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伟江专利>正文

带聚热圈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73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聚热圈的太阳能热水器,其集热管与贮水箱孔的连接处,设有聚热圈,聚热圈嵌套在贮水箱孔壁上,集热管穿过聚热圈内壁与贮水箱及其内胆相连。采用该装置可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性能、增强集热管与贮水箱连接处的牢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太阳能热水器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聚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水器以其安全、节能、环保、方便、供水量大等优点,正日益受到瞩目。随着太阳能热水器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太阳能热水器已广泛运用于家庭、厂矿、宾馆、学校、部队、医院等供淋浴、洗漱及其它需用热水的场所,市场发展潜力也日益巨大,成为继燃气、电热水器之后一个新的亮点。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性能、热效率和使用寿命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通常,集热管是直接穿入贮水箱孔与贮水箱连接,太阳能热水器依靠内胆和外壳之间的保温层结构阻止热量的散发。然而,集热管与贮水箱孔之间这样的连接方式往往不够紧密,容易造成松动,其次,即使隔着保温层,贮水箱内的热量特别是保温层的热量很容易沿着集热管壁散发出去,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聚热圈的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在集热管与贮水箱相连的位置增加聚热圈装置,进一步加强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性能,并增强集热管和贮水箱之间的连接牢固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聚热圈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集热管与贮水箱,贮水箱是由内胆、保温层、外壳组成的三层结构,集热管口通过贮水箱孔与贮水箱及其内胆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集热管外壁与贮水箱孔壁之间,有一聚热圈,聚热圈嵌套在贮水箱孔壁上,集热管穿过聚热圈内壁与贮水箱及其内胆相连。采用该装置对于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性能、增强集热管与贮水箱连接处的牢固度,具有明显的效果,而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太阳能热水器中。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太阳能热水器包括贮水箱1、集热管2、反射板10,贮水箱1为由内胆3、保温层4、外壳5组成的三层结构。集热管2的底部通过尾托7固定在支架6上,其上端通过贮水箱孔8与贮水箱1及其内胆4连接。在每个贮水箱孔壁与集热管外壁之间设有一圆柱形的、两端贯通的聚热圈9,该聚热圈9嵌套在贮水箱孔壁上,其内端卡止在保温层与内胆壁相连的位置处,外端部沿外缘有一圈突出,将聚热圈的外端缘卡止在外壳5的外壁上,集热管2穿过聚热圈9伸入到内胆3内。通过在集热管与贮水箱孔壁之间设置聚热圈装置,可进一步阻止贮水箱内的热量特别是保温层的热量沿着集热管壁散发,同时,还加固了集热管与贮水箱孔壁的连接,特别是集热管与保温层之间由于有聚热圈的挤压,集热管在贮水箱孔壁上能被卡得更紧而不容易松动。权利要求1.一种带聚热圈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集热管与贮水箱,贮水箱是由内胆、保温层、外壳组成的三层结构,集热管口通过贮水箱孔与贮水箱及其内胆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集热管外壁与贮水箱孔壁之间,设有一聚热圈,聚热圈嵌套在贮水箱孔壁上,集热管穿过聚热圈内壁与贮水箱及其内胆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聚热圈的太阳能热水器,其集热管与贮水箱孔的连接处,设有聚热圈,聚热圈嵌套在贮水箱孔壁上,集热管穿过聚热圈内壁与贮水箱及其内胆相连。采用该装置可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性能、增强集热管与贮水箱连接处的牢固度。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太阳能热水器中。文档编号F24J2/46GK2807147SQ20052010199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宋伟江 申请人:宋伟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聚热圈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集热管与贮水箱,贮水箱是由内胆、保温层、外壳组成的三层结构,集热管口通过贮水箱孔与贮水箱及其内胆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集热管外壁与贮水箱孔壁之间,设有一聚热圈,聚热圈嵌套在贮水箱孔壁上,集热管穿过聚热圈内壁与贮水箱及其内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江
申请(专利权)人:宋伟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