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单一纳米微粒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510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勘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单一纳米微粒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被检样品,将被检样品制备成测试样品,采用探针技术分析测试样品中的单一纳米微粒,并对单一纳米微粒中的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通过对测试样品中的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所得到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可以实现找矿数据由半定量到定量的质的飞跃,获得更精确、更丰富的关于隐伏矿体的信息,降低找矿成本。

A method of us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data of single nanoparticle to predict concealed depos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单一纳米微粒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勘察的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单一纳米微粒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地表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为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开展对深部隐伏矿体的勘探已是当务之急,隐伏矿床由于其埋藏深度大、露头较少的特点给找矿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尤其是一些覆盖层较厚的地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是探矿常用的办法,地球物理探矿法无法直接获得矿化异常信息,地球化学探矿法所依据的元素异常可以有多种背景原因,两种探矿方法的数据结果都有多解性。纳米或接近纳米级微粒特征的找矿方法一经提出,引起了地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现有专利201010154422.6公开了一种地气微粒找矿方法,201310000879.5公开了一种利用含碳微粒寻找隐伏矿床的方法,201410347067.2公开了一种水微粒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及其应用,以及201410763148.0公开的一种利用生物内部纳米微粒寻找隐伏矿床的方法,所公开的专利中纳米微粒的化学成分是由配置在透射电镜上的能谱获取的,为半定量数据,它不利于我们对隐伏矿体做更精确的预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单一纳米微粒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可以实现找矿的单一纳米微粒化学成分数据由半定量转变为定量的质的飞跃。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一种利用单一纳米微粒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被检样品,将被检样品制备成测试样品,利用探针技术分析测试样品中的单一纳米微粒,并对单一纳米微粒中的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所述探针技术包括且不限于场发射电子探针、纳米离子探针以及原子探针;所述被检样品包括且不限于地下水、土壤固气体、动物、植物以及断层泥;所述单一纳米微粒包括为单颗粒形式的纳米级微粒和/或近纳米级纳米微粒;所述元素还包括同位素;所述化学成分包括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所述化学成分数据包括元素组合数据、同位素含量数据和同位素比值数据;所述化学成分数据包括元素和同位素在单一纳米微粒的空间分布;所述预测隐伏矿床的依据还包括单一纳米微粒的形态、大小、聚合关系以及超微结构构造。所述被检样品制备成测试样品的方法包括:把地下水、土壤固气体、断层泥、动物、植物样品制成(或采集并固化成)固体样品,将其切割成适合仪器测试的规格,抛光和镀导电膜,用场发射电子探针和纳米离子探针分析,或者,把纳米微粒负载在载体上用场发射电子探针和纳米离子探针分析。原子探针将固体样品制成针尖状分析;例如,将地下水样品制成场发射电子探针测试样品:取树脂负载在玻璃片上,负载在玻璃片上的树脂层尽可能薄,将地下水样品用喷雾的方法喷到树脂上,水分自然干之后继续喷雾,将以上步骤重复十次以上,使得地下水样品中的纳米微粒均匀吸附在树脂上,根据实验仪器需要,选择在收集样品的树脂上镀碳膜;也可根据申请专利201810715754.3“一种用于透射电镜分析的液体纳米微粒样品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制成透射电镜样品,即在高纯水清洗过的100ml烧杯中装入80ml水样,用干净的镊子夹住覆有碳支持膜的透射电镜载网放入水样中,保持载网在水样中的状态并来回缓慢移动约30分钟,利用载网本身的吸附能力使得水样中的纳米微粒粘附在载网上,之后,在收集样品的透射电镜载网上镀上碳膜以增加样品导电性后用场发射电子探针分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利用单一纳米微粒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通过对待测试样品所含单一纳米微粒中的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所得到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可以实现找矿数据由半定量到定量的质的飞跃,获得更精确、更丰富的关于隐伏矿体的信息,降低找矿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康家湾铅锌硫多金属矿床地下水样品中的微粒形貌图;图2为实施例的康家湾铅锌硫多金属矿床地下水样品中的微粒能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案例以及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若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原料和试剂均为常规市场的原料、试剂。实施例一种利用单一纳米微粒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1)采集被检样品:选择矿区,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采样位置,以采集最佳自然样品,所述被检样品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土壤固气体、动物、植物以及断层泥;2)将野外采集的自然样品制成能直接用于测试的待测试样品;3)利用场发射电子探针技术分析测试样品中的单一纳米微粒,并对纳米微粒中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4)先用EDS(能谱)对单一纳米微粒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所含元素,后用WDS(波谱)对单一纳米微粒进行定量分析;5)利用通过定性以及定量分析得到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还可以根据单一纳米微粒的形态、大小、聚合关系以及超微结构构造进行预测。具体操作如下:a)选择矿区:在国家自然基金41873044、41473040的资助下,以湖南省常宁市水口山矿田东北部的康家湾铅锌硫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对象,目前该矿床主要以地下开采为主。康家湾铅锌硫多金属矿床属于大型铅锌矿床,主要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自然金和自然银等矿物,其中Pb、Zn、S、Fe为主要成矿元素,本实施例选择已探明但未被开采的100~108号勘探线内无人为污染的区域作为工作区域;b)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采样位置:湖南省夏季7~8月,高温多雨,矿床有断裂发育,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补给良好,本实施例选择在7~8月期间沿100~108号勘探线用聚乙烯瓶采集地下水样品;c)选择最佳自然样品:水作为地球化学信息优良的载体,普遍存在自然界中,本实施例选定的工作区域雨量充沛、水源充足,矿床发育多条断裂,为地下水提供了优良的天然通道,因此,本实施例选取矿床地下水为目标样品;d)将采集的样品制成测试样品:方法1:取树脂负载在玻璃片上,负载在玻璃片上的树脂层尽可能薄,将地下水样品用喷雾的方法喷到树脂上,水分自然干之后继续喷雾,将以上步骤重复十次以上,使得地下水样品中的纳米微粒均匀吸附在树脂上,根据实验仪器需要,选择在收集样品的树脂上镀碳膜;方法2:也可根据申请专利201810715754.3“一种用于透射电镜分析的液体纳米微粒样品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制成透射电镜样品,即在高纯水清洗过的100ml烧杯中装入80ml水样(地下水样品),用干净的镊子夹住覆有碳支持膜的透射电镜载网放入水样中,保持载网在水样中的状态并来回缓慢移动约30分钟,利用载网本身的吸附能力使得水样中的纳米微粒粘附在载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单一纳米微粒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被检样品,将被检样品制备成测试样品,利用探针技术分析测试样品中的单一纳米微粒,并对单一纳米微粒中的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单一纳米微粒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被检样品,将被检样品制备成测试样品,利用探针技术分析测试样品中的单一纳米微粒,并对单一纳米微粒中的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化学成分数据预测隐伏矿床。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技术包括场发射电子探针、纳米离子探针以及原子探针。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样品包括地下水、土壤固气体、动物、植物以及断层泥。


4.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隐伏矿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纳米微粒为单颗粒形式的纳米级微粒和/或近纳米级纳米微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劲陆美曲胡乖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