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装置、光路结构设计方法及投影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源装置、光路结构设计方法及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激光光源技术一般采用激发光激发荧光粉获得所需波长范围的受激发光。为了获得高亮度的受激发光,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增加激发光的激发功率来提升受激发光的亮度,而受限于单颗激光芯片的功率,为了提升激发光的激发功率,一般采用多激光器的合光。随着激光器的发展,阵列的激光器(简称为激光器阵列)开始出现了,提升激发光的激发功率的方式,由传统的多个单灯激光器的合光变成了多个激光器阵列的合光。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光源装置采用了由多个激光器阵列构成的阵列光源10,凸透镜11和凹透镜12构成了缩束透镜组。如图1所示,阵列光源10发出的激发光经凸透镜11和凹透镜12缩束后,再穿过散射片13入射至二向色镜14上,被二向色镜14反射后入射至第一会聚透镜15上,第一会聚透镜15将激发光会聚到旋转的波长转换装置16上;波长转换装置16的波长转换点A产生受激发光,受激发光透过第一会聚透镜15和二向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光的传播方向上包括:阵列光源、第一缩束结构和波长转换装置;所述第一缩束结构用于对所述阵列光源输出的激发光束进行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长轴方向上的缩束;/n缩束前,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长轴长度是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短轴长度的第一预设倍数;缩束后,经所述第一缩束结构缩束得到的缩束后光束垂直投影的长轴长度是所述缩束后光束垂直投影的短轴长度的第二预设倍数,所述第二预设倍数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倍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光的传播方向上包括:阵列光源、第一缩束结构和波长转换装置;所述第一缩束结构用于对所述阵列光源输出的激发光束进行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长轴方向上的缩束;
缩束前,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长轴长度是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短轴长度的第一预设倍数;缩束后,经所述第一缩束结构缩束得到的缩束后光束垂直投影的长轴长度是所述缩束后光束垂直投影的短轴长度的第二预设倍数,所述第二预设倍数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倍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缩束结构只对所述激发光束进行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长轴方向上的缩束,缩束后使得,所述缩束后光束垂直投影的长轴长度≤1.5×所述缩束后光束垂直投影的短轴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缩束结构包括多个柱面透镜,每个所述柱面透镜的屈光力子午线均位于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长轴方向上,每个所述柱面透镜的轴向子午线均位于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短轴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束在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长轴方向上的发散角小于在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短轴方向上的发散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光源包括多个激光器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激光器阵列包括多个子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子发光单元的最小发散角方向均与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长轴方向一致,每个所述子发光单元的最大发散角方向均与所述激发光束垂直投影的短轴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光源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缩束结构,所述第二缩束结构用于同时对所述激发光束进行所有方向上的缩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缩束结构包括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的缩束透镜组。
9.一种光路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所述阵列光源包括多个激光器阵列;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激发光束在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的激发光斑的目标形状比例和所述激光器阵列对应的发散角参数;其中,所述目标形状比例为述激发光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明星,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