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属于太阳能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包括网版和贴膜槽,所述网版上表面开设有贴膜槽,所述贴膜槽内腔活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活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通过贴膜槽对太阳能板进行固定,可对太阳能板进行快速定位,可加快对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的粘贴速度和质量,通过碾压辊对金属膜进行碾压,可有效增加金属膜与背场表面的粘贴紧密度,通过推动切刀可对粘贴在太阳能板金属膜进行裁切,使用更加的省力和高效,且切刀撞击到弹簧座,并在弹簧座的弹力推动下,使切刀复位,从而方便下一次的使用,使用更加的方便。
A solar back field / back pole metal film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板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单体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太阳能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太阳能板在进行组装时,需要在背场或背极表面粘贴金属膜,而现有装置不能对太阳能板进行快速定位,从而导致金属膜粘贴质量差和速度慢,同时粘贴后不能对金属膜进行碾压,从而无法将金属膜中的气泡赶出,且无法快速对金属膜进行裁边,使用非常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通过贴膜槽对太阳能板进行固定,可对太阳能板进行快速定位,可加快对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的粘贴速度和质量,通过碾压辊对金属膜进行碾压,可有效增加金属膜与背场表面的粘贴紧密度,通过推动切刀可对粘贴在太阳能板金属膜进行裁切,使用更加的省力和高效,且切刀撞击到弹簧座,并在弹簧座的弹力推动下,使切刀复位,从而方便下一次的使用,使用更加的方便。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所述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包括网版和贴膜槽,所述网版上表面开设有贴膜槽,所述贴膜槽内腔活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活动连接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顶部贯穿网版底部腔壁,所述网版顶部两端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杆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腔活动贯穿连接有碾压辊。可选的,所述贴膜槽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座。可选的,所述滑槽内腔均活动安装有切刀,且切刀位于贴膜槽一侧。可选的,所述碾压辊和切刀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手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通过贴膜槽对太阳能板进行固定,可对太阳能板进行快速定位,且可有效增加对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的粘贴速度和质量。2、本技术通过碾压辊对金属膜进行碾压,可有效增加金属膜与背场表面的粘贴紧密度,将进一步的提升对金属膜的粘贴质量。3、本技术通过推动切刀可对粘贴在太阳能板金属膜进行裁切,使用更加的省力和高效,且切刀撞击到弹簧座,并在弹簧座的弹力推动下,使切刀复位,从而方便下一次的使用,使用更加的方便。4、本技术通过旋转调节螺杆可带动升降板上下一端,从而可对贴膜槽的深度进行调节,从而使本装置可对不同厚度的太阳能进行粘贴金属膜,使用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网版;101、贴膜槽;2、升降板;201、调节螺杆;3、支撑杆;301、卡槽;302、支架;303、碾压辊;4、滑槽;401、切刀;402、手柄;5、弹簧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所述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包括网版1和贴膜槽101,所述网版1上表面开设有贴膜槽101,所述贴膜槽101内腔活动设置有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底部活动连接有调节螺杆201,且调节螺杆201顶部贯穿网版1底部腔壁,所述网版1顶部两端焊接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杆3表面均开设有卡槽301,所述卡槽301内腔活动贯穿连接有碾压辊303,将太阳能板放置在网版1表面的贴膜槽101内,然后将金属膜粘贴在太阳能板上表面,通过贴膜槽101对太阳能板进行固定,可对太阳能板进行快速定位,且可有效增加对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的粘贴质量,粘贴完成后,通过手柄402可推动碾压辊303在支撑杆3表面的卡槽301内移动,通过碾压辊303对金属膜进行碾压,可有效增加金属膜与背场表面的粘贴紧密度,将进一步的提升对金属膜的粘贴质量,碾压完成后可通过手柄402推动切刀401在滑槽4内移动,切刀401利用惯性原理,可使切刀401与使用者手掌分离后继续保持前进,从而可将金属膜完全切断,且切刀401紧贴贴膜槽101边线,从而可使切刀401沿着太阳能的外边将金属膜切割掉,使用更加的省力和高效,且切刀401撞击到弹簧座5,并在弹簧座5的弹力推动下,使切刀401复位,从而方便下一次的使用,使用更加的方便,且通过旋转调节螺杆201可带动升降板2上下一端,从而可对贴膜槽101的深度进行调节,从而使本装置可对不同厚度的太阳能板进行粘贴金属膜,使用更加的方便。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所述贴膜槽101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腔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座5,切刀401撞击到弹簧座5,并在弹簧座5的弹力推动下,使切刀401复位,从而方便下一次的使用,使用更加的方便。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所述滑槽4内腔均活动安装有切刀401,且切刀401位于贴膜槽101一侧,通过切刀401可对粘贴在太阳能板表面的金属膜进行裁边。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所述碾压辊303和切刀401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手柄402,通过手柄402可使对碾压辊303和切刀401的操控更加的方便和省力。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所述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包括网版和贴膜槽,所述网版上表面开设有贴膜槽,所述贴膜槽内腔活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活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通过贴膜槽对太阳能板进行固定,可对太阳能板进行快速定位,可加快对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的粘贴速度和质量,通过碾压辊对金属膜进行碾压,可有效增加金属膜与背场表面的粘贴紧密度,通过推动切刀可对粘贴在太阳能板金属膜进行裁切,使用更加的省力和高效,且切刀撞击到弹簧座,并在弹簧座的弹力推动下,使切刀复位,从而方便下一次的使用,使用更加的方便。本技术的网版1,贴膜槽101,升降板2,调节螺杆201,支撑杆3,卡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包括网版和贴膜槽,所述网版上表面开设有贴膜槽,所述贴膜槽内腔活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活动连接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顶部贯穿网版底部腔壁,所述网版顶部两端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杆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腔活动贯穿连接有碾压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背场/背极金属膜网版包括网版和贴膜槽,所述网版上表面开设有贴膜槽,所述贴膜槽内腔活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活动连接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顶部贯穿网版底部腔壁,所述网版顶部两端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杆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腔活动贯穿连接有碾压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征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硕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