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液体喷射的液体汽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852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换热的液体汽化器,其包括一个储液腔、一个储气腔,多根液体进料管以及一组换热翅片。在液体管外布置强化换热的铝制(或铜质)翅片来加强换热;储液腔置于储气腔下部,它们之间通过1根以上的导管连接,液体导管均处于置于换热翅片内部。换热翅片是与导管的外壁面以液压膨胀等物理方法而成,使翅片与液体导管形成紧密的接触面,而储液体位于换热翅片下方,为了保证储液腔不直接被加热,储液腔不被换热翅片所包围、不被加热。为了避免使用小流量液体在汽化器边缘即汽化产生喷气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管道液体进入汽化器的方法,以适应从小流量到大流量均稳定出气的目标。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化器的液体导管与换热翅片为一整体,热传导面积较大,可加速液体进料管外部的气体热传导,提高换热效率。

A kind of liquid vaporizer against liquid j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液体喷射的液体汽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设备用的汽化器
,具体的说是一种使用安全、可靠性高的高效节能汽化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汽化工艺的汽化器。
技术介绍
实验室或者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需要将液体汽化成气体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特别是水蒸汽的反应。对于目前的汽化器,较多采用电加热,设置在管道或储液容器内,容器内的液体被加热后,生成蒸汽,再经管道流出供使用,该过程能源损耗大。由于在汽化器领域的能源高损耗,本专利技术采用带有翅片管的多管道液体进入汽化器的方法,利用气体废热来加热液体使其汽化,并且通过高换热面积的翅片来强化换热,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性高的高效汽化器,以保证汽化器的在不同的液体流量下的稳定输出,达到节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采用高效换热翅片的液体汽化器,其特点在于:储液腔置于储气腔下部,它们之间通过1根以上的导管连接,液体导管处于置于换热翅片内部。所述储液腔与多通道的管道连接,采取多管道形成的储液器需要在入口和出口区域把液体或气体汇集到一个腔中进入或流出。所述换热翅片是与液体导管的外壁面以液压膨胀而成。所述换热翅片的数量有加入需要的换热面积了决定。所述储液腔位于换热翅片下方,为了保证储液腔不直接被加热,储液腔不被换热翅片所包围、不被加热,所述出气口在换热翅片的顶部。所述换热翅片是以液压膨胀制得。所述采用高效换热翅片的汽化器,不局限于水汽化为水蒸汽,也包括化工生产中的醇类的汽化反应或醇水混合物的汽化反应工艺过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液体进料管与换热翅片液压膨胀为一整体,热传导面积较大,可加速换热翅片的热传导,提高换热效率,节约能源。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以换热翅片为主体的汽化器的结构致密性好,换热性能优良,利用废气换热,节约能源,该产品将会在化学化工行业内得到广泛的使用。3)为了避免在小流量液体在汽化器边缘即汽化产生喷气现象,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管道液体进入汽化器的方法,以适应从小流量到大流量均稳定出气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采用高效换热翅片的汽化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汽化器,包括进液口1、储液腔2、热端进气口3(热介质进口)、气体腔4、液体导管5、储气腔6、出气管7及冷端出气口8(热介质出口),所述储液腔由图1中的7根直管道与储气腔相连,所述换热翅片10是以铝片或铜片与液体进料管液压膨胀而成。所述热端进气口3与液体进料在同侧(腔体下方)。所述储液腔的进液口在换热翅片的外侧底部,所述汽化器的出气口在换热翅片的顶部,所述冷端出气口8在汽化出气口同侧(腔体上方)。参见图1,加热用气体流向不局限与液体同向,亦可反向。在汽化器工作时,液相从进液口1进入汽化器,对于采取多管道的储液器时需要在入口和出口区域把液体或气体汇集到一个腔中进入或流出。在本实例中液相汇集到储液腔下部2然后进入汽化器的换热区,为了保证不同流量的液体可以稳定的汽化,储液器本身不与加热体接触,经过液体管道的液相通过换热翅片收集气体(热介质9)的热量来为液体加热,使其汽化,进入气相的储气腔上部6然后经过出气口7流出汽化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换热的液体汽化器,其特征在于:/n包括一个密闭的储液腔、一个密闭的储气腔;/n储液腔置于储气腔下部,于储液腔和储气腔之间设有密闭的换热腔;储液腔和储气腔之间通过1根以上的液体导管连接并相连通,液体导管穿过换热腔,于处于换热腔内的液体导管外壁面上设置有换热翅片,于储液腔上设有进液口,于储气腔上设有出气口,于换热腔上设有热介质进口和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换热的液体汽化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个密闭的储液腔、一个密闭的储气腔;
储液腔置于储气腔下部,于储液腔和储气腔之间设有密闭的换热腔;储液腔和储气腔之间通过1根以上的液体导管连接并相连通,液体导管穿过换热腔,于处于换热腔内的液体导管外壁面上设置有换热翅片,于储液腔上设有进液口,于储气腔上设有出气口,于换热腔上设有热介质进口和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化器,其特征在于:
储液腔和储气腔在换热翅片外部,液体导管的外壁面均与换热翅片相贴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化器,其特征在于:
于储液腔上设有一进液口,进液口通过管路与汽化器外部的液源相连;于储气腔上设有一出气口,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汽化器外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为2根以上的直管;储液腔和储气腔之间通过液体导管相连通;导管上端与储气腔下部密闭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大安程谟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