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653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时,将其中任意一个子控制器设置为主动补偿模式,将剩余的子控制器设置为固定补偿模式;S2:所有被设置为固定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检测与其连接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将补偿电流值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补偿电流值信息判断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是否大于该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如果判断存在补偿电流值超过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时,则进入步骤S3,否则,将重复步骤S2;S3:主控制器动态调节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并重复步骤S2。本方法弥补了消弧线圈并运时,无法对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进行动态平衡调节的问题。

A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arc suppression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弧线圈
,具体涉及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对配电网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电网对智能配电网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配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来实现。传统的消弧线圈控制器,一般只能够做到两套并运。控制方法采取母联并运信号作为闭锁信号,接入的控制器。母联闭合控制器自动转为固定补偿,未接入母联信号的一直为动态补偿,用于调档及计算电容电流。针对超过两套运行的时候,只能够采取保留一套动态补偿,其余均设置为手动固定补偿模式。现有消弧线圈的设计使用寿命,均是按照DL/T1057标准,额定容量下可以连续工作2小时。如果故障未能及时处理,实际接地时间可能远超2小时。特别是在配电系统中,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时,可能会出现一个消弧线圈已经满容量运行,一个还有很大的余量。在此类情况下发生长时间接地,容易造成消弧线圈及配套设备的损坏。因此,找到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的智能控制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解决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时无法对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进行动态平衡调节所引起的安全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时,将其中任意一个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设置为主动补偿模式,将剩余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设置为固定补偿模式;>S2:所有被设置为固定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检测与其连接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将补偿电流值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补偿电流值信息得到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判断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是否大于该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如果主控制器判断存在补偿电流值超过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时,则进入步骤S3,否则,将重复步骤S2;S3:主控制器向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低指令,控制该子控制器调低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同时,主控制器判断出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并向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高指令,控制该子控制器调高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并重复步骤S2;本技术方案中,当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时,在固定补偿模式下的子控制器不进行主动调节补偿电流,而在主动补偿模式下的子控制器能够进行主动调节补偿电流;因此,被设置为固定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检测与其连接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将补偿电流值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补偿电流值信息对被设置为固定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所连接消弧线圈进行调节,从而到达平衡消弧线圈补偿电流的作用;步骤S2中,主控制器首先判断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是否大于该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以便对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进行调节;当存在补偿电流值超过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时,主控制根据各子控制器发送的补偿电流信息,判断出是哪一个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同时,判断出补偿电流值最低的消弧线圈;主控制器向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低指令,控制该子控制器调低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同时,主控制器判断出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并向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高指令,控制该子控制器调高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这样,就能够通过消弧线圈补偿电流值的动态平衡调节,来防止某一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保证补偿电流值较低的消弧线圈得到有效利用,最终,完成消弧线圈补偿电流的调节,保证消弧线圈并列运行的安全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如果消弧线圈为预调式消弧线圈,步骤S2还判断被设置为主动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是否能够计算出电容电流;如果被设置为主动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未能计算出电容电流值时,则进入步骤S101,否则,将重复步骤S2;S101:如果在计算电容电流值过程中,零序电压值在补偿电流值最小时,零序电压值最大,则采用主控制器判断出补偿电流值最高的消弧线圈,并向该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低指令,控制补偿电流值最高的消弧线圈连接的子控制器调低该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重复步骤S2;如果在计算电容电流过程中,零序电压值在补偿电流值最大时,零序电压最大,则采用主控制器判断出补偿电流值最低的消弧线圈,并向该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高指令,控制补偿电流值最低的消弧线圈连接的子控制器调高该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重复步骤S2;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存在一个被设置为主动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该子控制器通过采集中性点电压、中性点电流和该子控制器所连消弧线圈调节过程中变化的感抗来计算出电容电流;当在消弧线圈并列运行,并且消弧线圈为预调式消弧线圈时,如果被设置为主动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无法计算出电容电流时,则采取步骤S101中的方法进行调节;当零序电压值在补偿电流值最小时,零序电压值最大,此时表明整个零序回路已呈感性,不再该消弧线圈补偿范围内,需要退出部分电感,因此,主控制器判断出补偿电流值最高的消弧线圈,并向该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低指令,控制补偿电流值最高的消弧线圈连接的子控制器调低该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当零序电压值在补偿电流值最大时,零序电压最大,此时表明整个零序回路呈容性,所以需要增大零序回路的电感,因此,主控制器判断出补偿电流值最低的消弧线圈,并向该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高指令,控制补偿电流值最低的消弧线圈连接的子控制器调高该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最终,通过循环此调节步骤,来达到消弧线圈的动态调节,保证消弧线圈的正常工作。进一步,步骤S2还包括采用主控制器根据补偿电流信息判断是否所有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均超过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如果所有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均超过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时,则主控制器产生告警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后台,并重复步骤S2;本技术方案中,如果所有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均超过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补偿电流的动态调节将不会产生较大的有益效果,这时,就需要主控制器产生告警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后台,提醒监控者所有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均超过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无法进行动态调节,需进行其它必要的操作来处理现有的情况,防止消弧线圈及其配套设备的损坏所引起的安全问题。进一步,步骤S2中,所述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是指消弧线圈最大补偿值的80%。进一步,步骤S3中,所述子控制器调低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是指子控制器降低该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降低的补偿电流值为该消弧线圈额定补偿电流值的10%。进一步,步骤S3中,所述子控制器调高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是指子控制器提高该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提高的数值为降低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进一步,步骤S101中,补偿电流值最高的消弧线圈连接的子控制器调低该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时,将其中任意一个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设置为主动补偿模式,将剩余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设置为固定补偿模式;/nS2:所有被设置为固定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检测与其连接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将补偿电流值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补偿电流值信息得到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判断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是否大于该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如果主控制器判断存在补偿电流值超过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时,则进入步骤S3,否则,将重复步骤S2;/nS3:主控制器向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低指令,控制该子控制器调低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同时,主控制器判断出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并向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高指令,控制该子控制器调高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重复步骤S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时,将其中任意一个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设置为主动补偿模式,将剩余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设置为固定补偿模式;
S2:所有被设置为固定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检测与其连接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将补偿电流值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补偿电流值信息得到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判断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是否大于该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如果主控制器判断存在补偿电流值超过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时,则进入步骤S3,否则,将重复步骤S2;
S3:主控制器向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低指令,控制该子控制器调低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同时,主控制器判断出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并向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高指令,控制该子控制器调高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重复步骤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消弧线圈为预调式消弧线圈,步骤S2还判断被设置为主动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是否能够计算出电容电流;如果被设置为主动补偿模式的子控制器未能计算出电容电流值时,则进入步骤S101,否则,将重复步骤S2;
S101:如果在计算电容电流值过程中,零序电压值在补偿电流值最小时,零序电压值最大,则采用主控制器判断出补偿电流值最高的消弧线圈,并向该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低指令,控制补偿电流值最高的消弧线圈连接的子控制器调低该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重复步骤S2;如果在计算电容电流过程中,零序电压值在补偿电流值最大时,零序电压最大,则采用主控制器判断出补偿电流值最低的消弧线圈,并向该消弧线圈所连接的子控制器发送调高指令,控制补偿电流值最低的消弧线圈连接的子控制器调高该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并重复步骤S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采用主控制器根据补偿电流信息判断是否所有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均超过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如果所有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均超过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时,则主控制器产生告警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后台,并重复步骤S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消弧线圈的最大补偿阈值是指消弧线圈最大补偿值的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子控制器调低补偿电流值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是指子控制器降低该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降低的补偿电流值为该消弧线圈额定补偿电流值的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子控制器调高最低补偿电流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是指子控制器提高该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提高的数值为降低超过最大补偿阈值的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弧线圈并列运行控制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辉晏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旭华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