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30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其特征在于:双套管由外套管和内套管组成,所述内套管套设于外套管内,所述外套管前端口封闭,外套管前部管壁两侧交替留置有非对称性的若干侧孔,尾端设有开口连接冲洗侧管,冲洗侧管尾端为连接注射器的启盖接口,所述内套管连接到提供持续负压吸引的负压吸引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吸引为主动引流,避免常规吸引管负压吸引对呼吸道粘膜损伤;外套管可反复冲洗,内套管可以拔出冲洗,避免造成引流管堵塞;分泌是持续的,故持续引流,引流更充分、更有效。

A kind of double cannula for drainage of partial secretion of thro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
本技术涉及咽喉部的护理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
技术介绍
口鼻腔分泌物聚积在咽喉部时,为不可见,过多时常经口角流出,常规此时被动吸引,咽喉部分泌物吸引不充分,还有损伤粘膜风险,每次吸引消耗一条一次性吸痰管,每天需吸引数次甚至十至二十次;另外吸引不及时,既不清洁,增加护理工作量,浪费患者餐巾纸等护理用品。部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危重患者鼻腔、口腔分泌物多,或存在食道返流,大量分泌物存于咽喉部,易渗入气道,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充分引流是主要预防感染措施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双套管由外套管和内套管组成,所述内套管套设于外套管内,所述外套管前端口封闭,外套管前部管壁两侧交替留置有非对称性的若干侧孔,尾端设有开口连接冲洗侧管,冲洗侧管尾端为连接注射器的启盖接口,所述内套管连接到提供持续负压吸引的负压吸引器;进一步的,外套管(1)的内管壁和内套管(2)的外管壁之间间距为1.8-2.2mm。外套管为内径5mm的硅胶管,长25cm,距外套管前端口10cm范围内为外套管前部管壁,外套管前部管壁两侧交替留置侧孔共8个,非对称性,侧孔直径2mm;冲洗侧管开口位于距尾端5cm处,冲洗侧管内径2mm,尾端为带盖可连接注射器的启盖接口;内套管为外径2.7mm,长度470mm的小儿吸痰管;外套管冲洗侧管随时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冲洗,内套管接负压吸引器持续负压(<20kpa)吸引;具有负压吸引力的内套管之外,套多孔的外套管,内外套管之间有约2mm距离,可任空气、冲洗液、引流液通畅进入;外套管采用硅胶管,不易被负压吸引塌陷,起到支撑作用;外套管前端封闭,避免带负压的内套管直接接触粘膜组织,造成组织被负压吸引而损伤及堵塞吸引管;多侧孔有利于扩大吸引范围,从鼻腔到咽喉部的分泌物均可被吸引入外套管内,被负压引出;一般负压10-20kpa,能顺利吸出分泌物为宜。分泌物粘稠随时经侧管注入生理盐水稀释。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采用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吸引为主动引流,避免常规吸引管负压吸引对呼吸道粘膜损伤;外套管可反复冲洗,内套管可以拔出冲洗,避免造成引流管堵塞;分泌是持续的,故持续引流,引流更充分、更有效。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的冲洗侧管的启盖接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参考图1,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由外套管1和内套管2组成;外套管1为内径5mm的硅胶管,长25cm,不易被负压吸引塌陷,起到支撑作用,距前端10cm范围内管壁两侧交替留置侧孔4共8个,非对称性,侧孔4直径2mm;冲洗侧管5开口位于距尾端5cm处,冲洗侧管5内径2mm,尾端为带盖可连接注射器的启盖接口6;内套管2为外径2.7mm,长度470mm的小儿吸痰管;冲洗侧管5随时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冲洗,内套管2接负压吸引器持续负压(<20kpa)吸引;具有负压吸引力的内套管2之外,套多孔的外套管1,内外管之间有约2mm距离,可任空气、冲洗液、引流液通畅进入;外套管1前端封闭,避免带负压的内套管2直接接触粘膜组织,造成组织被负压吸引而损伤及堵塞吸引管;多侧孔有利于扩大吸引范围,从鼻腔到咽喉部的分泌物均可被吸引入外套管1内,被负压引出;一般负压10-20kpa,能顺利吸出分泌物为宜。分泌物粘稠随时经侧管注入生理盐水稀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其特征在于:双套管由外套管(1)和内套管(2)组成,所述内套管(2)套设于外套管(1)内,所述外套管(1)前端口封闭,外套管前部管壁(3)两侧交替留置有非对称性的若干侧孔(4),尾端设有开口连接冲洗侧管(5),冲洗侧管(5)尾端为连接注射器的启盖接口(6),所述内套管(2)连接到提供持续负压吸引的负压吸引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其特征在于:双套管由外套管(1)和内套管(2)组成,所述内套管(2)套设于外套管(1)内,所述外套管(1)前端口封闭,外套管前部管壁(3)两侧交替留置有非对称性的若干侧孔(4),尾端设有开口连接冲洗侧管(5),冲洗侧管(5)尾端为连接注射器的启盖接口(6),所述内套管(2)连接到提供持续负压吸引的负压吸引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内管壁和内套管(2)的外管壁之间间距为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景兵谢荣婷韦普成易彩英刘涉泱
申请(专利权)人:河池市人民医院冉景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