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71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5:53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包括:硅衬底;多个第一电极,设置于该硅衬底的第一表面上;以及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该硅衬底的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其中该多个第二电极中相邻的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间距不小于5mm。本公开的太阳能电池可有效降低银浆耗量,适当增加电极收集电荷效果,同时减少对钝化膜的破坏。

Solar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
本技术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太阳能电池,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是由银浆经丝网印刷、烧结后形成,银浆成本占据太阳能电池非硅成本的30%左右,所以降低银浆耗量一直是业内的重点工作。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段的矩形背电极设计,这种设计会耗费较多浆料,增加了成本。同时,将背电极印刷在钝化膜上面,会对钝化膜造成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影响到膜层的钝化效果。由于现有设计的背电极占用面积较大,所以其对钝化膜的破坏程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可有效降低银浆耗量,适当增加电极收集电荷效果,同时减少对钝化膜的破坏,从而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包括:硅衬底;多个第一电极,设置于该硅衬底的第一表面上;以及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该硅衬底的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其中该多个第二电极中相邻的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间距不小于5mm。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硅衬底(13);/n多个第一电极(11),设置于所述硅衬底(13)的第一表面上;以及/n多个第二电极(12),设置于所述硅衬底(13)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电极(12)中相邻的第二电极(12)之间的第一间距(D1)不小于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硅衬底(13);
多个第一电极(11),设置于所述硅衬底(13)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12),设置于所述硅衬底(13)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电极(12)中相邻的第二电极(12)之间的第一间距(D1)不小于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D1)不大于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12)中的外围第二电极具有距所述硅衬底(13)的最接近所述外围第二电极的边缘的第二间距(D2),所述第二间距(D2)是所述第一间距(D1)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D1)在第一方向(X)和与所述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二方向(Y)上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金顾生刚赵本定夏利鹏李吉赵朋松杨二存赵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