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充电电路和电源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157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充电电路和电源适配器,其电路包括:桥式整流模块,对接入的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处理输出直流电压;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变压模块,用于对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输出适配器充电电压,且对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处理输出直流负高压以产生负离子;USB充电接口,用于向与所连接的待充电设备提供所述适配器充电电压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负离子发生器的功能模块集成于一个电路模块中,实现使用充电过程中产生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提升用户身体健康。

A charging circuit and a power adapter capable of producing negative 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充电电路和电源适配器
本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领域,尤指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充电电路和电源适配器。
技术介绍
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自然界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有些空气分子就释放出电子,被释放出的电子又很快和空气中的中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随着空气环境在不断恶化,产生负离子的环境正在遭受破坏。负离子对人体及其他生物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杀菌、除尘等空气净化功能,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失眠。除了要恢复营造负离子产生的自然环境外,只能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制造负离子,室内的负离子通常是由负离子净化器制得。电源适配器可以使得电器使用时更加稳定安全,一个相对稳定的电源对于其使用是相当关键的,但往往电源适配器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影响到一些元件的稳定性,降低电源适配器的使用寿命。目前现有的电源适配器很多都具有散热装置,但是现有的电源适配器仅仅有散热的作用,一般的电源适配器没有发射负离子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桥式整流模块,对接入的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处理输出直流电压;/n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处理;/n变压模块,用于对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输出适配器充电电压,且对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处理输出直流负高压以产生负离子;/nUSB充电接口,用于向与所连接的待充电设备提供所述适配器充电电压进行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桥式整流模块,对接入的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处理输出直流电压;
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处理;
变压模块,用于对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输出适配器充电电压,且对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处理输出直流负高压以产生负离子;
USB充电接口,用于向与所连接的待充电设备提供所述适配器充电电压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产生负离子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流电源模块,所述交流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接口和第二电源接口;
所述第一电源接口与零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口与火线连接;
所述桥式整流模块为全桥整流桥,所述全桥整流桥的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接口、第二电源接口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全桥整流桥的第二接口与所述滤波模块连接,所述全桥整流桥的第四接口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产生负离子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第一滤波电感和第二滤波电感;
所述全桥整流桥的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正极和第一滤波电感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一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产生负离子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模块包括:初级降压单元、次级降压单元和直流负高压输出单元;
所述初级降压单元,用于对所述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输出压降直流电压;
所述次级降压单元,用于对所述压降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输出所述适配器充电电压;
所述直流负高压输出单元,用于对所述压降直流电压进行升压处理输出所述直流负高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产生负离子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降压单元包括:初级降压器、稳压二极管、限流电阻和稳压电容;
所述滤波模块与第一限流电阻、第三限流电阻和第一稳压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次级降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口依次顺序连接;
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稳压电容、第四限流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初级降压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六稳压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初级降压器的第五端口、第六端口和所述次级降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口连接;
所述第四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五限流电阻的一端、所述次级降压单元的第三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次级降压单元的第四输入端口接地;
所述第五限流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限流电阻的一端、所述初级降压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六限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初级降压器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