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志文专利>正文

一种远抛钓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11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20
一种远抛钓组,包括一握棒,该握棒沿轴线设有握棒通孔,所述的握棒通孔内穿设鱼坠线,所述鱼坠线的一端连接鱼坠,所述鱼坠线的另一端设置线结并与钓线相连接。所述握棒通孔的两端设有弧形倒角;所述握棒的后端设有带中心通孔的防脱珠;所述的鱼坠设有鱼坠线系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手线钓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携带和操作方便的钓组,能够有效提高手线钓的抛投距离。

A long throw fishing gr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抛钓组
本技术涉及钓鱼用具,具体涉及一种远抛钓组。
技术介绍
手线钓,具有钓具简单,携带和操作方便,花费极少的特点。手线滩钓时,钓手希望把鱼坠抛投到远离岸边的深水区,以便能够钓到大鱼。现行手线钓使用常规的坠、钩、线钓组,钓者手捏钩、坠上方钓线约50厘米处,先将鱼坠向身后作前后摆动,然后顺势用力向前方抛出,使其在钓点落下。由于该种钓组的抛投操作很难使鱼坠达到较高的初速度,因此鱼坠抛投的距离相对较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手线钓的远抛钓组,以提高手线钓的抛投距离。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抛钓组,包括一握棒,该握棒沿轴线设有握棒通孔,所述的握棒通孔内穿设鱼坠线,所述鱼坠线的一端连接鱼坠,所述鱼坠线的另一端设置线结并与钓线相连接。上述的一种远抛钓组,所述握棒通孔的两端设有弧形倒角。上述的一种远抛钓组,所述握棒的后端设有带中心通孔的防脱珠,所述的鱼坠线从所述防脱珠的中心通孔穿过。上述的一种远抛钓组,所述的鱼坠设有鱼坠线系环。上述的一种远抛钓组,所述的握棒呈椭圆体,该椭圆体的长轴为80mm-100mm,短轴为20mm-30mm。本技术使用时,钓者呈水平手握握棒,通过转动腕部使鱼坠绕握棒在身体的一侧作竖向快速转动,在获得较高的转动速度后适时松开握棒,使具有较高初速度的鱼坠连同握棒一起被抛投到相对较远距离的钓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一种远抛钓组示意图。图中:1、握棒;2、握棒通孔;3、鱼坠线;4、鱼坠;5、线结;6、钓线;7、弧形倒角;8、防脱珠;9、鱼坠线系环。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的本一种远抛钓组,包括一握棒1,该握棒1沿轴线设有握棒通孔2,所述的握棒通孔2内穿设鱼坠线3,所述鱼坠线3的一端连接鱼坠4,所述鱼坠线3的另一端设置线结5并与钓线6相连接。握棒1视具体要求采用沉于水或浮于水的硬质橡胶或塑料材质成型。握棒通孔2与鱼坠线3为小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握棒通孔2的两端设有弧形倒角7,用于实现鱼坠线3在握棒通孔2前端口的良好配合。本技术在进行抛投时,鱼坠线3的后端可以通过线结5实现在握棒通孔2后端口的固定。图1实施例在握棒1的后端设置带中心通孔的防脱珠8,所述的鱼坠线3从所述防脱珠8的中心通孔穿过,以提高鱼坠线3后端与握棒1固定的可靠性。鱼坠线3的后端可通过线结与防脱珠8配合,也可以将鱼坠线3系于防脱珠8上实现固定。防脱珠8的直径稍大于握棒通孔2的直径,在进行抛投时防脱珠8半嵌于握棒通孔2的后端口内。本技术的鱼坠4设置成椭圆体形状,在鱼坠4的长轴一端设置鱼坠线系环9,用于与鱼坠线3的连接。本技术的握棒1可以采用带有倒角的圆柱型握棒,附图实施例的握棒1呈椭圆体,流线型的握棒不但握感好,而且运动阻力小,运行平稳,容易命中目标。圆柱型握棒的长度设置成80mm-100mm,直径为20mm-30mm。呈椭圆体的握棒1的长轴为80mm-100mm,短轴为20mm-30mm。本技术配置的钓钩可视钓点情况系于钓线上或系于鱼坠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抛钓组,其特征是:包括一握棒(1),该握棒(1)沿轴线设有握棒通孔(2),所述的握棒通孔(2)内穿设鱼坠线(3),所述鱼坠线(3)的一端连接鱼坠(4),所述鱼坠线(3)的另一端设置线结(5)并与钓线(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抛钓组,其特征是:包括一握棒(1),该握棒(1)沿轴线设有握棒通孔(2),所述的握棒通孔(2)内穿设鱼坠线(3),所述鱼坠线(3)的一端连接鱼坠(4),所述鱼坠线(3)的另一端设置线结(5)并与钓线(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抛钓组,其特征是:所述握棒通孔(2)的两端设有弧形倒角(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施志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