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22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设置在壳体内的干扰信号发生器、电源控制器,所述干扰信号发生器由多个不同波段干扰信号发生模块组成,所述干扰信号发生模块通过信号传输馈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所述电源控制器与所述干扰信号发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将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结合一体实现彼此交替工作,弥补了两种天线各自的不足。

Compound UAV reac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反制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家军事安全、民航安全以及一些需要保密的单位如监狱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着上述安全问题的突出,反无人机技术也亟待发展。现有的无人机反制系统一般分全向天线反制系统和定向天线反制系统,两者各有优缺点,如定向天线可发射的干扰电磁波有效作用距离大,但是有方向性,干扰范围小,全向天线可发射的干扰电磁波有效作用距离小,但是干扰空间范围大。目前尚未发现有将两者优点合一的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另外,现有的无人机反制系统的缺点之一是在反制无人机时通常采用长时间屏蔽无人机控制信号的方式,使得无人机失控急速降落,无人机落地后一般都会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该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将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结合一体实现彼此交替工作,弥补了两种天线各自的不足。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设置在壳体内的干扰信号发生器、电源控制器,所述干扰信号发生器由多个不同波段干扰信号发生模块组成,所述干扰信号发生模块通过信号传输馈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所述电源控制器与所述干扰信号发生器连接,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边缘铰接,另一侧通过卡勾配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后形成箱体形状,所述全向天线设置在上壳体上;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一个横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端部铰接在所述立柱上,使得所述横梁可绕所述立柱转动,所述定向天线设置在横梁上。进一步,所述定向天线包括多根金属螺旋线,每根金属螺旋线的尾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反射板,每个反射板的背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杆,所述多根金属螺旋线对应发射的电磁波波长各不相同;所述定向天线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的平台、设置在平台上面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上面的转盘和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盘,所述转盘通过转轴与平台转动配合;还包括电致伸缩缸,所述电致伸缩缸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转轴铰接,所述电致伸缩缸、金属螺旋线、支撑杆位于转盘的同一侧,通过电致伸缩缸可调节多根金属螺旋线向外展开或向内聚拢。进一步,所述多根金属螺旋线在电致伸缩缸的控制下聚拢至终点时,多个反射板的部分板面上下相互重叠;位于最顶层的反射板与位于最顶层反射板下层的反射板之间具备重叠区域,所述位于最顶层的反射板在该重叠区域的厚度小于该反射板其它区域的厚度。进一步,所述多根金属螺旋线中对应发射的电磁波波长最长的金属螺旋线为中心螺旋线,中心螺旋线以外的金属螺旋线围绕中心螺旋线设置。进一步,所述中心螺旋线对应发射的电磁波波长为λ1,中心螺旋线以外的金属螺旋线与中心螺旋线之间的中心距离为L,所述L满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其将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结合到一个反制设备上,其通过电源控制器和干扰信号发生器可控制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相互交替工作,彼此不受影响,同时也解决了反制无人机时通常采用长时间屏蔽无人机控制信号,使得无人机失控急速降落,无人机落地后一般都会受损的问题。2)本技术的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其将所述全向天线设置在上壳体上;所述定向天线设置在横梁上,使得在开合箱体时定向天线不会影响箱体打开,也使得技术的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处于扣合状态,多根金属螺旋线处于展开状态;图2为本技术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处于打开状态,多根金属螺旋线处于收拢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上的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2、设置在壳体内的干扰信号发生器、电源控制器,所述干扰信号发生器由多个不同波段干扰信号发生模块组成,所述干扰信号发生模块通过信号传输馈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2;所述电源控制器与所述干扰信号发生器连接,具体地,所述电源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光耦和继电器。所述壳体由上壳体1a和下壳体1b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边缘铰接,另一侧通过卡勾配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后形成箱体形状,所述全向天线设置在上壳体上;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立柱3,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一个横向设置的横梁4,所述横梁的一端端部铰接在所述立柱上,使得所述横梁可绕所述立柱转动,所述定向天线设置在横梁上。本技术的一种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单片机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经光耦隔离,触发继电器通/断,进而控制干扰信号发生器电源电路通/断,从而实现控制干扰信号发生器间断工作,由于干扰信号发生模块设置有多个通过信号传输馈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所以当连接定向天线的干扰信号发生模块间断工作时则连接全向天线的干扰信号发生模块接通,当连接定向天线的干扰信号发生模块接通时则连接全向天线的干扰信号发生模块间断工作。上述设置使得控制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相互交替工作,彼此不受影响,另外,由于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的作用空间范围不同,使得受制无人机不会失控急速降落,损坏无人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向天线包括多根金属螺旋线5,每根金属螺旋线的尾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反射板6,每个反射板的背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杆7,所述多根金属螺旋线对应发射的电磁波波长各不相同;所述定向天线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的平台8、设置在平台上面的转轴9、设置在转轴上面的转盘10和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11,所述转轴9穿过所述转盘10,所述转盘通过转轴与平台转动配合;还包括电致伸缩缸12,所述电致伸缩缸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转轴铰接,所述电致伸缩缸、金属螺旋线、支撑杆位于转盘的同一侧,通过电致伸缩缸可调节多根金属螺旋线向外展开或向内聚拢。所述多根金属螺旋线在电致伸缩缸的控制下聚拢至终点时,多个反射板的部分板面上下相互重叠;位于最顶层的反射板与位于最顶层反射板下层的反射板之间具备重叠区域,所述位于最顶层的反射板在该重叠区域的厚度小于该反射板其它区域的厚度。所述多根金属螺旋线中对应发射的电磁波波长最长的金属螺旋线为中心螺旋线,中心螺旋线以外的金属螺旋线围绕中心螺旋线设置。工作时,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多根金属螺旋线的展开角度,使得其中一个金属螺旋线得以朝向闯入物体,同时其它金属螺旋线由电致伸缩缸单独控制展开角度,使其能够对准其它方向的闯入物体;当多根金属螺旋线向内聚拢后,由于多个反射板彼此重叠,所以可以极大地缩减天线所占用的空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螺旋线对应发射的电磁波波长为λ1,中心螺旋线以外的金属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设置在壳体内的干扰信号发生器、电源控制器,所述干扰信号发生器由多个不同波段干扰信号发生模块组成,所述干扰信号发生模块通过信号传输馈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所述电源控制器与所述干扰信号发生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边缘铰接,另一侧通过卡勾配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后形成箱体形状,所述全向天线设置在上壳体上;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一个横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端部铰接在所述立柱上,使得所述横梁可绕所述立柱转动,所述定向天线设置在横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设置在壳体内的干扰信号发生器、电源控制器,所述干扰信号发生器由多个不同波段干扰信号发生模块组成,所述干扰信号发生模块通过信号传输馈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所述电源控制器与所述干扰信号发生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边缘铰接,另一侧通过卡勾配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后形成箱体形状,所述全向天线设置在上壳体上;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一个横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端部铰接在所述立柱上,使得所述横梁可绕所述立柱转动,所述定向天线设置在横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无人机反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天线包括多根金属螺旋线,每根金属螺旋线的尾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反射板,每个反射板的背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杆,所述多根金属螺旋线对应发射的电磁波波长各不相同;所述定向天线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的平台、设置在平台上面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上面的转盘和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兰空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