弧形仿板的底部为弧形曲线,梳状齿板的外侧设有切顶刀固定板(508),切顶刀(509)与切顶刀固定板(508)的底部固定连接,切顶刀(509)位于梳状齿板的后方,切顶刀(509)的切削刃朝向梳状齿板,且与梳状齿板之间存在间隙,弧形仿板(510)和切顶刀固定板(508)的顶部与移动柱(507)固定连接;
所述扭簧调压复位机构(503)包括扭簧(514)、螺杆(516)、扭簧连接板(512)和活动套(518),扭簧(514)套在扭簧套筒(513)上,扭簧(514)的一端与扭簧连接板(512)连接,扭簧(514)的另一端与螺杆(516)连接,螺杆(516)的外表面套有活动套(518),活动套(518)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母(521),活动套(518)设置在固定于移动柱(507)的压杆的上方,活动套(518)与下方的压杆接触,扭簧连接板(512)与固定柱(504)连接,扭簧连接板(512)上设有弧形槽(520),弧形槽(520)内设有滑杆,滑杆在弧形槽(520)内滑动,滑杆的两端固定有螺母(5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艳张振宇张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