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20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架及设置在栽培架上的若干栽培盆,栽培架包括主体支架、分层设置在主体支架上的若干承载支架、以及设置在主体支架上的若干防脱件,每一承载支架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防脱件,栽培盆的盆口边缘向外延伸出一翻边,栽培盆承放于承载支架上,栽培盆的翻边与对应的防脱件卡勾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配套的栽培架和栽培盆,并在栽培架设置多层承载支架,每层均可供栽培盆承放,满足批量栽培的要求,还使栽培盆的盆口边缘向外延伸出翻边,并在栽培架上相应配设防脱件,并使栽培盆的翻边与防脱件卡勾连接,从而限制栽培盆滑落,因此本栽培装置可放入室内专供蔬菜栽培,且能够满足批量栽培和栽培盆防脱要求。

A cultiv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叶菜类蔬菜是蔬菜中的一种常见分类,叶菜类蔬菜一般包括白菜类、绿叶菜类、葱祘类等几大类。随着人们对绿色蔬菜的热爱,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居室内外(如室内阳台、屋顶等地)栽培叶菜类蔬菜,一方面可供自己食用,另一方面还可起观赏和娱乐作用。一般情况下,叶菜类蔬菜会栽培到栽培盆中,现有技术当中,目前市面上缺少一种可放入室内专供蔬菜栽培的栽培装置,导致栽培盆只能放置在自行搭设的平台或不适配的支架(如鞋架)上,因适配性较差,栽培盆易滑落,且无法批量栽培,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放入室内专供蔬菜栽培的栽培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架及设置在所述栽培架上的若干栽培盆,所述栽培架包括主体支架、分层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若干承载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若干防脱件,每一所述承载支架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防脱件,所述栽培盆的盆口边缘向外延伸出一翻边,所述栽培盆承放于所述承载支架上,所述栽培盆的翻边与对应的所述防脱件卡勾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栽培装置还包括滴灌组件,所述滴灌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并对所述栽培盆进行滴灌。进一步地,所述滴灌组件包括进水管及与所述进水管连接的若干滴灌管,每一所述栽培盆的上方设置一个所述滴灌管。进一步地,所述滴灌管从所述进水管上引出后依次串设有墨菲式滴管和流量调节阀。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供各个所述滴灌管连接的多个管接头。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根立柱、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承载支架设置在两根所述立柱上。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所述滴灌组件。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承载支架的上方设置两个所述防脱件,所述防脱件设置在所述立柱上。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承载支架对称分设在所述主体支架的相对两侧。进一步地,所述防脱件的表面包覆有缓冲材质。上述栽培装置,通过设置配套的栽培架和栽培盆,并通过在栽培架设置多层承载支架,每层均可供栽培盆承放,满足批量栽培的要求;此外,还使栽培盆的盆口边缘向外延伸出一翻边,并在栽培架上相应配设防脱件,并使栽培盆的翻边与防脱件卡勾连接,从而限制栽培盆滑落,因此本栽培装置可放入室内专供蔬菜栽培,且能够满足批量栽培和栽培盆防脱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栽培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栽培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栽培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防脱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栽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栽培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滴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架10及设置在栽培架10上的若干栽培盆20,其中:栽培架10包括主体支架11、分层设置在主体支架11上的若干承载支架12、以及设置在主体支架11上的若干防脱件13,所述若干承载支架12对称分设在主体支架11的相对两侧,即主体支架1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多层间隔设置的承载支架12,每一承载支架12均可放置栽培盆20。每一承载支架12上方的预定位置上设置至少一个防脱件13,该预定位置与栽培盆20的高度相对应,以便防脱件13后续能够刚好卡勾栽培盆20盆口的翻边21。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主体支架11可以具体包括底座111、设置在底座111上的两根立柱112、以及连接在两个立柱112之间的横梁113,立柱112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可分别连接一根横梁113,以保证支架的稳定性,承载支架12设置在两根立柱112上,支架组件之间可通过螺接、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在本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当中,承载支架12可以包括两根承载杆121,每个立柱112上设置一根承载杆121,栽培盆20主要由这两根承载杆121来支撑,或者为了进一步加强支撑作用,还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承载杆121,或者在两根承载杆121之间连接支撑板或支撑架。另外,每一承载支架12的上方设置两个防脱件13,所有防脱件13对称设置在两个立柱112上。同时承载支架12可设置成水平状态或略微倾斜向上(如倾斜角度控制在5°以内),这样可以较好的满足栽培盆20的承放要求。另外,为了实现栽培装置的轻量化,栽培架10整体采用空心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或者为了保证支架稳定性,除底座111为实心外,其它都做成空心。栽培盆20的盆口边缘向外延伸出一翻边21,栽培盆21承放于承载支架12上,且栽培盆20的翻边21与对应位置的防脱件13卡勾连接。具体地,翻边21为圆弧内扣翻边,能够与防脱件13稳定卡勾。此外,在一些可选实施例当中,翻边21末端还可以设置内扣的卷耳,这样可以避免用户在搬动栽培盆20时,翻边割伤或勒疼手部。另外,防脱件13可设置成“Z”形、“L”形、“M”形或“S”形等,只要防脱件1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深入到翻边21内与翻边21形成卡勾即可,此外,还可以在防脱件13的表面包覆有缓冲材质,以避免防脱件13割破或刮伤翻边21,提高栽培盆20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当中,栽培盆20的长度与承载支架12的长度相对应,或大于承载支架12的长度,每一承载支架12上可放置一个栽培盆20。但本技术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当中,栽培盆20的长度可相应缩短,使一承载支架12上可放置多个栽培盆20;或者在一些实施例当中,栽培盆20内部也可以隔离出多个栽培空间,使一栽培盆20内可分区进行栽培。综上,本技术上述实施例当中的栽培装置,通过设置配套的栽培架10和栽培盆20,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架及设置在所述栽培架上的若干栽培盆,所述栽培架包括主体支架、分层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若干承载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若干防脱件,每一所述承载支架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防脱件,所述栽培盆的盆口边缘向外延伸出一翻边,所述栽培盆承放于所述承载支架上,所述栽培盆的翻边与对应的所述防脱件卡勾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架及设置在所述栽培架上的若干栽培盆,所述栽培架包括主体支架、分层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若干承载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若干防脱件,每一所述承载支架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防脱件,所述栽培盆的盆口边缘向外延伸出一翻边,所述栽培盆承放于所述承载支架上,所述栽培盆的翻边与对应的所述防脱件卡勾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装置还包括滴灌组件,所述滴灌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并对所述栽培盆进行滴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组件包括进水管及与所述进水管连接的若干滴灌管,每一所述栽培盆的上方设置一个所述滴灌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从所述进水管上引出后依次串设有墨菲式滴管和流量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旭春黄芳熊正葵洪香娇张东萍徐宝庆陈伟才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