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滑坡灾害隐患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坡灾害隐患识别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滑坡灾害隐患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作为当前地表变形监测和区域尺度滑坡灾害监测与识别的有效技术,已经是滑坡灾害隐患识别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但目前国内对于该技术应用前、应用中和应用后的数据选择、方法流程及数据分析方法不甚清楚,大量相关工作人员利用该技术对于滑坡灾害隐患识别和分析效率太低。所以,一种提高滑坡灾害隐患识别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滑坡灾害隐患识别方法体系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对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应用不清楚、对于滑坡灾害隐患识别和分析效率太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滑坡灾害隐患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如下所示:步骤1:滑坡灾害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滑坡灾害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所示:/n步骤1:滑坡灾害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类型以及地质灾害分布,所述地质灾害分布与地质环境背景服务于数据处理分析中变形体的初步识别和验证,地形地貌服务于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应用过程中可行性分析,地表覆盖类型用于最终可能变形信息分布的预判;/n步骤2: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查询:用于确定覆盖研究区、可获取、满足数据量需求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类型和相关几何参数;/n步骤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可行性分析:是对区域可获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类型进行地形可视性分析,获取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滑坡灾害隐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所示:
步骤1:滑坡灾害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类型以及地质灾害分布,所述地质灾害分布与地质环境背景服务于数据处理分析中变形体的初步识别和验证,地形地貌服务于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应用过程中可行性分析,地表覆盖类型用于最终可能变形信息分布的预判;
步骤2: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查询:用于确定覆盖研究区、可获取、满足数据量需求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类型和相关几何参数;
步骤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可行性分析:是对区域可获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类型进行地形可视性分析,获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地形可视区域和几何畸变区域,验证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在山区变形监测的可行性;所述地形可行性分析是通过GIS平台,利用地形坡度、坡向和卫星视线方向的几何特征结合山体阴影模型和栅格计算器,模拟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形可视性系数和叠掩及阴影所处位置,进一步结合滑坡数据库对研究区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滑坡可视性进行分析,评价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滑坡灾害监测能力,筛选适用于研究区、经济效益最高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类型;
步骤4: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优选:利用差分干涉测量、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和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通过影像裁剪、基线估计、影像配准、干涉、去除地形相位、相位滤波、相位解缠、误差去除和地理编码获取WGS84坐标系下地表变形数据,通过区域分析、地面监测数据验证和野外考察验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优劣和变形监测结果的有效性,筛选适用于研究区的最优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步骤:5:滑坡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基于最优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获取的地表变形速率,结合历史滑坡遥感影像和地形地貌特征建立滑坡灾害隐患解译标志和变形阈值,对滑坡灾害隐患进行遥感解译和圈定,并制定野外考察路线,进行详细野外考察,验证和精炼滑坡灾害隐患识别结果;
步骤6:区域滑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孟兴民,陈冠,曾润强,李亚军,岳东霞,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