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自动化安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099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自动化安装架,包括操作台、放置槽、转动结构、弧形齿条、摇杆、支撑柱、固定圈、限位柱、第一转轴、转盘、安装槽和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固定圈水平放置时,方便电机外壳的放入,通过固定结构将电机外壳固定后,只需转动弧形齿条即可将电机外壳的位置变为竖直设置,保证定子与转子的安装精度,同时方便工人操作,弧形齿条的转动由转盘驱动,通过转盘与弧形齿轮之间的啮合带动弧顶齿轮进行转动,使得弧形齿轮的转动缓慢均匀,使得工人对电机外壳转动角度的调节更加精确,同时,轮盘与弧形齿轮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使得弧形齿轮的转动位置不会轻易发生改变,保证电机安装的全过程中电机外壳不会发生转动。

A kind of automatic mounting frame for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自动化安装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架,具体为一种电机自动化安装架,属于电机安装

技术介绍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现代生产生活的一种主要动力来源。然而,在进行电机的自动化生产时,有时需要通过人工将转子及定子装入外壳中,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将电机外壳竖直放置以保证转子与定子的正确安装,但由于电机外壳结构较为复杂,通过人工操作难以保证电机外壳的竖直放置,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机自动化安装架,方便操作,固定效果好,可以准确地将电机外壳由水平放置转动至竖直位置,方便安装,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机自动化安装架,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连接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弧形齿条、摇杆、支撑柱、固定圈、限位柱、第一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自动化安装架,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连接有转动结构(3),所述转动结构(3)包括弧形齿条(31)、摇杆(32)、支撑柱(33)、固定圈(34)、限位柱(35)、第一转轴(36)、转盘(37)和安装槽(38),所述操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所述安装槽(38),所述摇杆(32)贯穿所述操作台(1)的一侧,且所述摇杆(3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台(1),所述安装槽(38)内设有所述转盘(37),所述摇杆(32)与所述转盘(37)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37)的侧面与所述弧形齿条(31)的侧面相啮合,所述弧形齿条(3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33)的一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自动化安装架,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连接有转动结构(3),所述转动结构(3)包括弧形齿条(31)、摇杆(32)、支撑柱(33)、固定圈(34)、限位柱(35)、第一转轴(36)、转盘(37)和安装槽(38),所述操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所述安装槽(38),所述摇杆(32)贯穿所述操作台(1)的一侧,且所述摇杆(3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台(1),所述安装槽(38)内设有所述转盘(37),所述摇杆(32)与所述转盘(37)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37)的侧面与所述弧形齿条(31)的侧面相啮合,所述弧形齿条(3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3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圈(34),所述固定圈(3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转轴(36),两个所述第一转轴(3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操作台(1)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弧形齿条(31)背离所述支撑柱(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柱(35),两根所述第一转轴(36)的连线贯穿所述弧形齿条(31)的圆心,所述固定圈(34)上连接有固定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自动化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3)还包括缓冲垫(39),所述缓冲垫(39)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柱(35)背离所述弧形齿条(31)的一端。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燕萍严春平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产教融合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