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用品领域,一种拖把清洁桶,包括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第二桶体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桶体上方;所述第一桶体的内部设有挤干腔和污水腔,挤干腔的上端设有供平板拖的平拖头穿过的进口;所述第二桶体内部设有清水腔,清水腔的出水口处于第一桶体的进口上方并朝向所述进口;所述挤干腔内设置有挤水板,挤水板的引水方向朝向污水腔。该拖把清洁桶一方面采用“活水”方式清洗拖布,单次清洗的用水量少,且每次挤水都采用清水,拖布更容易被清洗干净;另一方面具有结构简化、拆分搬运方便和容量足够的优势。
A mop cleaning bu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把清洁桶
本技术涉及清洁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把清洁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人们对地面卫生清洁用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平板拖的结构也不断改进。传统平板拖的拖把杆通过拖把杆连接叉头与设置在平板拖的连接座铰接,拖布通过套接、粘贴或卡扣等方式固定在平板拖上,使用时可以始终保持拖布与地面接触,拖布清洗时又可以方便取下,因此,平板拖深受广大使用者的喜欢。但是,平板拖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使用前需将湿透的拖布手工挤干,再把拖布固定在平板拖上方可使用,使用后又需要将拖布从平板拖上卸下进行手工清洗和挤干,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在清洗挤干时要弄脏双手,已不能满足广大使用者的清洁卫生要求。现有的一种平板拖会配备挤水机构。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074606U公开了一种自挤水拖把,该结构包括拖把杆、平板拖、拖布、挤水机构,挤水机构活动设置拖把杆上,通过挤水机构和平板拖上的拖布相对上下挤压运动来实现对拖布的挤水和清洗。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进行挤水操作时,需要一手握住拖把杆定位,另一手握住挤水机构上下挤压运动来完成,操作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挤水和清洗效果差;二是清洗时不在水中清洗,清洗不干净。现有的另一种平板拖,会配备用于清洗平板拖上的拖布的拖把桶。如公告号为“CN10711507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文本中记载一种平板拖把和拖把桶,包括平板拖把、拖把桶,拖把杆下方活动连接有平拖板,平拖板上设有拖布,所述的拖把桶设有相互隔断的挤水腔和清洗腔,挤水腔上安装有挤水装置,清洗腔中安装有清洗装置;挤水时,平拖板旋转至与拖把杆平行位置并相互定位,平拖板相对挤水装置上下运动来挤括拖布进行挤水;清洗装置中设有用于清洗拖布的清洗组件,清洗时,部分清洗组件位于水中,平拖板旋转至与拖把杆平行位置并相互定位,并通过清洗部件与拖布在水中相互摩擦来洗涤拖布。上述方案中,在拖把桶上设有挤水装置,挤水装置中设有挤水架主动挤压平拖板上的拖布进行挤水。上述方案存在两点不足之处,一该拖把桶使用非常不便,需要先将平拖板伸入清洗腔内进行清洗,然后将平拖板伸入挤水腔内进行挤干;二清洗腔内存放是水在一次清洗后就成为污水了,在后续的清洗过程中,拖布难以被清洗干净。基于上述现有拖把桶的不足之处,公开号为“CN10812564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本中涉及一种拖把清洁桶,用于对设于拖把下端的清洁头进行清洁,包括允许清洁头插入的清洁桶,还包括与清洁桶相互独立设置的清水储水桶,该清水储水桶具有密闭的用于储存清水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连通有增压装置,在增压装置作用下能对密闭的内部空间进行持续增压;所述清水储水桶上设有与内部空间连通的喷水口,喷水口与内部空间之间的连通路径上设有单向阀及驱动单向阀打开或关闭的开关;所述喷水口与插入清洁桶后的清洁头相对,当内部空间被增压后,在开关驱动单向阀打开后从喷水口能持续喷出清水从而对清洁头进行持续清洁。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案的优点在于:能持续提供干净的水对清洁头进行清洁,操作方便。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其方案中拖把清洁桶包括外桶,设置在外桶内被外桶包裹的相互独立并排设置的清洁桶、清水储水桶和刮水桶,清洁桶和刮水桶的口部均设置在上方,清水储水桶通过增压装置将清水送出。故其方案一方面由于清洁桶、清水储水桶和刮水桶都嵌装在外桶内,而使清洁桶、清水储水桶的空间较小,储水量小;另一方面需要设置增压装置引出清水进行清洁,机构复杂,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把清洁桶,该拖把清洁桶一方面采用“活水”方式清洗拖布,单次清洗的用水量少,且每次挤水都采用清水,拖布更容易被清洗干净;另一方面具有结构简化、拆分搬运方便和容量足够的优势。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第二桶体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桶体上方;所述第一桶体的内部设有挤干腔和污水腔,挤干腔的上端设有供平板拖的平拖头穿过的进口;所述第二桶体内部设有清水腔,清水腔的出水口处于第一桶体的进口上方并朝向所述进口;所述挤干腔内设置有挤水板,挤水板的引水方向朝向污水腔。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拖把清洁桶,该拖把清洁桶采用可拆卸的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第二桶体处于上方内设清水腔用于存放清水,第一桶体处于下方,内置挤干腔和污水腔。使用时,由清水腔排出清水朝向平拖头上的拖布,同时挤水板对拖布进行挤水并将污水引流至污水腔内。即该技术方案采用“活水”方式清洗拖布,相比于“CN10711507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文本中记载方案,该方案中单次清洗的用水量少,且每次挤水都采用清水,拖布更容易被清洗干净。进一步地,该拖把清洁桶采用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可拆卸分离的方案,相比于公开号为“CN10812564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本记载的方案,该方案一方面有利于拆分搬运,更为省力和方便,也可在打扫过程中将第二桶体取下单独添加清水;且第二桶体内的清水采用重力引出,不需要复杂的增压装置。另一方面可避免了将清水腔、挤干腔和污水腔集中在一个桶体内导致的容量不足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污水腔与挤干腔之间通过隔板相隔;由挤干腔至污水腔,挤水板的上端面呈由高向低的倾斜面;所述挤水板的高端位置伸入所述挤干腔内,挤水板的低端位置伸入所述污水腔内,挤水板的低端位置上设有排水口。上述技术方案中,平板拖的平拖头在挤水过程中伸入挤干腔内;在挤水过程中,挤水板对于挤下的污水进行导向,将污水引流至污水腔内。作为优选,所述挤水板固定设置在挤干腔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桶体上设有第一桶盖,进口开设在第一桶盖上;所述第二桶体架设在第一桶体的第一桶盖上。作为优选,所述挤水板和切板连接在第一桶盖的进口侧壁下端。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桶盖的上端面设有定位槽,第二桶体的下端部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作为优选,所述清水腔的出水口上设有第一水阀组件,第一水阀组件能够打开或关闭清水腔的出水口。该技术方案中,采用第一水阀组件控制打开或关闭清水腔的出水口,第一水阀组件可以采用手动控制、遥控控制、感应控制或由平拖头触发控制等方式。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阀组件的触发端处于平拖头的移动路径上,平板拖的平拖头接触第一水阀组件的触发端并使第一水阀组件打开清水腔的出水口。上述方案中,第一水阀组件由平板拖所触发,即仅在需要进行挤水时,平板拖的平拖头伸入挤干腔的过程中会同时触发第一水阀组件,使清水腔的出水口打开,在挤水的时候用清水冲洗。该方案简化操作,用户不需要单独操作第一水阀组件,第一水阀组件的出水完全与挤水同步,使用更为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清水腔的出水口呈沿出水方向孔径逐渐变小的收口状;所述第一水阀组件包括嵌装在清水腔出水口内的阀芯,以及驱使所述阀芯向出水方向压紧并密封出水口的第一弹性部件,以及连接所述阀芯的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驱动端处于平拖头的移动路径上。上述方案提供一种具体的第一水阀组件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桶体(21)和第二桶体(22),第二桶体(22)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桶体(21)上方;所述第一桶体(21)的内部设有挤干腔(2c)和污水腔(2b),挤干腔(2c)的上端设有供平板拖的平拖头穿过的进口(231);所述第二桶体(22)内部设有清水腔(2a),清水腔(2a)的出水口处于第一桶体(21)的进口(231)上方并朝向所述进口(231);所述挤干腔(2c)内设置有挤水板(232),挤水板(232)的引水方向朝向污水腔(2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桶体(21)和第二桶体(22),第二桶体(22)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桶体(21)上方;所述第一桶体(21)的内部设有挤干腔(2c)和污水腔(2b),挤干腔(2c)的上端设有供平板拖的平拖头穿过的进口(231);所述第二桶体(22)内部设有清水腔(2a),清水腔(2a)的出水口处于第一桶体(21)的进口(231)上方并朝向所述进口(231);所述挤干腔(2c)内设置有挤水板(232),挤水板(232)的引水方向朝向污水腔(2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腔(2b)与挤干腔(2c)之间通过隔板(211)相隔;由挤干腔(2c)至污水腔(2b),挤水板(232)的上端面呈由高向低的倾斜面;所述挤水板(232)的高端位置伸入所述挤干腔(2c)内,挤水板(232)的低端位置伸入所述污水腔(2b)内,挤水板(232)的低端位置上设有排水口(2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水板(232)固定设置在挤干腔(2c)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把清洁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桶体(21)上设有第一桶盖(23),进口(231)开设在第一桶盖(23)上;所述第二桶体(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廖华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