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14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由羊绒围巾本体、兔绒围巾层、锦氨纶织物层、防紫外涂层组成;所述锦氨纶织物层由导电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羊绒围巾本体、锦氨纶织物层、兔绒围巾层、防紫外涂层依次设置,即锦氨纶织物层位于羊绒围巾本体、兔绒围巾层之间,兔绒围巾层位于防紫外涂层、锦氨纶织物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导电纤维的存在,提高了兔绒围巾层和羊绒围巾本体的抗静电性,防止兔绒围巾层和羊绒围巾本体因摩擦引起的电荷聚集,尤其是防紫外涂层的设计提高了围巾的耐紫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
本技术属于羊绒围巾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羊绒围巾,尤其涉及一种羊绒/兔绒围巾,具有耐紫外性能。
技术介绍
纯羊绒做成的高档围巾虽手感柔软,绒面丰满,但容易掉毛和起球,影响实用美观,且价格较高。兔绒纤维具有手感柔软,绒面丰满和价格较低的优势,但更容易掉毛。当羊绒纤维和兔绒纤维混合使用时,极容易产生静电,降低其穿着舒适性。现有技术针对围巾抗静电处理的方法很多,不过对于生产以及技术效果的实现有限,比如采用石墨烯处理很难实用,也会影响穿着舒适度,同时羊绒兔绒围巾由于其特性无法采用抗静电剂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羊绒围巾,通过结构设计以及功能结构的协同作用,提高羊绒围巾的品质和服用性能,尤其是提高围巾的抗静电性能,同时通过防紫外涂层的设计提高了围巾的弹性。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所述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由羊绒围巾本体、兔绒围巾层、锦氨纶织物层、防紫外涂层组成;所述锦氨纶织物层由导电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组成。本技术中,所述羊绒围巾本体、锦氨纶织物层、兔绒围巾层、防紫外涂层依次设置,即锦氨纶织物层位于羊绒围巾本体、兔绒围巾层之间,兔绒围巾层位于防紫外涂层、锦氨纶织物层之间。本技术中,防紫外涂层与兔绒围巾层的复合为现有技术,比如将防紫外线整理液喷涂在兔绒围巾层上,烘干可形成防紫外涂层,防紫外线整理液为常规技术(比如由HTUV100、PTF及水组成),其位于围巾最外侧(以接触人体为内),可以起到增加耐紫外的效果。本技术中,所述羊绒围巾本体由120支羊绒纱线组成,克重为80-90克/平方米;所述兔绒围巾层由100支兔绒纱线组成,克重为85-90克/平方米;所述锦纶氨纶织物由导电纤维、锦纶纤维和氨纶纤维组成,导电纤维、锦纶纤维和氨纶纤维的质量比为8﹕85﹕7;所述锦纶氨纶织物的经纬密度为每英寸90根经线、80根纬线。本技术中,导电纤维由蚕丝纤维以及银粒子层组成,银粒子层位于蚕丝纤维外部,或者银粒子层位于蚕丝纤维外部以及蚕丝纤维内部;本技术限定的结构使得银粒子可以产生一定的导电效果,该效果的产生可以通过单根蚕丝纤维上的银粒子层更可以由多根蚕丝纤维组成的纤维束中多根纤维的银粒子互相接触产生。与现有金属粒子处理纤维相比,本技术限定导电纤维结构中,以蚕丝纤维为本体,其设有银粒子层,可以提高银粒子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导电能力,从而提高抗静电性能。本技术中,锦纶纤维外部设有透明质酸层,透明质酸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锦纶,透明质酸与蚕丝纤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提高锦纶氨纶织物中导电纤维与主体纤维的界面效应,这对银粒子的稳定性有利。为防止静电的产生,通常选择镀银长丝或镀银短纤维等含有金属离子的原料,混入纱线中,通过金属离子的导电性能而起到防静电的作用,然而普通的镀银长丝或镀银短纤维,随着衣服穿着过程中的各种磨损,会使长丝或短纤维表面的金属离子磨掉,影响镀银长丝或镀银短纤维的导电性能。如果直接在含银粒子蚕丝纤维外侧包裹透明质酸可以更加稳定的保持银粒子,但是不利于导电纤维之间电荷输送,对围巾的抗静电性能不利。本技术不是利用透明质酸与蚕丝纤维之间的反应性,而是利用两者优异的相容性,使得导电纤维与主体锦纶纤维界面效应提高,对银粒子的保持有利。本技术优选在蚕丝设置银粒子层的结构可以较大程度的保持银粒子在服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结合透明质酸层的设置可以从另一方面即纤维之间界面作用力提高方面进一步保持银粒子在服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羊绒围巾本体、兔绒围巾层、锦氨纶织物层可以一体制备,也可分开制备;所述锦氨纶织物层因导电纤维的存在,提高了兔绒围巾层和羊绒围巾本体的抗静电性,防止兔绒围巾层和羊绒围巾本体因摩擦引起的电荷聚集;所述锦氨纶织物层因氨纶纤维的存在,提高了兔绒围巾层和羊绒围巾本体弹性和穿着舒适性;所述锦氨纶织物层因组织结构是高支高密度织物,提高了其防紫外线的性能和具有明显的防风效果,提高了所述羊绒围巾的多功能性和品质。与现有围巾相比,本技术设计的四层结构,都具有较好的弹性、透气性,围巾整体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有效防止使用时因摩擦引起的静电积聚和掉毛现象;弹性优良的锦纶和氨纶同时使用,不仅保持了围巾的弹性和变形回复性,且通过高支高密的组织结构设计,能有效防止紫外线的穿透,也能起到很好的防风作用,增加了物理保暖效果。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首次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羊绒围巾,保持围巾高档性手感质地的同时,可以发挥其抗静电、防掉毛、弹性和防风效果,同时保持围巾优异的防紫外线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结构示意图;图2为锦氨纶织物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蚕丝纤维内部设有银粒子层、外部设有银粒子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蚕丝纤维外部设有银粒子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锦纶纤维外部设有透明质酸层结构示意图;其中,防紫外涂层1、羊绒围巾本体2、兔绒围巾层3、锦氨纶织物层4、导电纤维5、锦纶纤维6、氨纶纤维7、蚕丝纤维8、外部设有银粒子层9、内部设有银粒子层10、蚕丝原纤11、透明质酸层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由防紫外涂层1、羊绒围巾本体2、兔绒围巾层3、锦氨纶织物层4组成;所述锦氨纶织物层由导电纤维5、锦纶纤维6、氨纶纤维7组成。导电纤维由蚕丝纤维以及银粒子层组成,可以将硝酸银加入脱胶蚕丝纤维蛋白甲酸溶液中,搅拌得到纺丝液;然后常规湿纺、湿态拉伸、干燥得到蚕丝纤维,调整搅拌时间可以控制蚕丝纤维的溶胀,从而得到外壁设有银粒子层的蚕丝纤维或者外部内部都设有银粒子层的蚕丝纤维,比如搅拌1小时后纺丝制备的蚕丝纤维其内部设有银粒子层、外部设有银粒子层,通过送外测试的XRD以及SEM可以看出蚕丝纤维内部以及外部都有银粒子层,搅拌5分钟纺丝制备的蚕丝纤维外部设有银粒子层,内部基本没有银粒子,通过送外测试的XRD以及SEM可以看出;根据现有制备技术,蚕丝纤维外部的银粒子层不会完全不留空隙的包裹蚕丝纤维,而会存在不少未被银粒子覆盖的空隙,这些裸在外边的蚕丝纤维可以与锦纶表面的透明质酸在氢键、分子间作用力下产生较好的界面效应,本技术通过模拟穿戴以及皂洗,也得到了银粒子稳定性有所提升的实验结果。附图3为蚕丝纤维8内部设有银粒子层10(图3B)、外部设有银粒子层9(图3A)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更清楚的表示蚕丝内部设有银粒子层结构,通过图3B给出蚕丝原纤11结构示意图,众所周知,蚕丝纤维由原纤组成,通过溶胀打开原纤之间的间隙从而可在原纤间隙进入银粒子形成银粒子层,这样实现在蚕丝内部设置银粒子层,附图仅是示意性描述,若干原纤组成蚕丝纤维;附图4为蚕丝纤维8外部设有银粒子层9结构示意图。锦氨纶织物层在羊绒围巾本体和兔绒围巾层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由羊绒围巾本体、兔绒围巾层、锦氨纶织物层、防紫外涂层组成;所述锦氨纶织物层由导电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由羊绒围巾本体、兔绒围巾层、锦氨纶织物层、防紫外涂层组成;所述锦氨纶织物层由导电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锦氨纶织物层位于羊绒围巾本体与兔绒围巾层之间;兔绒围巾层位于锦氨纶织物层、防紫外涂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羊绒围巾本体由120支羊绒纱线组成,克重为80-90克/平方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紫外羊绒/兔绒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兔绒围巾层由100支兔绒纱线组成,克重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凤仪栾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艺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