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式复合泡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89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式复合泡棉,包括底部橡胶层,底部橡胶层上部设置有第一泡棉层,第一泡棉层上部设置有第二泡棉层,第二泡棉层上部设置有第三泡棉层,第三泡棉层上部设置有导电石墨层,导电石墨层上部设置有隔离层,隔离层上部设置有复合导电层,复合导电层上部设置有导电硅胶层,导电硅胶层上部设置有表面耐磨层,第一泡棉层与第二泡棉层之间设置有抗拉伸层,第二泡棉层与第三泡棉层之间设置有硅胶粘合层,第一泡棉层、第二泡棉层及第三泡棉层内部开设有防震缓冲孔。该种防震式复合泡棉具有防震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可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等现有产品所不具备的优点。

A shockproof composite fo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震式复合泡棉
本技术涉及一种泡棉结构,特别是一种防震式复合泡棉。
技术介绍
导电泡棉是一种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内部并具有屏蔽功能的部件。导电泡棉应用后可以起到导电、防静电及减少电磁辐射等功能,对于提升电子产品的性能稳定及使用寿命具有巨大的作用。在一些电子产品中,需要利用泡棉的结构来实现产品零部件的防震功能,以保证产品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同时也能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特别是一些平时受冲击较多的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等),产品的防震性能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因此提升应用在电子产品内部的泡棉结构的防震性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有的泡棉产品中,泡棉结构的防震性能普遍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升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震式复合泡棉,解决了现有泡棉产品防震性能不足的技术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震式复合泡棉,包括底部橡胶层,所述底部橡胶层上部设置有第一泡棉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震式复合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橡胶层(1),所述底部橡胶层(1)上部设置有第一泡棉层(21),所述第一泡棉层(21)上部设置有第二泡棉层(22),所述第二泡棉层(22)上部设置有第三泡棉层(23),所述第三泡棉层(23)上部设置有导电石墨层(5),所述导电石墨层(5)上部设置有隔离层(6),所述隔离层(6)上部设置有复合导电层(7),所述复合导电层(7)上部设置有导电硅胶层(8),所述导电硅胶层(8)上部设置有表面耐磨层(9),所述第一泡棉层(21)与第二泡棉层(22)之间设置有抗拉伸层(3),所述第二泡棉层(22)与第三泡棉层(23)之间设置有硅胶粘合层(4),所述复合导电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式复合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橡胶层(1),所述底部橡胶层(1)上部设置有第一泡棉层(21),所述第一泡棉层(21)上部设置有第二泡棉层(22),所述第二泡棉层(22)上部设置有第三泡棉层(23),所述第三泡棉层(23)上部设置有导电石墨层(5),所述导电石墨层(5)上部设置有隔离层(6),所述隔离层(6)上部设置有复合导电层(7),所述复合导电层(7)上部设置有导电硅胶层(8),所述导电硅胶层(8)上部设置有表面耐磨层(9),所述第一泡棉层(21)与第二泡棉层(22)之间设置有抗拉伸层(3),所述第二泡棉层(22)与第三泡棉层(23)之间设置有硅胶粘合层(4),所述复合导电层(7)包括聚酰亚胺薄膜层(71)、设置在聚酰亚胺薄膜层(71)上表面的第一金属镀层(72)及设置在第一金属镀层(72)上表面的第二金属镀层(73),所述第一泡棉层(21)、第二泡棉层(22)及第三泡棉层(23)内部开设有防震缓冲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式复合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棉层(21)、第二泡棉层(22)及第三泡棉层(23)均为经过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特佳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