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洁牙套装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洁牙套装。
技术介绍
口腔是食物进入人体的首个通道,多项国外研究表明,牙齿的好坏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有数据显示,我国口腔健康问题现状堪忧,约八成人面临牙病的侵扰,亟需引起重视。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97%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35-44岁的人群中,牙龈出血的比例高达77.3%。牙石和菌斑是引起牙周病和龋齿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治疗或预防牙齿相关疾病,去除附着在牙齿表面、牙根表面、修复性材料和假体材料、或人工牙根材料上的牙石和菌斑是很重要的。在这样的牙科治疗中,以使牙根表面平滑和光滑而进行的牙齿表面牙石的去除、牙周袋内的清创术、及牙根表面的解毒是很重要的基础治疗。现有的洁牙用具和洁牙方法无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医生通常采用一枚工作尖完成了患者整口牙齿的洁牙操作;或是由于选择了不适宜的工作尖对牙齿的部位进行洁牙操作,疼痛度高,并容易导致牙齿损伤或洁牙不彻底的问题,此外,现有的洁牙用具进行消毒时,多个患者用过的洁牙用具一起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洁牙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洁治针单元、抛光单元和固定架单元;/n所述洁治针单元包括对前牙进行洁治的外洁治针(1)、对左磨牙进行洁治的左弯洁治针(2)、对右磨牙进行洁治的右弯洁治针(3)和对牙内侧进行洁治的内洁治针(4);所述外洁治针(1)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一颈部(12)和第一头部(13),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下端设有用与超声洁牙机连接的螺口,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上端向左向方弯折形成第一颈部(12),弯折的角度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洁牙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洁治针单元、抛光单元和固定架单元;
所述洁治针单元包括对前牙进行洁治的外洁治针(1)、对左磨牙进行洁治的左弯洁治针(2)、对右磨牙进行洁治的右弯洁治针(3)和对牙内侧进行洁治的内洁治针(4);所述外洁治针(1)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一颈部(12)和第一头部(13),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下端设有用与超声洁牙机连接的螺口,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上端向左向方弯折形成第一颈部(12),弯折的角度α1为5-15°,所述第一颈部(12)的前端逆时针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头部(13),弯折角度β1为75-85°;所述第一颈部的长度为1.2-2CM,所述第一头部的长度为1.5-2CM;
所述左弯洁治针(2)包括第二连接部(21)、第二颈部(22)和第二头部(23),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下端设有用与超声洁牙机连接的螺口,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上端纵向向前弯折形成第二颈部(22),弯折的角度α2为30-45°,所述第二颈部(22)的前端横向右方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头部(23),弯折角度β2为75-90°;所述第二颈部的长度为1.5-2.5CM,所述第二头部的长度为1.5-2CM;
所述右弯洁治针(3)包括第三连接部(31)、第三颈部(32)和第三头部(33),所述第三连接部(31)的下端设有用与超声洁牙机连接的螺口,所述第三连接部(31)的上端纵向向前弯折形成第三颈部(32),弯折的角度α3为30-45°,所述第三颈部(32)的前端横向左方弯折形成所述第三头部(33),弯折角度β3为75-90°;所述第三颈部的长度为1.5-2.5CM,所述第三头部的长度为1.5-2CM;
所述内洁治针(4)包括第四连接部(41)、第四颈部(42)和第四头部(43),所述第四连接部(41)的下端设有用与超声洁牙机连接的螺口,所述第四连接部(41)的上端向前弯折形成第四颈部(42),弯折的角度α4为15-30°,所述第四颈部(42)的前端逆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四头部(43),弯折角度β4为75-85°;所述第四颈部的长度为1.5-2.2CM,所述第四头部的长度为1.5-2CM;
所述第一颈部(1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下段(121)、第一中段(122)和第一上段(123),所述第一下段(1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上部同轴竖直连接,所述第一中段(122)相对于所述第一下段(121)向左上方弯折,所述第一上段(123)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122)向右上且后方弯折,所述第一头部(13)与所述第一上段(123)连接后所述第一头部(13)相对于第一上段(123)继续向右上方延伸,所述第一头部(1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一颈部(1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头部(13)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第二颈部(2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二下段(221)、第二中段(222)和第二上段(223),所述第二下段(2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上部同轴竖直连接,所述第二中段(222)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段(221)纵向前上方弯折,所述第二上段(223)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222)横向且右方弯折,所述第二头部(23)与所述第二上段(223)连接后所述第二头部(23)相对于第二上段(223)继续向右方延伸,所述第二头部(2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二颈部(2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头部(23)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第三颈部(3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三下段(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微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