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远近调焦技术的执法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27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远近调焦技术的执法记录仪。包含外壳,设置在外壳侧面上的镜头,设置在外壳内靠近外壳顶面的第一传动装置和步进电机,及设置外壳内靠近外壳底面的第二传动装置、CMOS图像传感器和编码器,步进电机设置在第一传动装置上远离镜头的一侧,CMOS图像传感器设置在第二传动装置上靠近镜头的一侧,编码器设置在第二传动装置上远离镜头的一侧,且镜头与CMOS图像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啮合。可实现执法记录仪焦距的自动调整。

Law enforcement recorder based on far and near focus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远近调焦技术的执法记录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执法仪,尤其涉及一种可调焦的执法仪。
技术介绍
执法记录仪用于公职人员的执法视频记录,对于执法透明化的作用非常大。然而,目前的执法记录仪焦距无法调整,造成了与取影现场距离作为固定距离设定,如距离过近会出现模糊影像的缺陷,严重影响执法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调整焦距的执法记录仪。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远近调焦技术的执法记录仪,包含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侧面上的镜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外壳顶面的第一传动装置和步进电机,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外壳底面的第二传动装置、CMOS图像传感器和编码器,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上远离所述镜头的一侧,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上靠近所述镜头的一侧,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上远离所述镜头的一侧,且所述镜头与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和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啮合。上述的一种基于远近调焦技术的执法记录仪,包括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步进电机、CMOS图像传感器和编码器,其中,步进电机设置在第一传动装置上,CMOS图像传感器和编码器相对设置在第二传动装置的两侧,且镜头与CMOS图像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啮合。编码器实时测定CMOS图像传感器与镜头之间的的距离,并通过步进电机控制第一传动装置带动第二传动装置转动,使得第二传动装置带动CMOS图像传感器移动,从而改变CMOS图像传感器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实现执法记录仪焦距的自动调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椭圆凸轮、柔轮和输出钢轮,所述椭圆凸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柔轮通过柔性轴承设置在所述椭圆凸轮上,且所述柔轮与所述输出钢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支撑轴、消隙齿轮组和滚珠丝杆,所述编码器和所述消隙齿轮组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滚珠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消隙齿轮组与设有镜头的所述外壳侧面抵接,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通过设置所述外壳底面上的滑座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杆上,所述消隙齿轮组与所述输出钢轮啮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手动转轮,所述手动转轮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手动转轮通过钢轮与所述柔轮啮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在与所述镜头正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弹性体、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一端粘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磁铁粘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另一端,所述第二磁铁粘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当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吸时,所述第一弹性体呈拉伸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呈中空结构,所述执法记录仪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体内的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两端分别粘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体两端,所述第一磁铁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凹槽开口处还设有第三磁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或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外壳两侧的拐角位置设置倒角,所述倒角面上分布有防滑凸台,设有镜头的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防滑凸条,所述外壳的底面设置有SIM卡插槽,设有镜头的所述外壳的侧面围绕所述镜头布置有闪光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控制板,设有所述镜头的所述外壳的侧面上设有LCD液晶显示屏,所述LCD液晶显示屏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壳体内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凹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凹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外壳,102-镜头,103-右轴承,104-导轨,105-滑座,106-CMOS图像传感器,107-控制板,108-蓄电池,109-交叉滚子轴承,1010-输出钢轮,111-转轴,112-手动转轮,113-钢轮,114-椭圆凸轮,115-步进电机,116-柔轮,117-支撑轴,118-柔性轴承,119-螺母,120-滚珠丝杠,121-滑块,122-消隙齿轮组,123-编码器,124-左轴承;131-SIM卡插槽,132-第一凹槽,133-第二凹槽,134-闪光灯,135-防滑凸台,136-防滑凸条;1323-第一弹性体,1351-第一磁铁,1352-第二磁铁,1324-第二弹性体,13510-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远近调焦技术的执法记录仪,该执法记录仪包括外壳101,设置在外壳侧面上的镜头102,设置在外壳101内靠近外壳顶面的第一传动装置10和步进电机115,及设置在外壳101内靠近外壳底面的第二传动装置20、CMOS图像传感器106和编码器123,步进电机115设置在第一传动装置10上远离镜头102的一侧,CMOS图像传感器106设置在第二传动装置20上靠近镜头102的一侧,编码器123设置在第二传动装置20上远离镜头102的一侧,且镜头102与CMOS图像传感器10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传动装置10和第二传动装置20啮合。上述的一种基于远近调焦技术的执法记录仪,包括第一传动装置10、第二传动装置20、步进电机115、CMOS图像传感器106和编码器123,其中,步进电机115设置在第一传动装置10上,CMOS图像传感器106和编码器123相对设置在第二传动装置20的两侧,且镜头102与CMOS图像传感器10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传动装置10和第二传动装置20啮合。编码器123实时测定CMOS图像传感器106与镜头102之间的的距离,并通过步进电115机控制第一传动装置10带动第二传动装置20转动,使得第二传动装置20带动CMOS图像传感器106移动,从而改变CMOS图像传感器106与镜头102之间的距离,实现执法记录仪焦距的自动调整。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第一传动装置10包括椭圆凸轮114、柔轮116和输出钢轮110,椭圆凸轮114固定设置在步进电机115的输出轴上,柔轮116通过柔性轴承118设置在椭圆凸轮114上,且柔轮116与输出钢轮110啮合;第二传动装置20包括支撑轴117、消隙齿轮组122和滚珠丝杆120,编码器123和消隙齿轮组122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轴117上,滚珠丝杆120的两端分别与消隙齿轮组122与设有镜头1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远近调焦技术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侧面上的镜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外壳顶面的第一传动装置和步进电机,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外壳底面的第二传动装置、CMOS图像传感器和编码器,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上远离所述镜头的一侧,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上靠近所述镜头的一侧,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上远离所述镜头的一侧,且所述镜头与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和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远近调焦技术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侧面上的镜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外壳顶面的第一传动装置和步进电机,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外壳底面的第二传动装置、CMOS图像传感器和编码器,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上远离所述镜头的一侧,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上靠近所述镜头的一侧,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上远离所述镜头的一侧,且所述镜头与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和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近调焦技术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椭圆凸轮、柔轮和输出钢轮,所述椭圆凸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柔轮通过柔性轴承设置在所述椭圆凸轮上,且所述柔轮与所述输出钢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支撑轴、消隙齿轮组和滚珠丝杆,所述编码器和所述消隙齿轮组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滚珠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消隙齿轮组与设有镜头的所述外壳侧面抵接,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通过设置所述外壳底面上的滑座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杆上,所述消隙齿轮组与所述输出钢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远近调焦技术的执法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手动转轮,所述手动转轮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手动转轮通过钢轮与所述柔轮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平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警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