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28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所述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包括防盗电子门锁本体;衔接基座,所述衔接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固位基板,所述固位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基座远离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两个第一连接头,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头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靠近所述固位基板的一侧;两个侧边陷槽,两个所述侧边陷槽均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远离所述固位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头位于所述侧边陷槽内;竖向通槽,所述竖向通槽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的顶部,第一架板,所述第一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具有拆装均方便、提高检修效率的优点。

An anti-theft device for fac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盗
,尤其涉及一种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
技术介绍
防盗是防备各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被他人恶意的拿、偷、扒、抢、盗等不法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除了钥匙门锁之外的防盗装置,像指纹解锁、面部识别解锁等一些高科技防盗解锁方式已逐步出现并代替传统门锁,从而提高人们的防盗等级;面部识别则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但是,现阶段的面部识别防盗电子门锁大多是以固定法兰为主体,再以多个紧固螺栓为辅,使两者拧紧相配合来实现对其的固定安装,拆装比较麻烦,而这类高科技的防盗装置在损坏后,通常需要将整个门锁全部拆卸后再进行检修,这就大大降低了检修效率,并且整个拆装过程需要不停的转动螺栓,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小的麻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均方便、提高检修效率的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包括:防盗电子门锁本体;衔接基座,所述衔接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固位基板,所述固位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基座远离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两个第一连接头,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头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靠近所述固位基板的一侧;两个侧边陷槽,两个所述侧边陷槽均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远离所述固位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头位于所述侧边陷槽内;竖向通槽,所述竖向通槽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的顶部;第一架板,所述第一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的内壁上;第二架板,所述第二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的内壁上;拉接杆,所述拉接杆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板和所述第二架板上,所述拉接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衔接基座的上方;两个内腔,两个所述内腔均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上,所述内腔与所述竖向通槽相连通;两个联动座,两个所述联动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拉接杆上,所述联动座靠近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内腔内,所述联动座远离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与所述竖向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第二连接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头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联动座的顶部;两个固位插槽,两个所述固位插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头上;连接挡片,所述连接挡片固定套设在所述拉接杆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挡片位于所述第一架板和所述第二架板之间,所述拉接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连接挡片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架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头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位插槽内并与所述内腔的顶部内壁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内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侧边陷槽相连通的避让圆孔,所述第二连接头贯穿所述避让圆孔。优选的,所述竖向通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段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滑槽外并与所述联动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拉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板。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拆除时,往下按压拉板,直至第二连接头完全离开固位插槽后,便可将防盗电子门锁本体取出并进行检修,安装时,同理再次按压拉板,将第一连接头插入侧边陷槽内,然后松开拉板,使得第二连接头卡进固位插槽内,便完成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安装,操作方便简单,拆装容易,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衔接基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防盗电子门锁本体,2、衔接基座,3、固位基板,4、第一连接头,5、侧边陷槽,6、竖向通槽,7、第一架板,8、第二架板,9、拉接杆,10、内腔,11、联动座,12、第二连接头,13、固位插槽,14、连接挡片,1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衔接基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包括:防盗电子门锁本体1;衔接基座2,所述衔接基座2固定安装在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1的一侧;固位基板3,所述固位基板3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基座2远离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1的一侧;两个第一连接头4,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头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1靠近所述固位基板3的一侧;两个侧边陷槽5,两个所述侧边陷槽5均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2远离所述固位基板3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头4位于所述侧边陷槽5内;竖向通槽6,所述竖向通槽6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2的顶部;第一架板7,所述第一架板7固定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6的内壁上;第二架板8,所述第二架板8固定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6的内壁上;拉接杆9,所述拉接杆9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板7和所述第二架板8上,所述拉接杆9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衔接基座2的上方;两个内腔10,两个所述内腔10均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2上,所述内腔10与所述竖向通槽6相连通;两个联动座11,两个所述联动座1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拉接杆9上,所述联动座11靠近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1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内腔10内,所述联动座11远离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1的一侧与所述竖向通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第二连接头1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2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联动座11的顶部;两个固位插槽13,两个所述固位插槽13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头4上;连接挡片14,所述连接挡片14固定套设在所述拉接杆9上。所述连接挡片14位于所述第一架板7和所述第二架板8之间,所述拉接杆9上套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顶端与所述连接挡片1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5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架板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12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位插槽13内并与所述内腔10的顶部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内腔10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侧边陷槽5相连通的避让圆孔,所述第二连接头12贯穿所述避让圆孔。所述竖向通槽6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段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1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滑槽外并与所述联动座11固定连接。所述拉接杆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板。本技术提供的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对防盗电子门锁本体1进行拆除时,往下按压拉板,拉板便会带动拉接杆9下降,这时连接挡片14便会挤压弹簧15,使其受压存力,同时两个联动座11也会下降,并带动对应的第二连接头12下降,直至第二连接头12完全离开固位插槽13后,第一连接头4便会失去限定,随后便可将防盗电子门锁本体1取出并进行相应的检修即可,在安装时,同理再次按压拉板,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盗电子门锁本体;/n衔接基座,所述衔接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n固位基板,所述固位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基座远离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n两个第一连接头,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头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靠近所述固位基板的一侧;/n两个侧边陷槽,两个所述侧边陷槽均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远离所述固位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头位于所述侧边陷槽内;/n竖向通槽,所述竖向通槽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的顶部;/n第一架板,所述第一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的内壁上;/n第二架板,所述第二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的内壁上;/n拉接杆,所述拉接杆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板和所述第二架板上,所述拉接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衔接基座的上方;/n两个内腔,两个所述内腔均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上,所述内腔与所述竖向通槽相连通;/n两个联动座,两个所述联动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拉接杆上,所述联动座靠近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内腔内,所述联动座远离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与所述竖向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n两个第二连接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头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联动座的顶部;/n两个固位插槽,两个所述固位插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头上;/n连接挡片,所述连接挡片固定套设在所述拉接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部识别用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盗电子门锁本体;
衔接基座,所述衔接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
固位基板,所述固位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基座远离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
两个第一连接头,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头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靠近所述固位基板的一侧;
两个侧边陷槽,两个所述侧边陷槽均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远离所述固位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头位于所述侧边陷槽内;
竖向通槽,所述竖向通槽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的顶部;
第一架板,所述第一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的内壁上;
第二架板,所述第二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的内壁上;
拉接杆,所述拉接杆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架板和所述第二架板上,所述拉接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衔接基座的上方;
两个内腔,两个所述内腔均开设在所述衔接基座上,所述内腔与所述竖向通槽相连通;
两个联动座,两个所述联动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拉接杆上,所述联动座靠近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内腔内,所述联动座远离所述防盗电子门锁本体的一侧与所述竖向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两个第二连接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美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通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