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邝建设专利>正文

家用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66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家用挂式太阳能热水器,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它由集热器、上、下循环管、热水箱、混合阀、淋浴头、电磁阀、自来水管等组成。集热器的反射器由三弧面反射面与两端侧反射面组成,集热管的直径为D,主反射面的开度(2.8-4.2)D,次反射面为(1.4-2.0)D,辅助反射面为(0.9-1.4)D,真空管两端安插在侧反射面孔内,管口与汇聚管密封连通,汇聚管接上、下循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次反射面的开度,相应减少了主反射面的开度和深度,主、辅助反射面弧长缩短,更好地跟踪阳光,加强了主、辅助反射面与次反射面的集热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跟踪阳光的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安装使用安全方便,能确保一年四季都能用上热水。(*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是一种有多个反射面的太阳能热水器。
技术介绍
利用太阳能加热水,设计出太阳能热水器,已是现有的技术,但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存在夏天水温过高,冬天水温不足的问题,为此本申请人申请了如《太阳能热水器》(专利号01212601.2),它由支架、反射器、集热管、平板玻璃,水箱及管路和阀组成,其反射器为三弧面广角反射面,它由一侧的主反射面,另一侧的辅助反射面和次反射面组成。集热管的直径如为D,主反射面的主开度M为4-6倍的D,主反射面的焦点O落在集热管腔的上部,辅助反射面的焦点O1落在集热管腔的中部,次反射面的焦点O2落在集热管腔的下部,反射面均为抛物面,其截面抛物线公式X2=2PY,辅助反射面与次反射面的节点B贴近集热管,并在过集热管轴心O3与平板玻璃成45°角的直线上。主反射面上端与平板玻璃贴近,下端即反射器底部与辅助反射面的下端相接,辅助反射面的上端与次反射面的下端相接,次反射面的上端与平板玻璃相贴近,三个反射面的焦点均落在集热管内,其水箱上部有一竖起的倒L型调节管,在进水管路中有减压阀。其虽能实现跟踪阳光的效果,但因主反射面的主开度M过长,辅助反射面与次反射面的辅开度n过短,跟踪阳光的效果不理想,反射器的深度大,集热器的体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跟踪阳光的效果好、体积小、安装、使用安全、方便的家用挂式太阳能热水器。本技术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家用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安在向阳窗台或挂在向阳墙壁的集热器25通过上循环管7、下循环管6、与热水箱22连通,热水箱通过混合阀15接淋浴头18,通过电磁阀16接自来水管14,真空管安在反射板上,集热器25的反射器为三弧面反射面1,即主反射面1a、辅助反射面1b和次反射面1c,三弧面均为抛物面,其截面抛物线公式X2=2PY,集热管的直径为D,主反射面的开度L(2.8-4.2)D,次反射面开度L1为(1.4-2.0)D,辅助反射面开度h2为(0.9-1.4)D,主反射面1a的焦点落在真空管腔的A点,辅助反射面1b的焦点从P2-P3依次从真空管的E点落到B点,次反射面1c的焦点从P4-P3依次从真空管的C点落到A点,真空管3两端安插在侧反射面孔内,管口与汇聚管5密封连通,管尾有管尾盖4,汇聚管5接上循环管7、下循环管6。本技术对原次反射面通过逐段变焦连接的曲面增大了次反射面的开度L1,相应地缩小了主反射面的开度L,减少了反射面的深度h1+h2,缩短了主、辅助反射曲面弧长,加大了主、辅反射面有效反射的角度和综合集热能力,加大的次反射面1c能在冬季全天有效反射阳光,改进后的三弧型反射面1与侧反射面2及上面的有机玻璃板8组合与一体,能更好地跟踪阳光,有效地利用了全天候的太阳能,能确保一年四季都能用上热水。通过缩短了主、辅曲面弧长,在增加效能的同时,减小了集热器的体积、重量,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更有利于产品地推广应用。本技术结构合理、跟踪阳光的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安装使用安全方便,能确保一年四季都能用上热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集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聚热器的结构剖视图及冬至、夏至太阳光入射状态图图3为三弧面反射面与真空管间的位置图图4为本技术的水温曲线与传统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曲线对比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5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参照图5,本技术由集热器25、上循环管7、下循环管6、热水箱22、混合阀15、热水管17、淋浴头18、电磁阀16、自来水管14等组成。为满足雨雪天热水的需要,热水箱中还安有电加热器23。热水箱还配有溢流管21、全功能控制器20、自动增压泵19、水温及水位传感器24。参照图1,真空管3两端安插在侧反射面2孔内,管口经密封圈与汇聚管5连通,管尾部由管尾盖4保护,汇集管5接上循环管7、下循环管6。本技术的集热器由反射面1和侧反射面2、真空管3汇聚管5等组成双翼四级型集热器,便于在向阳窗台以及阳台部位安装,便于挂在向阳墙壁上。参照图2,反射面1上面有机玻璃板8或其它不易破碎的透光板密封,密封腔内的侧反射面2、反射面1为反射镜面。参照图3,反射器为三弧面反射面1,即主反射面1a、辅助反射面1b和次反射面1c,三弧面均为抛物面,其截面抛物线公式X2=2PY。如集热管的直径为D,主反射面的开度L为(2.8-4.2)D,辅助反射面的开度h2为(0.9-1.4)D,次反射面开度L1开度为(1.4-2.0)D。本技术增加了次反射面的开度L1,与原开度为(4-6)D的而言,相应的缩小了主反射开度L,进一步加强了次反射面冬季的集热能力,缩短了主、辅反射曲面弧长,使其能更好地跟踪阳光,有效地利用了全天候的太阳能,特别是冬天的太阳能。参照图2,夏至时太阳入射线10照到主反射面1a上,从主反射面1a反射到辅助反射面1b,由1b再反射至反射到真空管上,真空管工作;冬至时太阳入射线9的平行光线依与玻璃板垂直的方向照射至主反射面1a及次反射面1b,再全部反射到到真空管上,真空管工作;立冬到立春这段时间集热器处于高效运行状态,故本技术能确保一年四季都能用上热水。真空管的管心O点与L和L1之间交点的距离h1为0.5D+(5-10)mm,P3与O之间的距离R为0.5D+(1-10)mm,P2与L之间的距离h1+h2为(1.4-2.2)D,AC与P2间的距离h3为(0.2-0.3)D,P3O与OC间的夹角为30°-60°,这样,减少了反射面的深度,在同等接受太阳能的条件下,减小了集热器的体积,节约了材料,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更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应用。采用上述结构,主反射面1a的焦点落在真空管腔的A点,辅助反射面1b的焦点从P2-P3依次从真空管的E点落到B点,次反射面1c的焦点从P4-P3依次从真空管的C点落到A点。参照图4,图中有本技术的水温曲线11、传统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曲线12、常年气温曲线13,从图中可见,传统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曲线12在夏至与立秋之间处于峰顶,而在冬至与立春之间处于谷底。而本技术的水温曲线11一年四季均处于70-80℃之间,证明本技术能确保一年四季都能用上热水。下面举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集热管的直径D为47mm,侧反射面之间的反射面长1400mm,主反射面弧长179mm,主开度L为165mm,辅助反射面弧长49mm,辅助开度h2为56mm,次反射面弧长80mm,开度L1为79mm,真空管的管心O点与L和L1之间交点的距离h1为30mm,P3与O之间的距离R为27mm,P2与L之间的距离h1+h2为85mm,AC与P2间的距离h3为12mm,P3O与OC间的夹角为45°。集热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5°。集热面积为1400mm×976mm×2,等于2.73m2,热水箱容积88.8L。权利要求1.家用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安在向阳窗台或挂在向阳墙壁的集热器(25)通过上循环管(7)、下循环管(6)、与热水箱(22)连通,热水箱通过混合阀(15)接淋浴头(18),通过电磁阀(16)接自来水管(14),真空管(3)安在反射板上,集热器(25)的反射器为三弧面反射面(1),即主反射面1a、辅助反射面1b和次反射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家用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安在向阳窗台或挂在向阳墙壁的集热器(25)通过上循环管(7)、下循环管(6)、与热水箱(22)连通,热水箱通过混合阀(15)接淋浴头(18),通过电磁阀(16)接自来水管(14),真空管(3)安在反射板上,集热器(25)的反射器为三弧面反射面(1),即主反射面1a、辅助反射面1b和次反射面1c,三弧面均为抛物面,其截面抛物线公式X↑[2]=2PY,集热管的直径为D,其特征在于主反射面的开度L(2.8-4.2)D,次反射面开度L1为(1.4-2.0)D,辅助反射面开度h↓[2]为(0.9-1.4)D,主反射面1a的焦点落在真空管腔的A点,辅助反射面1b的焦点从P↓[2]-P↓[3]依次从真空管的E点落到B点,次反射面1c的焦点从P↓[4]-P↓[3]依次从真空管的C点落到A点,真空管(3)两端安插在侧反射面孔内,管口与汇聚管(5)密封连通,管尾有管尾盖(4),汇聚管(5)接上循环管(7)、下循环管(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邝建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