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29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包括按摩机构、电机、传动机构、限位机构、电源、控制器、机壳以及开关,电源、控制器、电机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机壳内,限位机构安装在机壳外部,电机和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按摩器揉捏幅度小,存在按摩力度不够、效果不佳的缺点,该装置使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底座的中心轴呈倾斜夹角连接,从而使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带动旋转底座偏心转动,进而带动活动套设在旋转底座上的按摩头在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下,实现按摩头一边旋转一边上下运动以增大揉捏幅度,具有结构简单、揉捏幅度大、按摩力度大且效果佳的优点。

3D rolling finger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应用在按摩器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市面上销售的按摩器的按摩头只能平转,而无法上下运动,因此,其虽然可以进行按压按摩但揉捏幅度小,因此按摩力度不够,按摩效果不佳。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揉捏幅度大、按摩力度大且效果佳的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己成为当务之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按摩器揉捏幅度小,存在按摩力度不够、效果不佳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该装置使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底座的中心轴呈倾斜夹角连接,从而使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带动旋转底座偏心转动,进而带动活动套设在旋转底座上的按摩头在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下,实现按摩头一边旋转一边上下运动以增大揉捏幅度,具有结构简单、揉捏幅度大、按摩力度大且效果佳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包括按摩机构、电机、传动机构、限位机构、电源、控制器、机壳以及开关,电源、控制器、电机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机壳内,限位机构安装在机壳外部,电机和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通过开关输入的信号控制电机工作,电源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机连接供电;电机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电机输出轴,传动机构包括两组传动机构单元,每组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入端分别与一个电机输出轴相连接,该电机输出轴带动该组传动机构单元转动;按摩机构包括两组按摩单元,每组按摩单元包括旋转底座和按摩头,旋转底座为阶梯状,包括固定座以及同轴固定连接在该固定座上方的套接座,套接座的直径小于固定座的直径,按摩头的底部设有同轴活动套设在套接座上的底座套圈;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自下而上偏心贯通旋转底座并与旋转底座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的中心轴与旋转底座的中心轴呈倾斜夹角设置;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组限位单元,每组限位单元包括限位臂和限位柱,限位臂固定连接在按摩头的底座套圈外侧边缘且向机壳外端部方向延伸,限位臂的延伸方向与底座套圈的中心轴垂直,限位柱固定在限位臂外旁侧的机壳上,朝向限位臂一侧的限位柱侧壁上设于用于容纳限位臂的限位槽,该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的中心轴平行,限位臂伸入限位槽内受限位槽限位能在限位槽内上下运动。本申请的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使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底座的中心轴呈倾斜夹角连接,从而使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带动旋转底座偏心转动,进而带动活动套设在旋转底座上的按摩头在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下,实现按摩头一边旋转一边上下运动以增大揉捏幅度,有效提升了按摩力度和按摩效果。其避免了传统按摩器中采用标准圆台状或圆柱状的底座正中转动,按摩头无法上下运动,揉捏幅度小的缺点。同时,该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的控制器可以控制该旋转底座正转或反转,从而进一步提升按摩效果。每组传动机构单元包括蜗杆、蜗轮、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该蜗杆与一个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蜗轮与蜗杆传动配合,蜗轮与第一齿轮自上而下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配合,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优选的传动机构不仅力度传导更佳,而且更利于按摩头在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上的布局,以提升整体美观度和按摩效果。按摩头还包括圆头帽状的捶打头以及弧状揉捏头,揉捏头的边缘呈圆角设置,捶打头和揉捏头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底座套圈内侧边缘处且两者靠近彼此设置。捶打头和揉捏头的配合能增大揉捏幅度,有效提升了按摩效果。所述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还包括红外灯照射机构,红外灯照射机构包括两租红外灯照射单元,每组红外灯照射单元包括电路板以及连接在该电路板上的红外灯珠,所述电路板与控制器相连接;每组红外灯照射单元对应设置在一个揉捏头的内部,且该红外灯照射单元的红外灯珠贴近揉捏头内壁。红外灯照射机构的设置使得在按摩的同时还能获得红外理疗的效果。每个按摩单元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套接座的顶部露出底座套圈的内套孔上端口,固定片通过螺丝锁紧在套接座上,且固定片的外边缘到套接座中心的距离大于底座套圈的内套孔半径。固定片结构简单,与螺丝配合能防止按摩头的脱落。固定座的底面与其中心轴呈倾斜设置,并且垂直于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轴线。该设置使得按摩头上下运动幅度更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申请具有以下优点:1)本申请的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使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与旋转底座的中心轴呈倾斜夹角连接,从而使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带动旋转底座偏心转动,进而带动活动套设在旋转底座上的按摩头在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下,实现按摩头一边旋转一边上下运动以增大揉捏幅度,有效提升了按摩力度和按摩效果;2)由捶打头和揉捏头组成的按摩头,其捶打头和揉捏头配合能增大揉捏幅度,有效提升了按摩效果;3)红外灯照射机构的设置使得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还具备红外理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去掉固定片)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电机和传动机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按摩单元1、电机2、传动机构单元3、电源4、控制器5、机壳6、限位单元7、红外灯照射单元8、旋转底座1-1、按摩头1-2、固定片1-3、蜗杆3-1、蜗轮3-2、第二齿轮3-3、第一齿轮3-4、限位臂7-1、限位柱7-2、电路板8-1、红外灯珠8-2、固定座1-1-1、套接座1-1-2、底座套圈1-2-1、捶打头1-2-2、揉捏头1-2-3、第一蜗轮3-2-1、第二蜗轮3-2-2、限位槽7-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3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包括按摩机构、电机2、传动机构、限位机构、电源4、控制器5、机壳6以及开关,电源4、控制器5、电机2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机壳6内,限位机构安装在机壳6外部,电机2和开关分别与控制器5相连接,控制器通过开关输入的信号控制电机2工作,电源4分别与控制器5和电机2连接供电;电机2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电机输出轴,传动机构包括两组传动机构单元3,每组传动机构单元3的动力输入端分别与一个电机输出轴相连接,该电机输出轴带动该组传动机构单元3转动;按摩机构包括两组按摩单元1,每组按摩单元1包括旋转底座1-1和按摩头1-2,旋转底座1-1为阶梯状,包括固定座1-1-1以及同轴固定连接在该固定座1-1-1上方的套接座1-1-2,套接座1-1-2的直径小于固定座1-1-1的直径,按摩头1-2的底部设有同轴活动套设在套接座1-1-2上的底座套圈1-2-1;传动机构单元3的动力输出轴自下而上偏心贯通旋转底座1-1并与旋转底座1-1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的中心轴与旋转底座1-1的中心轴呈倾斜夹角设置;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机构、电机(2)、传动机构、限位机构、电源(4)、控制器(5)、机壳(6)以及开关,电源(4)、控制器(5)、电机(2)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机壳(6)内,限位机构安装在机壳(6)外部,电机(2)和开关分别与控制器(5)相连接,控制器通过开关输入的信号控制电机(2)工作,电源(4)分别与控制器(5)和电机(2)连接供电;/n电机(2)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电机输出轴,传动机构包括两组传动机构单元(3),每组传动机构单元(3)的动力输入端分别与一个电机输出轴相连接,该电机输出轴带动该组传动机构单元(3)转动;/n按摩机构包括两组按摩单元(1),每组按摩单元(1)包括旋转底座(1-1)和按摩头(1-2),旋转底座(1-1)为阶梯状,包括固定座(1-1-1)以及同轴固定连接在该固定座(1-1-1)上方的套接座(1-1-2),套接座(1-1-2)的直径小于固定座(1-1-1)的直径,按摩头(1-2)的底部设有同轴活动套设在套接座(1-1-2)上的底座套圈(1-2-1);传动机构单元(3)的动力输出轴自下而上偏心贯通旋转底座(1-1)并与旋转底座(1-1)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的中心轴与旋转底座(1-1)的中心轴呈倾斜夹角设置;/n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组限位单元(7),每组限位单元(7)包括限位臂(7-1)和限位柱(7-2),限位臂(7-1)固定连接在按摩头(1-2)的底座套圈(1-2-1)外侧边缘且向机壳(6)外端部方向延伸,限位臂(7-1)的延伸方向与底座套圈(1-2-1)的中心轴垂直,限位柱(7-2)固定在限位臂(7-1)外旁侧的机壳(6)上,朝向限位臂(7-1)一侧的限位柱(7-2)侧壁上设于用于容纳限位臂(7-1)的限位槽(7-2-1),该限位槽(7-2-1)的延伸方向与传动机构单元(3)的动力输出轴的中心轴平行,限位臂(7-1)伸入限位槽(7-2-1)内受限位槽(7-2-1)限位能在限位槽(7-2-1)内上下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摇摆揉搓指压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机构、电机(2)、传动机构、限位机构、电源(4)、控制器(5)、机壳(6)以及开关,电源(4)、控制器(5)、电机(2)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机壳(6)内,限位机构安装在机壳(6)外部,电机(2)和开关分别与控制器(5)相连接,控制器通过开关输入的信号控制电机(2)工作,电源(4)分别与控制器(5)和电机(2)连接供电;
电机(2)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电机输出轴,传动机构包括两组传动机构单元(3),每组传动机构单元(3)的动力输入端分别与一个电机输出轴相连接,该电机输出轴带动该组传动机构单元(3)转动;
按摩机构包括两组按摩单元(1),每组按摩单元(1)包括旋转底座(1-1)和按摩头(1-2),旋转底座(1-1)为阶梯状,包括固定座(1-1-1)以及同轴固定连接在该固定座(1-1-1)上方的套接座(1-1-2),套接座(1-1-2)的直径小于固定座(1-1-1)的直径,按摩头(1-2)的底部设有同轴活动套设在套接座(1-1-2)上的底座套圈(1-2-1);传动机构单元(3)的动力输出轴自下而上偏心贯通旋转底座(1-1)并与旋转底座(1-1)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单元的动力输出轴的中心轴与旋转底座(1-1)的中心轴呈倾斜夹角设置;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组限位单元(7),每组限位单元(7)包括限位臂(7-1)和限位柱(7-2),限位臂(7-1)固定连接在按摩头(1-2)的底座套圈(1-2-1)外侧边缘且向机壳(6)外端部方向延伸,限位臂(7-1)的延伸方向与底座套圈(1-2-1)的中心轴垂直,限位柱(7-2)固定在限位臂(7-1)外旁侧的机壳(6)上,朝向限位臂(7-1)一侧的限位柱(7-2)侧壁上设于用于容纳限位臂(7-1)的限位槽(7-2-1),该限位槽(7-2-1)的延伸方向与传动机构单元(3)的动力输出轴的中心轴平行,限位臂(7-1)伸入限位槽(7-2-1)内受限位槽(7-2-1)限位能在限位槽(7-2-1)内上下运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超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摩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