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GI-POF高温光导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05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GI‑POF高温光导纤维。本申请h‑GI‑POF高温光导纤维包括内芯层和外皮层,所述内芯层与所述外皮层同心结构设置,所述内芯层和外皮层由全氟二氧戊环烷和全氟二恶英双环壬烷共聚成不同折光指数的高聚合物组成,所述内芯层折光指数大于外皮层折光指数,所述内芯层由折光指数由芯向外逐渐减小的5层芯层一体成型构成,所述外皮层由单层皮层构成,使其透明率达到98%以上,玻璃转化温度Tg超过150℃,适用于超高速通信;与现有技术SI‑POF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使用6层芯材,每一芯层是渐变折光指数,使入射光线传输延时比普通SI‑POF更短,信号传输带宽更大,传输速度更快。

An h-gi-pof high temperature optical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GI-POF高温光导纤维
本技术属于光纤
,具体涉及一种h-GI-POF高温光导纤维。
技术介绍
光导纤维(opticalfiber)一般是指一种能够传导光波和各种光信号的,透明的,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直径的纤维。传统光纤通常被用在光通讯里长距离传输信号,它的信号传输速度远大于金属电缆和电线的信号传输速度,因此光纤能取代金属线缆。而另一个决定光纤取代金属线缆的因素是光纤对传输信号的损耗很小;光纤不会受到类似严重困扰金属电线的电磁干扰所影响。从结构上来说典型的光纤是一个光指数稍高的、透明的芯层(core)外包一个折光指数稍低的皮层(cladding),形成能对入射光线全反射的结构,因为全反射,使得光线信号就被限制在光纤里传输。允许多种入射光线传输路径的光纤称作多模光纤(MMF),反之只能允许一种路径的叫单模光纤(SMF)。多模光纤(MMF)的芯层通常是直径>50μm的大芯,用于短程通信;单模光纤(SMF)一般芯层直径为8-10μm,通常用于远程(>2000m)通信。光纤通信的一个值得注意的事项是尽可能地减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GI-POF高温光导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层和外皮层,所述内芯层与所述外皮层同心结构设置,所述内芯层的折光指数大于所述外皮层的折光指数,所述内芯层由折光指数由芯向外逐渐减小的5层芯层一体成型构成,所述内芯层包括第一芯层、第二芯层、第三芯层、第四芯层、第五芯层,所述第一芯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芯层的边缘通过渗透剂形成第一共混区,所述第二芯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三芯层的边缘通过渗透剂形成第二共混区,所述第三芯层的边缘与所述第四芯层的边缘通过渗透剂形成第三共混区,所述第四芯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五芯层的边缘通过渗透剂形成第四共混区,从而使所述第一芯层与第二芯层、第三芯层、第四芯层、第五芯层形成一光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GI-POF高温光导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层和外皮层,所述内芯层与所述外皮层同心结构设置,所述内芯层的折光指数大于所述外皮层的折光指数,所述内芯层由折光指数由芯向外逐渐减小的5层芯层一体成型构成,所述内芯层包括第一芯层、第二芯层、第三芯层、第四芯层、第五芯层,所述第一芯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芯层的边缘通过渗透剂形成第一共混区,所述第二芯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三芯层的边缘通过渗透剂形成第二共混区,所述第三芯层的边缘与所述第四芯层的边缘通过渗透剂形成第三共混区,所述第四芯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五芯层的边缘通过渗透剂形成第四共混区,从而使所述第一芯层与第二芯层、第三芯层、第四芯层、第五芯层形成一光折射指数由芯到外逐渐减小的芯层;所述第五芯层、第四芯层、第三芯层、第二芯层、第一芯层具有1.3512-1.3635的梯度折光指数,所述外皮层由单层皮层构成;所述内芯层和外皮层的玻璃转化温度为160-16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德喜方民锋冈本吉行杜启明小池康太郎弗兰克米喀什提蛮西默克尔何振杰张浩小池康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闽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