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49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插座技术领域的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包括外壳和内部可移动接触板,外壳采用标准的USB接口配合部件,其内壁开设有卡槽,内部可移动接触板滑动卡接在外壳的内腔,USB插座还包括触点、内板复位弹簧、弹出盒、扭簧、弹出盒弹簧、金属簧片和扭簧槽,通过简单的结构,解决了USB插头不管方向均可以插入,反面转换杜绝了短路现象,数据传输线路可正常工作,并且,可以向前推动后弹出,不用常规的拔出动作,使用更加方便,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A plug-free USB socket that can be inserted in two dir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座
,具体为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
技术介绍
USB是常用的数据传输和弱电传输工具接口,而这种结构有个天然的缺陷,即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向插入,在生活实践中,有50%的概率会发生差错方向的问题,但是由于工业惯性和设计规范体系,现在替换这种USB接口并不现实。此外,在拔USB插头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将安装了USB插口的充电器等部件给拔出,非常不方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在不改变现有USB传输标准的条件下,实现无论哪个方向插入,均可实现USB数据线的正确插入的装置,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亟需设计一种在不改变现有USB传输标准的条件下,实现无论哪个方向插入,均可实现USB数据线的正确插入的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包括外壳和内部可移动接触板,所述外壳采用标准的USB接口配合部件,其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滑动卡接在外壳的内腔,所述USB插座还包括触点、内板复位弹簧、弹出盒、扭簧、弹出盒弹簧、金属簧片和扭簧槽。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的外壁与外壳内的卡槽滑动接触连接。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上下表面均匀间隔相对固定连接有金属簧片,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上的金属簧片用于为USB供电和传输数据;所述金属簧片一端与USB插头接触,另外一端延长到另外一面和所述触点接触连接。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头部采用尖头设计,当插入USB插头时,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头部的尖头会产生垂直于自身表面的力,将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推到正确位置,与USB插头接通的金属簧片一侧的触点断路连接,而与上表面相对的背面所述金属簧片的延长部与触点接触连接。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内端外壁和外壳内壁通过内板复位弹簧滑动连接。所述弹出盒滑动插接在外壳内壁和内部可移动接触板外侧之间,所述弹出盒内端上下通过弹出盒弹簧与外壳的内壁凸出部固定连接,所述弹出盒的上表面设置有扭簧槽,所述扭簧通过固定轴安装在外壳内壁上,所述扭簧外端的钩子与扭簧槽内壁滑动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解决了USB插头不管方向均可以插入,反面转换杜绝了短路现象,数据传输线路可正常工作,并且,可以向前推动后弹出,不用常规的拔出动作,使用更加方便,具有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插口侧立面图;图3为图2中A-A处剖面图;图4为图2中B-B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去除外壳的轴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弹出盒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可移动接触板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壳;2-内部可移动接触板;3-触点;4-内板复位弹簧;5-弹出盒;6-扭簧;7-弹出盒弹簧;201-金属簧片;501-扭簧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包括外壳1和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外壳1采用标准的USB接口配合部件,其内壁开设有卡槽,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滑动卡接在外壳1的内腔,USB插座还包括触点3、内板复位弹簧4、弹出盒5、扭簧6、弹出盒弹簧7、金属簧片201和扭簧槽501。参看图4,其中,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的外壁与外壳1内的卡槽滑动接触连接,参看图3,其中,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上下表面均匀间隔相对固定连接有金属簧片201,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上的金属簧片201用于为USB供电和传输数据;金属簧片201一端与USB插头接触,另外一端延长到另外一面和触点3接触连接。参看图3,其中,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头部采用尖头设计,当插入USB插头时,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头部的尖头会产生垂直于自身表面的力,将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推到正确位置,与USB插头接通的金属簧片201一侧的触点3断路连接,而与上表面相对的背面金属簧片201的延长部与触点3接触连接。参看图3,其中,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内端外壁和外壳1内壁通过内板复位弹簧4滑动连接,在内板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能够保持在外壳1中间位置。参看图5,其中,弹出盒5滑动插接在外壳1内壁和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外侧之间,弹出盒5内端上下通过弹出盒弹簧7与外壳1的内壁凸出部固定连接,弹出盒5的上表面设置有扭簧槽501,扭簧6通过固定轴安装在外壳1内壁上,扭簧6外端的钩子与扭簧槽501内壁滑动贴合,弹出盒5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与扭簧6发生锁定和解锁功能。参看图5,其中,插入USB插头时,USB插头推动弹出盒5向前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头部为尖头,将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根据USB插头不同的插入位置,移动到正确的位置,USB插头达到工作位置时,弹出盒5锁定,USB插头与正确的电路连接,不再使用USB时,可以将USB拔出,或者继续向前推动后,解锁弹出盒5,既可以弹出USB插头,又不需要向外拔的力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包括外壳(1)和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所述外壳(1)采用标准的USB接口配合部件,其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滑动卡接在外壳(1)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还包括触点(3)、内板复位弹簧(4)、弹出盒(5)、扭簧(6)、弹出盒弹簧(7)、金属簧片(201)和扭簧槽(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包括外壳(1)和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所述外壳(1)采用标准的USB接口配合部件,其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滑动卡接在外壳(1)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还包括触点(3)、内板复位弹簧(4)、弹出盒(5)、扭簧(6)、弹出盒弹簧(7)、金属簧片(201)和扭簧槽(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的外壁与外壳(1)内的卡槽滑动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上下表面均匀间隔相对固定连接有金属簧片(201),所述内部可移动接触板(2)上的金属簧片(201)用于为USB供电和传输数据;所述金属簧片(201)一端与USB插头接触,另外一端延长到另外一面和所述触点(3)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辰啸杨帆夏蔓芸胡友天王邺朱翼虎许媛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辰慕芸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