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式瓶盖及饮料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96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拆卸式瓶盖及包含该拆卸式瓶盖的饮料容器,拆卸式瓶盖包括瓶口上的呈环状的下盖,下盖内设置有密封膜形成液体容腔,下盖顶部螺纹连接诶有上盖,上盖的下端面设置有刺破结构,上盖的底部与下盖的顶部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刺破结构与密封膜之间留有第一距离,刺破结构位于上盖的偏心位置,上盖的外圆周与下盖的外圆周之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螺纹连接的上盖与下盖的外圆周之间设置有将上、下盖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第二距离的易撕连接件,刺破结构的端部与密封膜之间留有第二距离,当易撕连接件被外力撕开后,上盖的向下旋动,刺破结构能在密封膜上划出圆弧形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利于粘稠状的液体快速流入瓶体内。

Detachable bottle cap and beverage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拆卸式瓶盖及饮料容器
本技术一种盖子和瓶体,尤其涉及一种拆卸式瓶盖及饮料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蜂蜜饮料、果汁饮料或者保健饮料都调配后装瓶出售。为了延长饮料的保质期,一般会在溶液中添加防腐剂等,这些防腐剂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出现了一些将高浓度蜂蜜、果汁或者保健饮料与纯净水分开保存的饮料瓶盖,将高浓度果汁或者保健饮料装在瓶盖中,将纯净水装在瓶体内,二者在饮用时相互混合。如在2016.12.21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5819934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饮料盖。在该饮料盖中,当需要将浓缩饮料与纯净水混合时,使饮料容纳部相对于主盖体向下运动,刺破结构刺破饮料盖的内腔底部的密封膜,使浓缩饮料流入瓶体内并与矿泉水混合。刺破结构刺破密封膜后,浓缩饮料(液体或粉末)靠其自身重力从膜上的破口流入瓶体内,对于一些浓稠状的如蜂蜜而言,过小的破口不易于使得饮料容纳部内的蜂蜜滑入瓶体,无法实现真正的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于粘稠状的液体快速流入瓶体内的拆卸式瓶盖及饮料容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拆卸式瓶盖,包括上盖、下盖,所述下盖的底部设置在瓶体的瓶口上,所述下盖呈环状,所述下盖内设置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与下盖的内壁形成容纳液体的液体容腔,所述上盖下端面设置有刺破结构,所述上盖的底部与下盖的顶部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刺破结构与密封膜之间留有第一距离,所述刺破结构位于上盖的偏心位置,所述上盖的外圆周与下盖的外圆周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螺纹连接的所述上盖与下盖的外圆周之间设置有将上、下盖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第二距离的易撕连接件,所述刺破结构的端部与密封膜之间留有第二距离,当所述易撕连接件被外力撕开后,所述上盖的向下旋动并移动第二距离,所述刺破结构能在密封膜上划出圆弧形破口。本技术拆卸式瓶盖的有益效果是,易撕连接件用以连接上盖、下盖,当不需要该液体容腔内的液体倒入瓶内,易撕连接件可防止上盖旋向下盖,此外,在搬运过程中,易撕连接件还可避免上盖旋动,减少被开启的可能性,当刺破结构要刺破密封膜时,将易撕连接件拉掉即可。本申请将上盖、下盖选择螺纹方式连接,且将刺破结构设置在上盖的偏心位置,即刺破结构设置在上盖的非中心轴位置,利用旋转上盖,刺破结构也随上盖旋转,旋转的同时下移,继而来实现在密封膜上划伤一个大圆弧的破口,液体容腔内的较稠的调剂/液体(如蜂蜜)更易于滑入瓶体内,实现混合。优选地,所述易撕连接件为一圈易撕拉环,所述易撕拉环为目前市面上成熟的技术,如益达口香糖罐的翻转盖处的拉环,所述易撕拉环的上、下端面分布有多个与上盖外圆周、下盖外圆周连接的连接点。当使用时,外力作用拉环的拉拽件,当外力达到一定值时,连接点能被依次破坏,最终易撕拉环脱离上、下盖。优选地,下盖具有双层壁,分别为外层壁、内层壁,所述内层壁向上、向下延伸并伸出外层壁的上、下端面,伸出所述外层壁上端面的内层壁的外侧设置有下盖外螺纹,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设置有与下盖外螺纹配合的上盖内螺纹,所述外层壁的内壁上设置有下盖内螺纹,所述下盖内螺纹与瓶体的瓶口外螺纹螺纹连接。下盖的内层壁的下盖外螺纹起到了与上盖的连接作用,下盖的外层壁的下盖内螺纹起到了连接瓶口的作用。优选地,所述下盖的外径与上盖的外径一致,所述下盖的外层壁、内层壁以及上盖的下端面形成拉环槽,所述易撕拉环设置在拉环槽内。具有隐藏易撕拉环的效果,整个结构紧凑、小巧。优选地,所述刺破结构位于下盖的内层壁内,且与所述内层壁的内侧壁紧贴。上盖在旋转时,刺破结构也会随下盖的内层壁的内侧壁移动,在刺破结构刺破密封膜时,下盖的内层壁的内侧壁给刺破结构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刺破结构断裂或倾倒。优选地,所述刺破结构的自由端呈针状或是划刀状结构。利于划破密封膜。优选地,所述刺破结构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刺破结构以上盖的圆心对称。两根刺破结构更易于将密封膜刺破。优选地,两根所述刺破结构分别为第一刺破结构、第二刺破结构,所述第一刺破结构的长度大于第二刺破结构的长度。长度不同的两根刺破结构的设置,第二刺破结构可进行第二次重复划破,利于一些材质比较牢固的密封膜。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饮料容器,包括瓶体,还包括上述的拆卸式瓶盖,拆卸式瓶盖的下盖与瓶体的瓶口外螺纹连接。本技术饮料容器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饮料容器包含了上述的拆卸式瓶盖,同样,易撕连接件用以连接上盖、下盖,当不需要该液体容腔内的液体倒入瓶内,易撕连接件可防止上盖旋向下盖,此外,在搬运过程中,易撕连接件还可避免上盖旋动,减少被开启的可能性,当刺破结构要刺破密封膜时,将易撕连接件拉掉即可。本申请将上盖、下盖选择螺纹方式连接,且将刺破结构设置在上盖的偏心位置,即刺破结构设置在上盖的非中心轴位置,利用旋转上盖,刺破结构也随上盖旋转,旋转的同时下移,继而来实现在密封膜上划伤一个大圆弧的破口,液体容腔内的较稠的液体(如蜂蜜)更易于滑入瓶体内,实现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拆卸式瓶盖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拆卸式瓶盖将易撕连接件撕下后的立体图;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拆卸式瓶盖的上盖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拆卸式瓶盖的下盖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施例拆卸式瓶盖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施例饮料容器的立体图;图9为本实施例饮料容器中瓶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图1-7所示,一种拆卸式瓶盖,包括上盖1、下盖2,下盖2的底部设置在瓶体10的瓶口上,下盖2呈环状,下盖2内设置有密封膜4,密封膜4与下盖2的内壁形成容纳液体的液体容腔,上盖1下端面设置有刺破结构3,上盖1的底部与下盖2的顶部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刺破结构3与密封膜4之间留有第一距离,刺破结构3位于上盖1的偏心位置,上盖1的外圆周与下盖2的外圆周之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螺纹连接的上盖1与下盖2的外圆周之间设置有将上、下盖2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第二距离的易撕连接件5,刺破结构3的端部与密封膜4之间留有第二距离,当易撕连接件5被外力撕开后,上盖1的向下旋动并移动第二距离,刺破结构3能在密封膜4上划出圆弧形破口,密封膜4可采用铝箔纸或是橡胶材质的密封膜。本申请将上盖1、下盖2选择螺纹方式连接,且将刺破结构3设置在上盖1的偏心位置,即刺破结构3设置在上盖1的非中心轴位置,利用旋转上盖1,刺破结构3也上盖1旋转,旋转的同时,下移,继而来实现在密封膜4上划伤一个圆弧形的破口,液体容腔内的调剂,不管是浓稠的液体(如蜂蜜),或是粉状的颗粒(如奶精、冲剂粉等)更易于滑入瓶体10内,实现混合。易撕连接件5用以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拆卸式瓶盖,包括上盖(1)、下盖(2),所述下盖(2)的底部设置在瓶体(10)的瓶口上,所述下盖(2)呈环状,所述下盖(2)内设置有密封膜(4),所述密封膜(4)与下盖(2)的内壁形成容纳液体的液体容腔,所述上盖(1)下端面设置有刺破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底部与下盖(2)的顶部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刺破结构(3)与密封膜(4)之间留有第一距离,所述刺破结构(3)位于上盖(1)的偏心位置,所述上盖(1)的外圆周与下盖(2)的外圆周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螺纹连接的所述上盖(1)与下盖(2)的外圆周之间设置有将上、下盖(1、2)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第二距离的易撕连接件(5),所述刺破结构(3)的端部与密封膜(4)之间留有第二距离,当所述易撕连接件(5)被外力撕开后,所述上盖(1)的向下旋动并移动第二距离,所述刺破结构(3)能在密封膜(4)上划出圆弧形破口;所述下盖(2)具有双层壁,分别为外层壁(22)、内层壁(21),所述内层壁(21)向上、向下延伸并伸出外层壁(22)的上、下端面,所述伸出外层壁(22)上端面的内层壁(21)的外侧设置有下盖外螺纹(6),所述上盖(1)的下端面设置有与下盖外螺纹(6)配合的上盖内螺纹(7),所述外层壁(22)的内壁上设置有下盖内螺纹(8),所述下盖内螺纹(8)与瓶体(10)的瓶口外螺纹(11)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卸式瓶盖,包括上盖(1)、下盖(2),所述下盖(2)的底部设置在瓶体(10)的瓶口上,所述下盖(2)呈环状,所述下盖(2)内设置有密封膜(4),所述密封膜(4)与下盖(2)的内壁形成容纳液体的液体容腔,所述上盖(1)下端面设置有刺破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底部与下盖(2)的顶部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刺破结构(3)与密封膜(4)之间留有第一距离,所述刺破结构(3)位于上盖(1)的偏心位置,所述上盖(1)的外圆周与下盖(2)的外圆周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螺纹连接的所述上盖(1)与下盖(2)的外圆周之间设置有将上、下盖(1、2)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第二距离的易撕连接件(5),所述刺破结构(3)的端部与密封膜(4)之间留有第二距离,当所述易撕连接件(5)被外力撕开后,所述上盖(1)的向下旋动并移动第二距离,所述刺破结构(3)能在密封膜(4)上划出圆弧形破口;所述下盖(2)具有双层壁,分别为外层壁(22)、内层壁(21),所述内层壁(21)向上、向下延伸并伸出外层壁(22)的上、下端面,所述伸出外层壁(22)上端面的内层壁(21)的外侧设置有下盖外螺纹(6),所述上盖(1)的下端面设置有与下盖外螺纹(6)配合的上盖内螺纹(7),所述外层壁(22)的内壁上设置有下盖内螺纹(8),所述下盖内螺纹(8)与瓶体(10)的瓶口外螺纹(11)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勤燕
申请(专利权)人:蜜盛蜂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