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果肉金枣加工用压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13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果肉金枣加工用压榨装置,包括去果肉机构、传送机构、风扇、压榨机构和第一收集盒;去果肉机构包括左转向辊、右转向辊、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与左转向辊的辊轴连接,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右转向辊的辊轴连接,左转向辊和右转向辊之间留有间隙;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传送带设置于去果肉机构的下方,风扇设置于传送带的一侧;压榨机构设置于传送带的一侧的下方,压榨机构包括左压榨齿轮、右压榨齿轮和第三电机,左压榨齿轮和右压榨齿轮啮合连接,第三电机的转动轴与左压榨齿轮的轮轴连接;第一收集盒设置于压榨机构的下方。整个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约了人力。

A press device for processing golden jujube without pul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果肉金枣加工用压榨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果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果肉金枣加工用压榨装置。
技术介绍
金枣是一种味道酸甜可口的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金枣可以生食或制作蜜饯,其枣核也具备一定的药理价值。当使用金枣的枣核进行入药时,通常是先将金枣晒干以方便果肉的剥除,然后工作人员手动逐个对金枣的果肉进行剥除,最后手动对枣核进行压榨成粉作为入药的材料。但是这种加工方式加工效率很低,同时浪费了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提供一种去果肉金枣加工用压榨装置,能够提高金枣的去果肉效率和压榨枣核的效率。(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去果肉金枣加工用压榨装置,包括去果肉机构、传送机构、风扇、压榨机构和第一收集盒;所述去果肉机构包括左转向辊、右转向辊、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左转向辊的辊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右转向辊的辊轴连接,所述左转向辊和右转向辊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左转向辊顺时针旋转,所述右转向辊逆时针旋转;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去果肉机构的下方,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传送带设置且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所述压榨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的下方,所述压榨机构包括左压榨齿轮、右压榨齿轮和第三电机,所述左压榨齿轮和右压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左压榨齿轮的轮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带动左压榨齿轮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收集盒设置于所述压榨机构的下方。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收集盒;所述第二收集盒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另一侧的下方。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漏斗,所述第一漏斗设置于所述去果肉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漏斗的漏口朝向所述左转向辊和右转向辊之间的间隙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漏斗位于所述压榨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漏斗的漏口朝向左压榨齿轮和右压榨齿轮的中心线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左转向辊的表面和右转向辊的表面均裹设有橡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金枣晾晒后,金枣的果肉较为干燥和酥脆,在左、右转向辊的压夹下使枣肉和枣核分离,落入传送带上,由于果肉在晾晒和压夹后重量较轻,在传送过程中会被风扇吹开,只剩枣核被传送至左、右压榨齿轮之间进行压榨成粉末状,落入第一收集盒内收集。整个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约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去果肉金枣加工用压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左转向辊;2、右转向辊;3、传送带;4、风扇;5、左压榨齿轮;6、右压榨齿轮;7、第一漏斗;8、第二漏斗;9、第一收集盒;10、第二收集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去果肉金枣加工用压榨装置,包括去果肉机构、传送机构、风扇、压榨机构和第一收集盒;所述去果肉机构包括左转向辊、右转向辊、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左转向辊的辊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右转向辊的辊轴连接,所述左转向辊和右转向辊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左转向辊顺时针旋转,所述右转向辊逆时针旋转;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去果肉机构的下方,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传送带设置且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所述压榨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的下方,所述压榨机构包括左压榨齿轮、右压榨齿轮和第三电机,所述左压榨齿轮和右压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左压榨齿轮的轮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带动左压榨齿轮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收集盒设置于所述压榨机构的下方。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金枣晾晒后,金枣的果肉较为干燥和酥脆,在左、右转向辊的压夹下使枣肉和枣核分离,落入传送带上,由于果肉在晾晒和压夹后重量较轻,在传送过程中会被风扇吹开,只剩枣核被传送至左、右压榨齿轮之间进行压榨成粉末状,落入第一收集盒内收集。整个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约了人力。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收集盒;所述第二收集盒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另一侧的下方。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二收集盒能够将被吹落开的金枣的果肉进行收集,减少了对加工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漏斗,所述第一漏斗设置于所述去果肉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漏斗的漏口朝向所述左转向辊和右转向辊之间的间隙设置。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使用第一漏斗能够方便将金枣送入到左转向辊和右转向辊之间,提高了入料的便利性。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漏斗位于所述压榨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漏斗的漏口朝向左压榨齿轮和右压榨齿轮的中心线设置。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二漏斗能够将分离后的枣核收集起来,再通过其漏口投入至左、右压榨齿轮之间,避免了枣核被传送到其他地方的情况发生,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枣核的压榨率。进一步地,所述左转向辊的表面和右转向辊的表面均裹设有橡胶。从上述描述可知,在左转向辊的表面和右转向辊的表面均裹设有橡胶,能够在对金枣去果肉的过程中保证枣核的完整性,从而能够保证枣核的重量与果肉的重量存在差异,使吹风机能够顺利地进行枣核和果肉的分离,提高了分离效果。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去果肉金枣加工用压榨装置,包括去果肉机构、传送机构、风扇4、压榨机构和第一收集盒9;所述去果肉机构包括左转向辊1、右转向辊2、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左转向辊1的辊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右转向辊2的辊轴连接,所述左转向辊1和右转向辊2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左转向辊1顺时针旋转,所述右转向辊2逆时针旋转;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设置于所述去果肉机构的下方,所述风扇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3的一侧,所述风扇4的吹风方向朝向传送带3设置且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相反;所述压榨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带3的一侧的下方,所述压榨机构包括左压榨齿轮5、右压榨齿轮6和第三电机,所述左压榨齿轮5和右压榨齿轮6啮合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左压榨齿轮5的轮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带动左压榨齿轮5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收集盒9设置于所述压榨机构的下方。其中,还包括第二收集盒10;所述第二收集盒10设置于所述传送带3的另一侧的下方。其中,还包括第一漏斗7,所述第一漏斗7设置于所述去果肉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漏斗7的漏口朝向所述左转向辊1和右转向辊2之间的间隙设置。其中,还包括第二漏斗8,所述第二漏斗8设置于所述传送带3的一侧的下方,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果肉金枣加工用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去果肉机构、传送机构、风扇、压榨机构和第一收集盒;/n所述去果肉机构包括左转向辊、右转向辊、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左转向辊的辊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右转向辊的辊轴连接,所述左转向辊和右转向辊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左转向辊顺时针旋转,所述右转向辊逆时针旋转;/n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去果肉机构的下方,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传送带设置且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n所述压榨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的下方,所述压榨机构包括左压榨齿轮、右压榨齿轮和第三电机,所述左压榨齿轮和右压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左压榨齿轮的轮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带动左压榨齿轮顺时针转动;/n所述第一收集盒设置于所述压榨机构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果肉金枣加工用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去果肉机构、传送机构、风扇、压榨机构和第一收集盒;
所述去果肉机构包括左转向辊、右转向辊、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左转向辊的辊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右转向辊的辊轴连接,所述左转向辊和右转向辊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左转向辊顺时针旋转,所述右转向辊逆时针旋转;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去果肉机构的下方,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传送带设置且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
所述压榨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的下方,所述压榨机构包括左压榨齿轮、右压榨齿轮和第三电机,所述左压榨齿轮和右压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左压榨齿轮的轮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带动左压榨齿轮顺时针转动;
所述第一收集盒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禾田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