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78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9:19
一种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可包含控制电路、调整电路及检测电路。调整电路可与控制电路、工作电压输入端及调光器连接,并可包含复数个开关;调整电路可接收调光器的调光信号。检测电路可与调光器及控制电路连接,并可侦测调光信号以产生参考电压,并可将参考电压传送至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可根据参考电压保持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不变或调整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

Polarity correction circuit of dim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的进步,发光二极管灯的功能也愈来愈强大,且制造成本也愈来愈低,因此应用上更为广泛。一般而言,当安装发光二极管灯时,技术人员需要特别注意与发光二极管灯连接的调光器的连接极性是否正确,以避免发光二极管灯无法正常的工作。然而,当技术人员需要安装大量发光二极管灯时,则很难保证所有的发光二极管灯均正确的安装。若有N个发光二极管灯并联而其中一个发光二极管灯与调光器的连接极性错误时,技术人员需要逐一检查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如此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可包含控制电路、调整电路及检测电路。调整电路可与控制电路、工作电压输入端及调光器连接,并可包含复数个开关;调整电路可接收调光器的调光信号。检测电路与调光器及控制电路连接,并可侦测调光信号以产生参考电压,并可将参考电压传送至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可根据参考电压保持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不变或调整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可根据参考电压产生控制信号,并可将控制信号输入至光源驱动器。在一实施例中,控制信号可为脉波宽度调变信号。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可根据参考电压调整脉波宽度调变信号的占空比。在一实施例中,当参考电压高于第一门坎值时,控制电路可保持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不变。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门坎值可为0.38伏特。在一实施例中,当参考电压低于第二门坎值时,控制电路可调整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以校正调光器的连接极性。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门坎值可为0.36伏特。在一实施例中,调整电路可包含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及第四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端可与第一调光信号输出端连接,而第三端可与控制电路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可接地,第二端可与第一调光信号输出端连接,而第三端可与控制电路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端可与第二调光信号输出端连接,而第三端可与控制电路连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可接地,第二端可与第二调光信号输出端连接,而第三端可与控制电路连接;第一调光信号输出端及第二调光信号输出端可接收并输出调光信号。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及第三晶体管可为第一型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及第四晶体管可为第二型晶体管。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型晶体管可为P型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第二型晶体管可为N型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型晶体管可为N型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第二型晶体管可为P型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在一实施例中,当参考电压高于第一门坎值时,控制电路可导通第一晶体管及第四晶体管。在一实施例中,当参考电压低于第二门坎值时,控制电路可导通第二晶体管及第三晶体管。在一实施例中,检测电路可包含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阻及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的一端可与第一调光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可与共同节点连接,而第一电容可与第一电阻并联;第二电阻的一端可与第二调光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可与共同节点连接,而第二电容可与第二电阻并联。承上所述,依本专利技术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具有调整电路及检测电路,故可透过检测电路侦测调光器的连接极性是否正确,并在调光器的连接极性错误时透过调整电路进行极性校正,使发光二极管灯可以正常的运作。(2)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调整电路采用特殊的H桥架构,故可透过简单的机制有效地侦测调光器的连接极性是否正确,并在调光器的连接极性错误时实时进行极性校正。(3)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检测电路具有极佳的滤波功能,故能产生低杂波的参考信号,使控制电路能准确的识别参考信号,故能进一步提升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效能。(4)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电路设计不但可以应用于有源调光器,更可以应用于无源调光器,因此使用上极具弹性,应用上也极为广泛。(5)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设计简单,故可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达到所欲达到的功效,极具商业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方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调光器的等效电路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调光器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第一开关状态的等效电路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调光器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第二开关状态的等效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电路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电路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电路图。附图标记说明:1、2、3、4、5-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10-电源;11、21、31、41、51-控制电路;12、22、32、42、52-调整电路;13、23、33、43、53-检测电路;24-第一辅助电路;25-第二辅助电路;DM-调光器;Q1-第一晶体管;Q2-第二晶体管;Q3-第三晶体管;Q4-第四晶体管;d+-调光器的正极;d--调光器的负极;F1-第一侦测端;F2-第二侦测端;O1-第一调光信号输出端;O2-第二调光信号输出端;DC10V+-工作电压输入端的正极;DC10V--工作电压输入端的负极;D1-二极管;RL-可变电阻;R、R1~R2-电阻;C、C1~C2-电容;Ad-调光信号;GS-控制信号;G、G1~G4-切换信号;V-工作电压;R-参考电压;AR、AR’-箭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实施例,为了清楚与方便图式说明,图式中的各部件在尺寸与比例上可能会被夸大或缩小地呈现。在以下描述及/或权利要求中,当提及组件「连接」或「耦合」至另一组件时,其可直接连接或耦合至该另一组件或可存在介入组件;而当提及组件「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至另一组件时,不存在介入组件,用于描述组件或层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字词应以相同方式解释。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的方块图。如图所示,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1可与调光器DM连接,并包含控制电路11、调整电路12、检测电路13及电源10。电源10与控制电路11连接,并提供电力以驱动控制电路11。调整电路12与控制电路11、工作电压输入端及调光器DM连接,并包含复数个开关;调整电路12具有第一调光信号输出端O1及第二调光信号输出端O2,其分别与调光器DM的正极d+及负极d-连接。调整电路12可接收调光器DM的调光信号Ad。工作电压输入端输入工作电压V至调整电路12。检测电路13具有第一侦测端F1及第二侦测端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控制电路;/n一调整电路,与该控制电路、一工作电压输入端及一调光器连接,并包含复数个开关,该调整电路接收该调光器的一调光讯号;以及/n一检测电路,与该调光器及该控制电路连接,并侦测该调光讯号以产生一参考电压,并将该参考电压传送至该控制电路;/n其中,该控制电路根据该参考电压保持该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不变或调整该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控制电路;
一调整电路,与该控制电路、一工作电压输入端及一调光器连接,并包含复数个开关,该调整电路接收该调光器的一调光讯号;以及
一检测电路,与该调光器及该控制电路连接,并侦测该调光讯号以产生一参考电压,并将该参考电压传送至该控制电路;
其中,该控制电路根据该参考电压保持该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不变或调整该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根据该参考电压产生一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输入至一光源驱动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信号为一脉波宽度调变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根据该参考电压调整该脉波宽度调变信号的占空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当该参考电压高于一第一门坎值时,该控制电路保持该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不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门坎值为0.38伏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当该参考电压低于一第二门坎值时,该控制电路调整该调整电路的该些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反转该调光信号的极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门坎值为0.36伏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器极性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调整电路包含一第一晶体管、一第二晶体管、一第三晶体管及一第四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该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一第一调光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福星刘荣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