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98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水箱、设置在水箱内的分隔板、过滤网以及除污刷,分隔板的两侧壁分别与水箱内壁之间形成集污室以及集水室,水箱位于集水室的顶壁设有进水口,水箱位于集水室底部侧壁设有排水管,过滤网可拆卸设置在集水室内,集水室内位于过滤网的下方设有用于隔离细小污泥的浮动分离组件,分隔板的侧壁设有排污口,水箱的侧壁设有驱动除污刷将堆积在过滤网上的污泥清扫至排污口处的驱动组件;该过滤装置可将污水中的混凝土过滤出来,防止混凝土与杂物凝结,进而可对污水进行有序排放,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Concrete sewage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在建筑工地里的混凝土必不可少,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车装载,混凝土搅拌车是运输混凝土的特殊车辆,车辆在运输时,混凝土会在短时间内凝固成硬块,对钢材和油漆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所以在每次使用混凝土贮罐后,需要工作人员洗净战粘附在贮罐内壁上的混凝土,对贮罐进行保养维护。目前,工作人员一般在施工现场清洗贮罐,清洗完成后的污水直接排入建筑垃圾池或排出施工现场,导致使用现场或垃圾池污水横流,严重污染了施工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如果不及时处理污水,导致污水中的混凝土与杂物凝结,导致后期清理比较困难,影响了施工现场的绿色文明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其优点是:该过滤装置可将污水中的混凝土过滤出来,防止混凝土与杂物凝结,进而可对污水进行有序排放,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水箱、设置在水箱内的分隔板、过滤网以及除污刷,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壁分别与水箱内壁之间形成集污室以及集水室,所述水箱位于集水室的顶壁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箱位于集水室底部侧壁设有排水管,所述过滤网可拆卸设置在集水室内,所述集水室内位于过滤网的下方设有用于隔离细小污泥的浮动分离组件,所述分隔板的侧壁设有排污口,所述水箱的侧壁设有驱动除污刷将堆积在过滤网上的污泥清扫至排污口处的驱动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进水口将污水送入集水室内,利用过滤网对污水进行初次过滤,可将较大的固体颗粒隔离出来;其次利用浮动分离组件对污水中的细小颗粒进行二次过滤,进一步加强了过滤效果;然后利用驱动组件将堆积在过滤网上的颗粒通过排污口清扫至集污室内进行收集;同时过滤网可拆卸设置在集水室的内壁,方便清理浮动分离组件上的细小颗粒;最后过滤完成后的水可通过排水管排出;采用上述装置构成的过滤装置,可将污水中的混凝土过滤出来,防止混凝土与杂物凝结,进而可对污水有序排放,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分离组件包括分液浮板以及环绕在分液浮板外壁上的筛分网,所述筛分网的外壁与集水室的内壁接触,所述筛分网的网孔的直径尺寸小于过滤网的直径尺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液浮板可随着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利用筛分网可对细小的固体颗粒进行筛分,过滤网的滤孔的直径尺寸小于筛孔的直径尺寸,进而提高了过滤效果;同时,当分液浮板的顶壁抵触到过滤网的底壁时,此时,可通过排水管将水过滤后的水排出,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分网的侧壁设有两相对的滑移块,所述集水室的内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供滑移块滑移的滑移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槽和滑移块的配合,对筛分网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进而提高了分液浮板随着水位上下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的侧壁向外延伸设有支撑块,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在水箱顶壁上的竖杆、设置在两竖杆顶端之间且与集水室宽度方向同向的限位杆、滑移套设在限位杆上且与其轴向反向的驱动杆、设置在支撑块上的电机、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的旋转块、穿设在旋转块轴心处的导向杆以及设置在导向杆一端的凸缘,所述旋转块的侧壁设有供导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凸缘的直径尺寸大于通孔的直径尺寸,所述导向杆远离凸缘的一端与驱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底壁设有连接板与除污刷的顶壁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旋转块转动,进而导向杆在旋转块的通孔内伸缩,由于导向杆的一端与驱动杆铰接,同时限位杆对驱动杆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进而带动驱动杆沿限位杆的长度方向滑移,从而带动除污刷沿集水室的宽度方向滑移,最终可将过滤网上的固体颗粒清扫至集污室内进行收集;凸缘的直径尺寸大于通孔的直径尺寸,避免驱动杆在移动过程中,从通孔内滑出,进而提高了驱动杆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该驱动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代替人力对过滤网进行清洁,省时省力,提高了对污水处理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的顶壁向上延伸设有与支撑块的竖直端相对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除污刷远离驱动杆的一端设有在滑槽内滑移的滑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和滑槽对除污刷的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进而提高了除污刷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污口处铰接设有排污门,所述水箱位于集污室的内顶壁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气缸的一端铰接有导向块,所述排污门朝向集污室的侧壁沿其宽度方向设有供导向块滑移的导向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清洁时,启动气缸的活塞杆回缩,由于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气缸的活塞杆和导向块铰接,进而导向块在导向槽内滑移,进而排污门打开,从而除污刷可将过滤出的固体颗粒清扫至集污室内;同时排污门的设置,可避免水泵将沉淀后的水抽取至集水室内时,通过排污口流入集污室内,提高了对污水处理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污室的顶壁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抽水管延伸至集污室内,所述水泵的抽水管延伸至进水口处,所述集污室的顶壁位于水泵的一侧设有进污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处理污水时,通过进污口将带有混凝土的污水送入集污室内进行沉淀,一段时间之后,混凝土沉入集污室内底部,此时启动水泵,将集污室内沉淀过后的污水抽取至进水口处,对污水进行过滤,进一步加强了对污水的过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位于集污室的顶壁铰接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设有把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把手,打开密封门,工作人员可定期对沉淀在集污室内的杂物排出,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首先通过进水口将污水送入集水室内,利用过滤网对污水进行初次过滤,可将较大的固体颗粒隔离出来;其次利用浮动分离组件对污水中的细小颗粒进行二次过滤,进一步加强了过滤效果;然后利用驱动组件将堆积在过滤网上的颗粒通过排污口清扫至集污室内进行收集;同时过滤网可拆卸设置在集水室的内壁,方便清理浮动分离组件上的细小颗粒;最后过滤完成后的水可通过排水管排出;采用上述装置构成的过滤装置,可将污水中的混凝土过滤出来,防止混凝土与杂物凝结,进而可对污水有序排放,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2、筛分网可对细小的固体颗粒进行筛分,进一步加强了过滤效果;同时,当分液浮板的顶壁抵触到过滤网的底壁时,可通过排水管将水过滤后的水排出,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效率;3、处理污水时,通过进污口将带有混凝土的污水送入集污室内进行沉淀,一段时间之后,混凝土沉入集污室内底部,此时启动水泵,将集污室内沉淀过后的污水抽取至进水口处,对污水进行过滤,进一步加强了对污水的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水箱的整体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用于体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设置在水箱(1)内的分隔板(2)、过滤网(3)以及除污刷(4),所述分隔板(2)的两侧壁分别与水箱(1)内壁之间形成集污室(5)以及集水室(6),所述水箱(1)位于集水室(6)的顶壁设有进水口(7),所述水箱(1)位于集水室(6)底部侧壁设有排水管(8),所述过滤网(3)可拆卸设置在集水室(6)内,所述集水室(6)内位于过滤网(3)的下方设有用于隔离细小污泥的浮动分离组件(9),所述分隔板(2)的侧壁设有排污口(10),所述水箱(1)的侧壁设有驱动除污刷(4)将堆积在过滤网(3)上的污泥清扫至排污口(10)处的驱动组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设置在水箱(1)内的分隔板(2)、过滤网(3)以及除污刷(4),所述分隔板(2)的两侧壁分别与水箱(1)内壁之间形成集污室(5)以及集水室(6),所述水箱(1)位于集水室(6)的顶壁设有进水口(7),所述水箱(1)位于集水室(6)底部侧壁设有排水管(8),所述过滤网(3)可拆卸设置在集水室(6)内,所述集水室(6)内位于过滤网(3)的下方设有用于隔离细小污泥的浮动分离组件(9),所述分隔板(2)的侧壁设有排污口(10),所述水箱(1)的侧壁设有驱动除污刷(4)将堆积在过滤网(3)上的污泥清扫至排污口(10)处的驱动组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分离组件(9)包括分液浮板(91)以及环绕在分液浮板(91)外壁上的筛分网(92),所述筛分网(92)的外壁与集水室(6)的内壁接触,所述筛分网(92)的网孔的直径尺寸小于过滤网(3)的直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网(92)的侧壁设有两相对的滑移块(12),所述集水室(6)的内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供滑移块(12)滑移的滑移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侧壁向外延伸设有支撑块(14),所述驱动组件(11)包括两相对设置在水箱(1)顶壁上的竖杆(111)、设置在两竖杆(111)顶端之间且与集水室(6)宽度方向同向的限位杆(112)、滑移套设在限位杆(112)上且与其轴向反向的驱动杆(113)、设置在支撑块(14)上的电机(114)、与电机(114)的驱动轴连接的旋转块(115)、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先来陈福云周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滨江建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