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垂直配向(VerticalAlignment,VA)显示模式以其高对比度和无须摩擦配向等优势,成为大尺寸TV用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的常见显示模式,但是垂直配向模式的大视角色偏问题是垂直配向产品设计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尺寸显示装置由于其应用性问题,用户可能会从各种角度观看显示装置,明显的色偏会降低面板的品质及客户的接受度。当前的降低色偏的技术主要是采用多畴像素设计方式,每个畴都与上/下偏光片(Polarizer,POL)的偏振方向一致,当观察者从正视角度进行观察时,可以看到主像素电极(Mainpixel)对应液晶分子的“正面”,在亮度中贡献了较大的部分,次像素电极(Subpixel)对应的是液晶分子的“侧面”,在亮度中贡献成分较低,当观察者从侧视角度进行观察时,可以看到主像素电极对应液晶分子的“侧面”,在亮度中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交叉设置的扫描线组和数据线组,以及邻设于各所述数据线一侧的分享线组,所述数据线组包括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所述分享线组包括平行排列的第一分享线、第二分享线和第三分享线;/n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一分享线形成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二分享线形成第二子像素区,所述第三数据线和所述第三分享线形成第三子像素区;/n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共用一条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一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分享线串联所述第三子像素区的第三分享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交叉设置的扫描线组和数据线组,以及邻设于各所述数据线一侧的分享线组,所述数据线组包括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所述分享线组包括平行排列的第一分享线、第二分享线和第三分享线;
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一分享线形成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二分享线形成第二子像素区,所述第三数据线和所述第三分享线形成第三子像素区;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共用一条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一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分享线串联所述第三子像素区的第三分享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包括第一主区、第一次区和第一分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主区包括第一主薄膜晶体管和第一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一次区包括所述第一次薄膜晶体管和第一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包括第二主区、第二次区和第二分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主区包括第二主薄膜晶体管和第二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二次区包括所述第二次薄膜晶体管和第二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包括第三主区、第三次区和第三分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主区包括第三主薄膜晶体管和第三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三次区包括所述第三次薄膜晶体管和第三次像素电极,对所述第二次区的所述第二分享薄膜晶体管独立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二主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二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三主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三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三主像素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二次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翔,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