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电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气配管开槽装置,包括机体、把手、转动轴和切割部,所述机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且机体的两端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升降部,升降部包括设于机体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且靠近两侧的位置处均套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与底板焊接,且支杆的顶部焊接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上且位于中间位置处旋合设置有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开槽深浅可调结构,通过螺杆能改变底板与机体底部的间距,使得切割部上的砂轮相对于底板所在平面突出的高度发生改变,从而控制了开槽时的槽深,避免人工控制造成的深度不一致问题,且操作更加省力。
A slott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piping used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of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气配管开槽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电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气配管开槽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墙体在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电气管到的铺设,各种线路的铺设需要在墙体上进行开槽,先进行管道的铺设,各种电气线路需从管道内穿过,墙体开槽时需要用到开槽设备进行作业。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建筑机电安装用电气配管开槽装置工作时,不能对开槽的深浅度进行辅助限定,多为通过人工控制力度,效率非常低;同时现有的开槽装置采用单一砂轮,需要进行多次切割,而且不能控制槽的宽度,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气配管开槽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气配管开槽装置不能方便控制开槽深度和宽度,需要进行多次切割导致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气配管开槽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安装有把手,且机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切割部,所述切割部通过螺帽与转动轴固定,所述机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且机体的两端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升降部,所述升降部位于底板的上方,且升降部包括设于机体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且靠近两侧的位置处均套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与底板焊接,且支杆的顶部焊接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位于固定块的正上方,所述受力块上且位于中间位置处旋合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固定块套接,且螺杆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固定块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切割部包括安装于转动轴上的第一砂轮和第二砂轮,所述第一砂轮和第二砂轮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空心块,所述空心块位于第一砂轮和第二砂轮之间,且空心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砂轮和第二砂轮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侧壁上安装有遮尘罩,所述切割部位于遮尘罩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远离切割部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侧方握把,所述侧方握把和把手上均套设有硅胶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开槽深浅可调结构,通过螺杆的转动,能够改变受力块和固定块的距离,从而改变底板与机体底部的间距,使得切割部上的砂轮相对于底板所在平面突出的高度发生改变,从而控制了开槽时的槽深,避免了传统通过人工力度控制造成的深度不一致的问题,且操作更加省力。(2)本技术设置了双砂轮的结构,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砂轮,可以快速地切槽,且能保证槽的宽度不会参差不齐,提高了开槽效率,而且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空心块,用以改变两个砂轮的间距,从而能开设不同宽度的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切割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升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转动轴、3-切割部、4-第一砂轮、5-螺帽、6-遮尘罩、7-把手、8-底板、9-升降部、10-固定块、11-受力块、12-支杆、13-螺杆、14-第二砂轮、15-空心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气配管开槽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顶部安装有把手7,且机体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转动轴2,转动轴2上安装有切割部3,切割部3通过螺帽5与转动轴2固定,机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8,底板8为合金材料制成,且底板8的两端位置微微上翘,使得移动时顺畅,且机体1的两端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升降部9,升降部9用于控制底板8和机体1底部的间距,从而能在开槽时,改变切割部3深入墙体内的程度,升降部9位于底板8的上方,且升降部9包括设于机体1上的固定块10,固定块10上且靠近两侧的位置处均套接有支杆12,支杆12的底部与底板8焊接,且支杆12的顶部焊接有受力块11,受力块11位于固定块10的正上方,受力块11上且位于中间位置处旋合设置有螺杆13,螺杆13转动能改变受力块11和固定块10的间距,同时,底板8和机体1的间距发生改变,螺杆13与固定块10套接,且螺杆13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固定块10的内部,螺杆13能在固定块10内转动,不与固定块10旋合,限位块能使得螺杆13和固定块10之间保持竖直方向的相对位置不变。进一步的,切割部3包括安装于转动轴2上的第一砂轮4和第二砂轮14,第一砂轮4和第二砂轮14间隔设置,第一砂轮4和第二砂轮14大小一致,间隔设置能一次性开槽,提高开槽效率。进一步的,转动轴2上套设有空心块15,空心块15位于第一砂轮4和第二砂轮14之间,且空心块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砂轮4和第二砂轮14贴合,空心块15可更换,用以改变并保持第一砂轮4和第二砂轮14的间距。更进一步的,机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遮尘罩6,切割部3位于遮尘罩6的内部。值得说明的是,机体1远离切割部3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侧方握把,侧方握把和把手7上均套设有硅胶套,硅胶套能够增加舒适度,防止手部损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本开槽装置,需根据需要开设的槽宽,更换对应规格的空心块15,然后将第二砂轮14、空心块15和第一砂轮4依次安装到转动轴2上,并通过螺帽5固定,再根部需要的槽深,通过转动升降部9的螺杆13,改变受力块11和固定块10的距离,从而使得底板8和机体1底部间距发生改变,使得切割部3相对于底板8下端面突出的高度达到最佳,然后两手分别握住把手7和侧方握把,打开开关进行切割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气配管开槽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部安装有把手(7),且机体(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上安装有切割部(3),所述切割部(3)通过螺帽(5)与转动轴(2)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8),且机体(1)的两端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升降部(9),所述升降部(9)位于底板(8)的上方,且升降部(9)包括设于机体(1)上的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上且靠近两侧的位置处均套接有支杆(12),所述支杆(12)的底部与底板(8)焊接,且支杆(12)的顶部焊接有受力块(11),所述受力块(11)位于固定块(10)的正上方,所述受力块(11)上且位于中间位置处旋合设置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与固定块(10)套接,且螺杆(13)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固定块(10)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气配管开槽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部安装有把手(7),且机体(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上安装有切割部(3),所述切割部(3)通过螺帽(5)与转动轴(2)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8),且机体(1)的两端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升降部(9),所述升降部(9)位于底板(8)的上方,且升降部(9)包括设于机体(1)上的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上且靠近两侧的位置处均套接有支杆(12),所述支杆(12)的底部与底板(8)焊接,且支杆(12)的顶部焊接有受力块(11),所述受力块(11)位于固定块(10)的正上方,所述受力块(11)上且位于中间位置处旋合设置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与固定块(10)套接,且螺杆(13)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固定块(10)的内部。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杨万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