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变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938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变电柜,具体涉及变电柜领域,包括外置框架,所述外置框架的内部设有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支撑杆,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的一侧设有第一活动支撑杆,每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与第一活动支撑杆均设置为一组,且第一活动支撑杆与第一活动支撑杆设置为多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与第一活动支撑杆的底部均贯穿设有活动框架,所述活动框架的内腔底部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内部铰接有缓震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缓震机构,第一活动支撑杆向上运动时带动推动折杆向上运动,推动折杆推动支撑顶板恢复至原位,解决了变电柜顶部减震防护较差的问题。

A seismic transformer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变电柜
本技术涉及变电柜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抗震变电柜。
技术介绍
变电箱就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的箱体,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在变电箱中还需进行电压调整、潮流(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控制以及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工设备的保护,主要用于保护电力设施的。由于变电柜大多数是置放在户外使用,并且户外经常容易掉落东西,所以对变电柜顶部的减震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震变电柜,通过设置了缓震机构,第一活动支撑杆向上运动时带动推动折杆向上运动,推动折杆推动支撑顶板恢复至原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变电柜,包括外置框架,所述外置框架的内部设有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支撑杆,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的一侧设有第二活动支撑杆,每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与第二活动支撑杆均设置为一组,且第一活动支撑杆与第二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变电柜,包括外置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框架(1)的内部设有缓震机构(2);/n所述缓震机构(2)包括第一活动支撑杆(21),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21)的一侧设有第二活动支撑杆(22),每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21)与第二活动支撑杆(22)均设置为一组,且第一活动支撑杆(21)与第二活动支撑杆(22)设置为多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21)与第二活动支撑杆(22)的底部均贯穿设有活动框架(23),每组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21)与第二活动支撑杆(22)均滑动连接在外置框架(1)的内腔,所述活动框架(23)的内腔底部设有铰接座(24),所述铰接座(24)的内部铰接有缓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变电柜,包括外置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框架(1)的内部设有缓震机构(2);
所述缓震机构(2)包括第一活动支撑杆(21),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21)的一侧设有第二活动支撑杆(22),每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21)与第二活动支撑杆(22)均设置为一组,且第一活动支撑杆(21)与第二活动支撑杆(22)设置为多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21)与第二活动支撑杆(22)的底部均贯穿设有活动框架(23),每组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21)与第二活动支撑杆(22)均滑动连接在外置框架(1)的内腔,所述活动框架(23)的内腔底部设有铰接座(24),所述铰接座(24)的内部铰接有缓震杆(25),所述缓震杆(25)在靠近第一活动支撑杆(21)一端的底部设有弹簧推动块(26),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21)与外置框架(1)的顶部之间设有限位块(27),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21)的顶部设有推动折杆(28),所述推动折杆(28)设置在靠近第二活动支撑杆(22)的一侧,所述推动折杆(28)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9),所述第二活动支撑杆(22)设置在活动槽(29)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变电柜,其特征在于:每两组相对的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21)与第二活动支撑杆(22)均关于外置框架(1)竖直向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良赵春红范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云极智能电力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