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33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该像素驱动电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一分享线形成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二分享线形成第二子像素区,所述第三数据线和所述第三分享线形成第三子像素区;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共用一条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一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分享线串联所述第三子像素区的第三分享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不同的分压组合方式针对R、G、B像素上的次像素电极进行分压,分别调整R、G、B像素的分压大小,进而调节显示面板的色偏状况,改善大尺寸显示装置大视角下色偏的现象,提升显示装置的产品品质。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垂直配向(VerticalAlignment,VA)显示模式以其高对比度和无须摩擦配向等优势,成为大尺寸TV用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的常见显示模式,但是垂直配向模式的大视角色偏问题是垂直配向产品设计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尺寸显示装置由于其应用性问题,用户可能会从各种角度观看显示装置,明显的色偏会降低面板的品质及客户的接受度。当前的降低色偏的技术主要是采用多畴像素设计方式,每个畴都与上/下偏光片(Polarizer,POL)的偏振方向一致,当观察者从正视角度进行观察时,可以看到主像素电极(Mainpixel)对应液晶分子的“正面”,在亮度中贡献了较大的部分,次像素电极(Subpixel)对应的是液晶分子的“侧面”,在亮度中贡献成分较低,当观察者从侧视角度进行观察时,可以看到主像素电极对应液晶分子的“侧面”,在亮度中贡献了较小的部分,次像素电极对应的是液晶分子的“正面”,在亮度中贡献了角度大的部分,因此侧视时次像素电极亮度贡献量比较大,这样会导致在侧视时,由于色阻材料差异及分压差异,红(Red,R)、绿(Green,G)、蓝(Blue,B)像素混色后与正视存在差异,会呈现大视角色偏,严重影响面板品质。综上所述,目前的大尺寸显示装置存在大视角下色偏现象严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用于解决目前的大尺寸显示装置存在大视角下色偏现象严重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垂直交叉设置的扫描线组和数据线组,以及邻设于各所述数据线一侧的分享线组,所述数据线组包括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所述分享线组包括平行排列的第一分享线、第二分享线和第三分享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一分享线形成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二分享线形成第二子像素区,所述第三数据线和所述第三分享线形成第三子像素区;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共用一条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一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分享线串联所述第三子像素区的第三分享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包括第一主区、第一次区和第一分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主区包括第一主薄膜晶体管和第一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一次区包括所述第一次薄膜晶体管和第一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包括第二主区、第二次区和第二分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主区包括第二主薄膜晶体管和第二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二次区包括所述第二次薄膜晶体管和第二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包括第三主区、第三次区和第三分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主区包括第三主薄膜晶体管和第三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三次区包括所述第三次薄膜晶体管和第三次像素电极,对所述第二次区的所述第二分享薄膜晶体管独立供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二主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二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三主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三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三主像素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二次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三次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三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三次像素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享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分享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分享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二分享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三分享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三分享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三次像素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为红色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子像素区为绿色子像素区,所述第三子像素区为蓝色子像素区,所述红色分享线串联所述蓝色分享线,对所述绿色分享薄膜晶体管独立供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为绿色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子像素区为红色子像素区,所述第三子像素区为蓝色子像素区,所述绿色分享线串联所述蓝色分享线,对所述红色分享薄膜晶体管独立供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二主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三主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次像素电极均包括四个畴,四个畴内设置有米字型图案的电极,材料为氧化铟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像素电极内的液晶分子朝向与所述第一次像素电极内的液晶分子朝向、所述第二主像素电极内的液晶分子朝向与所述第二次像素电极内的液晶分子朝向、所述第三主像素电极内的液晶分子朝向与所述第三次像素电极内的液晶分子朝向均成30°~60°夹角。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新型的像素驱动电路,使用八畴显示的像素设计,将单个子像素区分为主像素区的四个畴和次像素区的四个畴,并使用不同的分压组合方式针对R、G、B像素上的次像素电极进行分压,分别调整R、G、B像素的分压大小,进而调节显示面板的色偏状况,改善大尺寸显示装置大视角下色偏的现象,提升显示装置的产品品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主像素电极和第一次像素电极的俯视示意图;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主像素电极和第一次像素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交叉设置的扫描线组和数据线组,以及邻设于各所述数据线一侧的分享线组,所述数据线组包括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所述分享线组包括平行排列的第一分享线、第二分享线和第三分享线;/n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一分享线形成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二分享线形成第二子像素区,所述第三数据线和所述第三分享线形成第三子像素区;/n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共用一条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一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分享线串联所述第三子像素区的第三分享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交叉设置的扫描线组和数据线组,以及邻设于各所述数据线一侧的分享线组,所述数据线组包括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所述分享线组包括平行排列的第一分享线、第二分享线和第三分享线;
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一分享线形成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二分享线形成第二子像素区,所述第三数据线和所述第三分享线形成第三子像素区;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共用一条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一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分享线串联所述第三子像素区的第三分享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包括第一主区、第一次区和第一分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主区包括第一主薄膜晶体管和第一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一次区包括所述第一次薄膜晶体管和第一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包括第二主区、第二次区和第二分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主区包括第二主薄膜晶体管和第二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二次区包括所述第二次薄膜晶体管和第二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包括第三主区、第三次区和第三分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主区包括第三主薄膜晶体管和第三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三次区包括所述第三次薄膜晶体管和第三次像素电极,对所述第二次区的所述第二分享薄膜晶体管独立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二主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二主像素电极;所述第三主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三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三主像素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扫描线、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次像素电极;所述第二次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翔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