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头托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249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SA头托固定装置,包括枕座,枕座两侧对称设置有头部支撑,两个头部支撑为竖直条状,并通过松紧带连接于枕座底面,枕座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结构,枕座的表面设置有硅胶软垫,硅胶软垫包括枕部垫和颈部垫,枕座、枕部垫和颈部垫相互独立,设置于枕座的上表面的凹槽与枕座、枕部垫的底部相配合,颈部垫的高度高于枕部垫,枕座上部一侧设置有头部固定约束带,另一侧设置有固定环,头部固定约束带与使用者额头对应处设置有软质凝胶块,头部固定约束带端部设置有尼龙粘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固定患者头部,颈部设有支撑固定,舒适度高。

DSA head support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SA头托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临床医疗用品
,具体指DSA脑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栓塞、急性脑梗取栓、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颅内海绵窦瘘栓塞等手术中使用的一种DSA头托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DSA脑血管造影或治疗时,患者头部应保持标准正位,且要固定不动。对于躁动、意识模糊、不合作患者手术时因头颅晃动而产生运动伪影,全麻患者因麻醉回路作用力将患者头部带向一边,偏离标准正位,使图片模糊,图片质量下降,增加了手术风险,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医务人员和患者射线照射量。现有的头部固定器不能有效固定头部,无颈部保护设计,增加了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固定患者头部,颈部设有支撑固定,舒适度高的DSA头托固定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DSA头托固定装置,包括枕座,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枕座两侧对称设置有头部支撑,两个头部支撑为竖直条状,并通过松紧带连接于枕座底面,所述枕座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枕座的表面设置有硅胶软垫,所述硅胶软垫包括枕部垫和颈部垫,所述枕座、枕部垫和颈部垫相互独立,设置于所述枕座的上表面的凹槽与枕座、枕部垫的底部相配合,所述颈部垫的高度高于枕部垫,所述枕座上部一侧设置有头部固定约束带,另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头部固定约束带与使用者额头对应处设置有软质凝胶块,所述头部固定约束带端部设置有尼龙粘扣。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支撑的中部为实心泡沫条,头部支撑的中心部为实心泡沫条,外部包裹软质凝胶,最外周包覆软皮料层,用于固定和支撑使用者头部。更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为两条,平行于枕座的梯形上底边和下底边之间,松紧带的伸缩适用于大小不同的头颅。更进一步地,所述枕座为具有拉伸性能的弹性结构,以适用于大小不同的头颅。更进一步地,所述枕部垫的上表面设置有径向截面为倒梯形的凹槽,顺应头颈部的解剖结构,病人舒适度高,对头部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更进一步地,所述颈部垫的上表面设置有轴向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顺应颈椎的解剖结构,病人舒适度高,对颈部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更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支撑的端部与使用者颈部两侧下颌角相对应,进一步固定了头部。更进一步地,所述枕座上底长度为15~20cm,下底长度为10~14cm,高为6~10cm。更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凝胶块为矩形结构,长度为10~20cm,用于防止额头防勒痕。本技术的优点包括:(1)头托固定装置枕座顺应头型,松紧带的伸缩适用于大小不同的头颅,头颈部贴合好。(2)颈部硅胶软垫顺应颈椎的解剖结构,病人舒适度高,对颈部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3)头部固定约束带有效固定头部,防止头部活动。(4)材质柔软舒适,避免压疮、勒痕等不良事件,材质不显影,符合手术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DSA头托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枕部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颈部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枕座1,松紧带2,头部支撑3,枕部垫4,颈部垫5,头部固定约束带6,固定环7,软质凝胶块8,尼龙粘扣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DSA头托固定装置,包括枕座1,枕座1两侧对称设置有头部支撑3,两个头部支撑3为竖直条状,头部支撑的中心部为实心泡沫条,外部包裹软质凝胶,最外周包覆软皮料层,并通过松紧带2连接于枕座1底面。两个头部支撑1的端部与使用者颈部两侧下颌角相对应。枕座1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结构,松紧带2为两条,平行于枕座1的梯形上底边和下底边之间,有伸缩性,适合大小不同的头部。枕座1采用透X线、弹性度好、柔软材质制作而成,为具有拉伸性能的弹性结构,上底长度为16m,下底长度为12cm,高为8cm,整体长度为25cm。枕座1的表面设置有硅胶软垫,硅胶软垫包括枕部垫4和颈部垫5。枕部垫4的上表面设置有径向截面为倒梯形的凹槽。颈部垫5的上表面设置有轴向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枕座1、枕部垫4和颈部垫5相互独立,枕部垫4和颈部垫5可取下单独清洗消毒,保持卫生清洁。设置于枕座1的上表面的凹槽与枕座1、枕部垫4的底部相配合。枕部垫4的凹槽固定使用者后脑勺,颈部垫5的半圆形凹槽延伸下来托住病人颈部,颈部垫厚度略高于枕部垫,顺应人体颈椎的解剖结构,病人舒适度高,同时对颈部也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枕座1上部一侧设置有头部固定约束带6,另一侧设置有固定环7供头部固定约束带6穿过翻折固定,头部固定约束带6与使用者额头对应处设置有矩形结构的软质凝胶块8,长度为18cm,能防止勒痕和额头皮肤外伤。头部固定约束带6端部设置有尼龙粘扣9,根据病人头部大小可调节松紧。本技术采用的材质透X线,弹性好,柔软舒适。应用实施效果(1)应用时间和地点:2016年8月至今,湖北省某医院介入手术室。(2)应用对象:科室开展的脑血管介入手术共615台,其中脑血管造影615台,脑梗死取栓152台,颅内动脉瘤栓塞113台,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85台,颅内海绵窦瘘球囊栓塞10台。(3)患者入室,巡回护士检查DSA头托固定装置处于备用状态,将头部固定装置置于DSA床头,使患者仰卧时头部置于枕座1中间,调整其舒适度,另将头部固定约束带6的软质凝胶块8置于患者额头,绕过床头系好,使其头部牢固固定在机床上,开始手术。(4)手术结束,护士解除DSA头托固定装置,患者头部无勒痕和压疮,舒适度好。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SA头托固定装置,包括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座(1)两侧对称设置有头部支撑(3),两个头部支撑(3)为竖直条状,并通过松紧带(2)连接于枕座(1)底面,所述枕座(1)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枕座(1)的表面设置有硅胶软垫,所述硅胶软垫包括枕部垫(4)和颈部垫(5),所述枕座(1)、枕部垫(4)和颈部垫(5)相互独立,设置于所述枕座(1)的上表面的凹槽与枕座(1)、枕部垫(4)的底部相配合,所述颈部垫(5)的高度高于枕部垫(4),所述枕座(1)上部一侧设置有头部固定约束带(6),另一侧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头部固定约束带(6)与使用者额头对应处设置有软质凝胶块(8),所述头部固定约束带(6)端部设置有尼龙粘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SA头托固定装置,包括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座(1)两侧对称设置有头部支撑(3),两个头部支撑(3)为竖直条状,并通过松紧带(2)连接于枕座(1)底面,所述枕座(1)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枕座(1)的表面设置有硅胶软垫,所述硅胶软垫包括枕部垫(4)和颈部垫(5),所述枕座(1)、枕部垫(4)和颈部垫(5)相互独立,设置于所述枕座(1)的上表面的凹槽与枕座(1)、枕部垫(4)的底部相配合,所述颈部垫(5)的高度高于枕部垫(4),所述枕座(1)上部一侧设置有头部固定约束带(6),另一侧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头部固定约束带(6)与使用者额头对应处设置有软质凝胶块(8),所述头部固定约束带(6)端部设置有尼龙粘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SA头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3)的头部支撑的中心部为实心泡沫条,外部包裹软质凝胶,最外周包覆软皮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SA头托固定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燕妮王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