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反应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335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动训练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反应灯。它包括主控制模块、通过感应移动物体以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输出至主控制模块的动作感应模块、用于将主控制模块与用户终端作信号交互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根据主控制模块下发的指令信号进行灯光和/或音频变换反应的动作反应模块以及受控于主控制模块以分别为主控制模块、动作感应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动作反应模块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动作感应模块来获取人体动作信号,通过主控制模块对动作反应模块的调控使其作出灯光和/或音频提示的反应,从而可作为诸如计时器、动作判别器等辅助装置来使用,能够有效满足日常的各项运动训练即比赛的需求。

An intelligent reaction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反应灯
本技术涉及运动训练辅助器材
,尤其是一种智能反应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运动能力和体能训练是各个群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现有的一些运动能力和体能训练过程中(如诸如跆拳道、散打、武术、拳击等技击类项目中的拳法和腿法科目的训练,亦或者诸如折返跑、弹跳等田径类项目的训练以及诸如足球、篮球等球类项目的训练),训练的方法和标准大多依靠教练员的人为经验来判断或者进行,如此便导致训练的过程比较单一、枯燥,不但无法对训练者形成有效的反馈和激励,而且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往往无法长时间地坚持训练,严重降低了训练的效果以及乐趣。鉴于此,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可以辅助训练者进行运动训练的灯光提示装置,此类装置主要是依靠信号感应器件来判断训练动作是否合乎标准,并通过发光来反馈相应的结果;然而,此类装置往往存在系统结构相对复杂、功能相对单一、系统运行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类似装置提出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反应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反应灯,它包括主控制模块、通过感应移动物体以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输出至主控制模块的动作感应模块、用于将主控制模块与用户终端作信号交互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根据主控制模块下发的指令信号进行灯光和/或音频变换反应的动作反应模块以及受控于主控制模块以分别为主控制模块、动作感应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动作反应模块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动作感应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动作反应模块分别与主控制模块相连。优选地,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一STM8系列单片机。优选地,所述动作反应模块包括RGB灯光阵列单元,所述RGB灯光阵列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若干颗三基色LED灯珠,所有所述三基色LED灯珠的B引脚均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R引脚均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G引脚均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源引脚均连接电源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共同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STM8系列单片机的PWM引脚一一对应连接。优选地,所述动作反应模块还包括一蜂鸣器控制单元,所述蜂鸣器控制单元包括扬声器和第四三极管,所述扬声器的正极引脚连接STM8系列单片机的异步复位引脚、负极引脚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基极连接STM8系列单片机的Beep引脚。优选地,所述动作感应模块包括一红外接收器、发光二极管和第五三极管,所述红外接收器的电源输入引脚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引脚同时链节STM8系列单片机的异步复位引脚,所述红外接收器的电源输出引脚和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同时连接STM8系列单片机的I2C总线引脚,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引脚。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一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优选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锂电池储能单元、与锂电池储能单元相连以对锂电池储能单元作充放电管理控制的充放电保护单元以及连接于充放电保护单元与主控制模块之间的电源稳压单元,所述充放电保护单元包括一TP4056型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稳压单元包括一HT7533-1型三端稳压芯片。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利用动作感应模块来获取人体动作信号,通过主控制模块对动作反应模块的调控使其作出灯光和/或音频提示的反应,从而可作为诸如计时器、动作判别器等辅助装置来使用,能够有效满足日常的各项运动训练即比赛的需求,有利于增强训练或比赛的乐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系统原理拓扑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控制模块a的电路结构参考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RGB灯光阵列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蜂鸣器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动作感应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结构参考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源管理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反应灯,它包括:主控制模块a,其主要作为整个反应灯的核心控制元器件来使用,作为优选方案,其主要由一STM8系列单片机U1组成(具体电路结构可参考图2进行设置),以利用此系列单片机所具有的端口功能种类多、性能稳定、可在线编程等特点为整个反应灯的性能优化及功能扩展提供保障;动作感应模块b,其与主控制模块a相连并主要作为整个反应灯的触发信号载体来使用,即:利用其对应用环境内的移动物体(如人物)的感应来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进而将感应信号输出至主控制模块a,以便主控制模块a向相应的动作执行模块下发相应的动作指令信号;无线通信模块d,其与主控制模块a相连并主要作为整个反应灯与外部控制终端进行信号交互的载体来使用,即利用其来实现主控制模块a与用户终端c(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之间的信号交互连接;以便利用用户终端c即可实现对整个反应灯的启闭、模式转换、参数调整等具体功能的调控;动作反应模块,其与主控制模块a相连并主要起到根据主控制模块a下发的指令信号进行灯光和/或音频变换反应的作用,以便向使用者发出灯光或音频等提示或警示信号;以及电源管理模块,其受控于主控制模块a以分别为主控制模块a、动作感应模块b、无线通信模块d和动作反应模块供电,从而为整个反应灯的正常运行提供电源保障。由此,可将整个反应灯以贴装、挂装或摆放等方式设置于运动训练场所内(如墙壁、跑道、训练器械等),以跆拳道的腿法训练为例,可将反应灯以预定高度进行挂装布置,当训练者作高抬踢腿动作并被动作感应模块b检测到相应信号时,主控制模块a即可向动作反应模块下发动作指令,以发出灯光或声音提示;同时,亦可利用无线通信模块d将对应的信号发送至用户终端c,以便利用用户终端c来实时记录动作感应模块b产生感应信号的频率等信息,从而为评判动作、速度等是否合乎标准提供条件。基于本实施例的反应灯所具有的系统功能架构,通过对其应用场所的具体选择,可使其作为诸如计时器、动作判别器等辅助装置来使用,从而满足日常的各项训练、比赛等需求,有利于增强训练或比赛的乐趣。另外,为便于对反应灯的工作模式进行现场调控,还可设置一与主控制模块a相连的键盘控制模块(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文不作赘述)。为保证整个反应灯的反应效果,以便为训练者提供最为直观的光效提示,本实施例的动作反应模块包括RGB灯光阵列单元e1,如图3所示,RGB灯光阵列单元e1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若干颗三基色LED灯珠RGB,所有三基色LED灯珠RGB的B引脚均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R引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反应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制模块(a)、通过感应移动物体以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输出至主控制模块(a)的动作感应模块(b)、用于将主控制模块(a)与用户终端(c)作信号交互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d)、用于根据主控制模块(a)下发的指令信号进行灯光和/或音频变换反应的动作反应模块以及受控于主控制模块(a)以分别为主控制模块(a)、动作感应模块(b)、无线通信模块(d)和动作反应模块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f);所述动作感应模块(b)、无线通信模块(d)和动作反应模块分别与主控制模块(a)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反应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制模块(a)、通过感应移动物体以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输出至主控制模块(a)的动作感应模块(b)、用于将主控制模块(a)与用户终端(c)作信号交互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d)、用于根据主控制模块(a)下发的指令信号进行灯光和/或音频变换反应的动作反应模块以及受控于主控制模块(a)以分别为主控制模块(a)、动作感应模块(b)、无线通信模块(d)和动作反应模块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f);所述动作感应模块(b)、无线通信模块(d)和动作反应模块分别与主控制模块(a)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反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模块(a)包括一STM8系列单片机(U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反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反应模块包括RGB灯光阵列单元(e1),所述RGB灯光阵列单元(e1)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若干颗三基色LED灯珠(RGB),所有所述三基色LED灯珠(RGB)的B引脚均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R引脚均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G引脚均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源引脚均连接电源管理模块(f)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共同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STM8系列单片机(U1)的PWM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英陈耿浩刘沛东黄腾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