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爱好专利>正文

采血管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16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采血管的夹具。包括底座和夹棍,该底座具有中心轴线;夹棍包括呈圆柱形的主棍体和连接于主棍体的下端的转轴,该转轴可转动地插入底座内;主棍体的轴线偏离转轴的轴线;夹棍有三根以上,所有夹棍的转轴绕中心轴线周向间隔分布,所有夹棍的主棍体围成供采血管的下端插入的夹持空间;各夹棍的主棍体于采血管的下端插入夹持空间时分别与采血管的侧壁接触;所有夹棍的转轴之间设有使所有夹棍同步转动的同步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调整夹持采血管的夹持力,提高使用寿命。甚至可适应不同管径的采血管的夹持。同时,通过设置同步机构使得各夹棍能够同步转动,以使各夹棍对采血管的压力一致,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Clamp for blood coll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管的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采血管的夹具。
技术介绍
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对所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是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设备。现有的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通常采用输送线来将采血管输送至不同的工位,已达到不同的自动检测分析的目的。采血管在输送过程中通常采用夹具进行夹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CN107117384A公开了一种样本容器载体,可用于夹持采血管。该样本容器载体包括基体和至少三个可弹性变形的上保持元件,通过上保持元件来夹持采血管。由于上保持元件为弹性变形材料,夹持采血管的夹持力会随使用时间而降低,影响夹持采血管的稳定性,常出现松脱掉落现象,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管的夹具,包括底座,该底座具有中心轴线;该夹具还包括夹棍,该夹棍包括呈圆柱形的主棍体和连接于主棍体的下端的转轴,该转轴可转动地插入底座内;该主棍体的轴线偏离转轴的轴线;该夹棍有三根以上,所有夹棍的转轴绕中心轴线周向间隔分布,所有夹棍的主棍体围成供采血管的下端插入的夹持空间;各夹棍的主棍体于采血管的下端插入夹持空间时分别与采血管的侧壁接触;所有夹棍的转轴之间设有使所有夹棍同步转动的同步机构。本专利技术将采血管以其下端插入夹持空间中,各夹棍的主棍体与采血管的侧壁接触,即可实现采血管的装载。采血管与各夹棍的主棍体实现摩擦传动,转动采血管以带动各夹棍转动,各夹棍转动时以其转轴的轴线为转动中心,由于主棍体的轴线偏离转轴的轴线,当主棍体跟随转轴转动时,主棍体的轴线到底座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发生变化,借此以调整夹持采血管的夹持力,提高使用寿命。甚至可适应不同管径的采血管的夹持。同时,通过设置同步机构使得各夹棍能够同步转动,以使各夹棍对采血管的压力一致,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的输送线及其上的运载体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的运载体的主视图;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的运载体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的运载体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及其上的采血管的立体图;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及其上的采血管的主视图;图10示出了图9的A-A剖视图;图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12示出了图11的B-B剖视图;图13示出了图12的C-C剖视图;图1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夹棍的主视图;图15示出了图12的D部局部放大图;图16和图17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图18和图19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20示出了图18的E部局部放大图,其中,该阻转机构为第一实施方案;图21示出了图19的F部局部放大图,其中,该阻转机构为第一实施方案;图22和图23分别示出了阻转机构为第二实施方案的两个不同角度立体分解图,其中上摩擦片与下摩擦片处于分离状态;图24至图2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的血液混匀过程的示意图;图2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的运载体及陷入环形凹槽内的卡条的主视图;图3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的运载体及与摩擦轮接触的摩擦条的主视图;图31示出了图29的G部局部放大图;图32示出了在图31的基础上将卡条移离环形凹槽后的示意图;图33示出了图30的H部局部放大图;图34示出了在图33的基础上将摩擦条移离摩擦轮后的示意图;图35示出了楔形块的立体图;图36示出了摩擦条的立体图;图37示出了卡条的立体图。附图标号:10输送线、101条码阅读工位、102分析工位、103混匀工位、104条码阅读器、105血细胞自动分析仪、106导轨;20运载体、201基座、202推杆、203楔形块、204提升斜面、205球面、206套筒、207轴向凸条、208轴向凹槽、209摩擦条、210摩擦轮、211环形凹槽、212卡条、213滑块、214套筒的端面、215弹性垫片;30采血管;40夹具、401底座、402夹棍、403主棍体、404转轴、405主棍体的轴线、406转轴的轴线、407夹持空间、408弹性套、409外齿轮、410惰轮、411上壳体、412下壳体、413内腔、414圆盘、415径向延伸臂、416凹窝、417上摩擦片、418下摩擦片;50弹簧定位珠、501球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包括输送线10和用于装载采血管的运载体20,该运载体20由输送线10输送,该输送线10上设有用于完成阅读粘贴于采血管30上的条码(图中未示出)的条码阅读工位101和用于完成分析采血管30内血液样本的分析工位102,该输送线10上还设有用于完成混匀采血管30内血液样本的混匀工位103,该混匀工位103、条码阅读工位101和分析工位102沿输送线10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该技术方案通过布局混匀工位可以上对采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混匀,避免血液分层而难以检测,为检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证。同时,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条码阅读工位位于混匀工位的前方,能够实现先完成混匀后进行条码阅读,可避免出现错误,设计合理,若先完成条码阅读后进行混匀,必须使采血管与运载体一一对应,一旦采血管放错在不同的运载体上时便会出现信息错误,尤其是将采血管取出运载体并集中混匀后再放回运载体的操作中。本实施例中,输送线10上可以同时输送相间隔的多个运载体20。该条码阅读工位101处设有条码阅读器104,该分析工位102处设有血细胞自动分析仪105。本实施例中,条码阅读器104和血细胞自动分析仪105均采用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如图2至图7所示,该运载体20包括基座201、推杆202和用于夹持采血管30的夹具40,该基座201可水平滑移地安装于输送线10上,该推杆202可上下滑移地安装于基座201上,本实施例中,推杆202的上下滑移方向垂直于基座201的水平滑移方向,该夹具40固定地安装于推杆202的上端;该血液自动检测分析系统还包括设于混匀工位103处的滑移驱动机构,该滑移驱动机构被设置成于基座201沿输送线10的输送方向途经混匀工位103时驱使推杆202相对基座201滑移。该技术方案的运载体具有能够相对基座上下滑动的推杆,并将夹具固定于推杆的上端,以便于在推杆上下滑动时带动采血管上下跳动而实现血液的混匀。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血液的混匀操作。且通过设置滑移驱动机构来结合可上下滑动的推杆,可使基座在运动过程中即可使推杆、夹具及采血管相对基座发生跳动,借此以实现血液的混匀。在基座运动的同时实现血液的混匀,无需截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管的夹具,包括底座,该底座具有中心轴线,其特征在于:/n该夹具还包括夹棍,该夹棍包括呈圆柱形的主棍体和连接于主棍体的下端的转轴,该转轴可转动地插入底座内;/n该主棍体的轴线偏离转轴的轴线;/n该夹棍有三根以上,所有夹棍的转轴绕中心轴线周向间隔分布,所有夹棍的主棍体围成供采血管的下端插入的夹持空间;/n各夹棍的主棍体于采血管的下端插入夹持空间时分别与采血管的侧壁接触;/n所有夹棍的转轴之间设有使所有夹棍同步转动的同步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管的夹具,包括底座,该底座具有中心轴线,其特征在于:
该夹具还包括夹棍,该夹棍包括呈圆柱形的主棍体和连接于主棍体的下端的转轴,该转轴可转动地插入底座内;
该主棍体的轴线偏离转轴的轴线;
该夹棍有三根以上,所有夹棍的转轴绕中心轴线周向间隔分布,所有夹棍的主棍体围成供采血管的下端插入的夹持空间;
各夹棍的主棍体于采血管的下端插入夹持空间时分别与采血管的侧壁接触;
所有夹棍的转轴之间设有使所有夹棍同步转动的同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管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各夹棍的主棍体为硬质材料棍,各夹棍的主棍体外套有弹性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管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该同步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数量与夹棍数量相同的外齿轮和一个惰轮,各外齿轮分别固定在一夹棍的转轴上,该惰轮同时与所有外齿轮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管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袁爱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