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08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其包括显示面板、导光板、中框和背板,显示面板设于导光板上方,中框包括第一边框和弹性边框,第一边框具有朝向第一边框内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设于显示面板和导光板之间,背板包括底框和四个设置在底框边缘朝向显示面板延伸的第二边框,导光板设于底框上并与四个第一边框之间形一个空腔,第二边框伸入空腔并与弹性边框卡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中框与背板结构简单,配合精度要求低,安装方便,且便于后续拆卸维修工作。

A display module archite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
技术介绍
显示器模组架构是显示器安装工艺中常见结构,传统的显示器模组架构,如图1所示,在中框3上设有一个凹槽,需要将背板4折弯部分安装在凹槽内,安装过程中,为了保证背板4和中框3结合牢固,需要保证背板4折弯部分刚好安装在凹槽内,这就要求背板4的折弯部分的和中框3的凹槽的配合精度很高,若中框3和背板4折弯部分配合精度低,或者中框3和背板4出现变形或出现尺寸差异,就会出现背板4折弯部分无法安装到中框3凹槽的情况,而且这种背板4和中框3的安装方式拆卸也不方便,不方便后续维修工作。另外传统的显示器模组架构结构复杂、部件较多,所以安装过程繁琐,工时消耗大,时间成本高;而且还需要较多模具生产显示器模组架构中的各个部件,所需要的材料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相对于传统显示器模组架构而言,安装精度要求低,便于安装以及后续维修拆卸工作。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其包括:显示面板;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中框,所述中框包括第一边框和弹性边框,所述弹性边框设于第一边框的一端,所述第一边框具有一个朝向第一边框内侧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显示面板之间;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框边缘设有向所述显示面板延伸的第二边框;同时,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弹性边框之间形一个空腔,所述第二边框伸入空腔并与所述弹性边框卡合。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二边框外侧设有凸块,所述弹性边框上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适配的卡口,所述凸块与所述卡口相卡合。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显示器模组架构还包括前铁框,所述前铁框卡合于所述第一边框和弹性边框外侧。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前铁框与所述第二边框通过螺栓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弹性边框上还设有朝向底框方向的槽口,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槽口后与所述第二边框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框之间设有反射片。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膜片。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设有弹性粘接件。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延伸部末端设有支撑部。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背板、中框和前铁框均为曲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导光板设于底框上并与中框的弹性边框之间形一个空腔,第二边框伸入空腔内并与弹性边框卡合,安装过程中,将第二边框伸入到空腔并通过卡合的方式与弹性边框固定,因弹性边框具有弹性,当第二边框与弹性边框配合不上时,可以调整弹性边框,将第二边框安装到空腔内,所以第二边框与弹性边框不需要很高的配合精度,第二边框就可以与弹性边框结合的很牢固,而且拆卸时,可以直接将中框和背板拆卸,不会损坏中框和背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显示器模组架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下部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中间部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中框部分侧视图。图中:1、显示面板;2、导光板;3、中框;30、第一边框;31、第一延伸部;32、卡口;33、支撑部;34、空腔;35、槽口;36、弹性边框;4、背板;40、底框;41、第二边框;42、凸块;5、前铁框;6、螺栓;7、反射片;8、膜片;9、弹性粘接件;10、前框;11、后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其包括显示面板1、导光板2、中框3和背板4,导光板2位于显示面板1的下方,中框3包括第一边框30和弹性边框36,弹性边框36设于第一边框30的一端,第一边框30具有一个朝向第一边框30内侧的第一延伸部31,第一延伸部31位于导光板2和显示面板1之间,背板4包括底框40和四个设置在底框40边缘并朝向显示面板1的第二边框41,导光板2设于底框40上并与四个第一边框30之间形一个空腔34,安装过程中,将第二边框41伸入到空腔34内并与弹性边框36卡合,此安装过程中,第二边框41与弹性边框36不需要很高的配合精度就可以将第二边框41与弹性边框36安装在一起并使得背板4和中框3结合的很牢固。本技术显示器模组架构的安装,是将中框3的弹性边框36与背板4的第二边框41卡合,因弹性边框36具有弹性,安装过程中,可以调整弹性边框36,因此不需要很高的配合精度,而且第二边框41稍微变形或者出现尺寸偏差也可通过调整弹性边框36,将第二边框41与弹性边框36卡合。所以本技术中不必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一样,将背板4的折弯部分安装在中框3的凹槽内,需要背板4的折弯部分与凹槽配合精度高而且还要保证中框3和背板4不变形且不出现尺寸偏差。具体的,本技术中的中框3与背板4安装配合精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背板4的第二边框41伸入在导光板2和弹性边框36形成的空腔34内并与弹性边框36卡合,安装中,中框3的弹性边框36与背板4的第二边框41所需要配合精度低,方便于安装,同时在后续维修需要拆卸时,拆卸过程中,直接按压弹性边框36就可以将背板4与中框3拆卸开,方便了后续的维修拆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边框36可以采用塑料边框。参见图2和图4所示,具体的,本技术中,第一边框30与第二边框41的卡合方式为:在背板4的第二边框41外侧设有凸块42,弹性边框36上设有与凸块42相适配的卡口32,凸块42设于卡口32内。通过在第二边框41上设置凸块42,并将凸块42设于弹性边框36上的卡口32内,可以使安装好的背板4和中框3结合的更加牢固。参见图3所示,显示器模组架构还包括前铁框5,前铁框5卡合于第一边框30和弹性边框36的外侧,前铁框5与第二边框41通过螺栓6连接,弹性边框36上还设有朝向底框40方向的槽口35,螺栓6穿过槽口35。在本实施例中,前铁框5直接卡合在第一边框30和弹性边框36的外侧,去掉了现有技术中的前框10,直接用前铁框5与背板4的第二边框41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的方式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前框10与前铁框5相互卡合的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去掉了现有技术中显示器模组架构中的前框10,将前铁框5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前框10充当外观件同时还保留并与后壳11相连,减少了现有显示器模组架构的部件,减少了显示器模组架构部件在生产过程中模具的使用,节省了生产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对于后续显示器模组架构的维修拆卸工作也方便,避免了拆卸过程中容易损坏前框10的风险。参见图2所示,所述导光板2与所述底框40之间设有反射片7,所述第一延伸部31与所述导光板2之间设有膜片8。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显示面板(1);/n导光板(2),所述导光板(2)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下方;/n中框(3),所述中框(3)包括第一边框(30)和弹性边框(36),所述弹性边框(36)设于第一边框(30)的一端,所述第一边框(30)具有一个朝向第一边框(30)内侧的第一延伸部(31),所述第一延伸部(31)位于所述导光板(2)和显示面板(1)之间;/n背板(4),所述背板(4)包括底框(40)边缘设有向所述显示面板(1)延伸的第二边框(41);同时,/n所述导光板(2)与所述弹性边框(36)之间形一个空腔(34),所述第二边框(41)伸入空腔(34)并与所述弹性边框(36)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器模组架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显示面板(1);
导光板(2),所述导光板(2)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下方;
中框(3),所述中框(3)包括第一边框(30)和弹性边框(36),所述弹性边框(36)设于第一边框(30)的一端,所述第一边框(30)具有一个朝向第一边框(30)内侧的第一延伸部(31),所述第一延伸部(31)位于所述导光板(2)和显示面板(1)之间;
背板(4),所述背板(4)包括底框(40)边缘设有向所述显示面板(1)延伸的第二边框(41);同时,
所述导光板(2)与所述弹性边框(36)之间形一个空腔(34),所述第二边框(41)伸入空腔(34)并与所述弹性边框(36)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模组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41)外侧设有凸块(42),所述弹性边框(36)上设有与所述凸块(42)相适配的卡口(32),所述凸块(42)与所述卡口(32)相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模组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模组架构还包括前铁框(5),所述前铁框(5)卡合于所述第一边框(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明傅世杰李健铭许守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恒生光电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