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剪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522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剪切装置,包括机体及安装在机体中的压型部,压型部包括第一上油缸、上模、下模及下油缸。上模在所述第一上油缸的驱动下上下动作。下模包括升降模芯,升降模芯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加工有第一斜角。压型部还包括分布于升降模芯下方左右两侧的两滑块。两滑块的相向侧均设有对应于第一斜角的第二斜角。下油缸为两个,分别用于水平驱动两滑块。当驱动两滑块相向而行时,第二斜角作用于第一斜角使升降模芯上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滑块的第二斜角与第一斜角配合,通过滑块的移动,实现升降模芯的升降,如此,即可将原来推动升降模芯的大油缸替换为两个薄型油缸,既降低了后续的使用成本,也减小了设备体积。

A punching and shea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剪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冲压剪切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剪切装置是常见的一种设备,通常用于板材的冲压成型。对于板材上的筋条,现有的冲压剪切装置多通过上模及下模中的升降芯模配合实现,即通过上油缸驱动上模向下动作,下油缸驱动升降模芯向上动作,以压出筋条。屋脊瓦的冲压剪切装置即是其的一个典型应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85217Y的技术专利《一种新型钢质屋脊瓦的压型及切断装置》,即公开了与上述描述相近的结构,其弊端在于使用成本较高,同时设备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剪切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剪切装置,包括机体及安装在机体中的压型部,所述压型部包括第一上油缸、上模、下模及下油缸,所述上模在所述第一上油缸的驱动下上下动作,所述下模包括升降模芯,所述升降模芯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加工有第一斜角;所述压型部还包括分布于所述升降模芯下方左右两侧的两滑块,所述两滑块的相向侧均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斜角的第二斜角;所述下油缸为两个,分别用于水平驱动所述两滑块;当驱动所述两滑块相向而行时,所述第二斜角作用于所述第一斜角使所述升降模芯上升。进一步地,所述下模还包括固定模芯,所述固定模芯中心设有竖直通槽;所述压型部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拉簧、第一支架、第一感应器及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竖直通槽后固定在所述升降模芯上,所述第二螺杆固定在所述固定模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螺杆的下方,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所述第一感应器及第二感应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以限定所述第一螺杆的行程。进一步地,所述压型部用于屋脊瓦的成型,其还包括分布于所述下模前侧的左右两侧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撑件、螺杆调节组件及第二支架,所述支撑件连接在所述螺杆调节组件的上端,所述螺杆调节组件中设有两个楔形块,两个楔形块的斜面相向设置以夹持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体中的剪切部,所述剪切部位于所述压型部的后侧,所述剪切部包括第二上油缸、上刃及下刃,所述上刃受所述第二上油缸驱动而上下动作,所述下刃为固定刃。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包括上板、立柱、下板、导轨板及支撑板,所述立柱支撑连接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下板的下方,所述导轨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并与所述下板间形成夹层;所述第一上油缸及第二上油缸安装在所述上板上,所述两滑块位于所述夹层中。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板上设有容屑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在升降模芯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加工第一斜角,然后利用滑块的第二斜角与第一斜角配合,通过滑块的移动,实现升降模芯的升降,如此,即可将原来推动升降模芯的大油缸替换为两个薄型油缸,既降低了后续的使用成本,也减小了设备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型部的横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纵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机体1、上板11、立柱12、下板13、导轨板14、容屑槽141、支撑板15、活动板16、导柱17;上油缸21、上模22、下模23、升降模芯231、固定模芯232、竖直通槽2321下油缸24、滑块25、定位机构26、第一螺杆261、第二螺杆262、拉簧263、第一支架264、限位机构27、支撑件271、螺杆调节组件272、第二支架273;剪切部3、第二油缸31、上刃32、下刃3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本技术中,各方向以进料方向为描述基准。请参考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剪切装置,包括机体1及分别安装在机体1中的压型部2及剪切部3。请参考图2及图3所示,压型部2包括第一上油缸21、上模22、下模23、两下油缸24及两滑块25。上模22在第一上油缸21的驱动下上下动作。下模23包括升降模芯231及固定模芯232,升降模芯23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加工有第一斜角。两滑块25分布在升降模芯231的下方的左右两侧,两滑块的相向侧均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斜角的第二斜角。下油缸24为两个薄型油缸(40mm×50mm),分别用于水平驱动两滑块24水平滑动。如此,当驱动两滑块25相向而行时,所述第二斜角作用于所述第一斜角从而使升降模芯231上升;而当两滑块25相背而行时,升降模芯231下滑回位。为便于控制升降模芯231的行程及便于其回位,压型部2还包括定位机构26。定位机构26包括第一螺杆261、第二螺杆262、拉簧263、第一支架264、第一感应器及第二感应器。固定模芯232中心设有竖直通槽2321,第一螺杆261穿过竖直通槽2321后固定在升降模芯231上,第二螺杆262固定在固定模芯232上且位于第一螺杆231的下方。拉簧26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螺杆261与第二螺杆262。第一感应器及第二感应器(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一支架264上的长条孔连接在第一支架264上并实现安装位置调节。如此,通过拉簧262的拉力,即可辅助升降模芯231回位。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器及第二感应器均采用磁感应器,如此,通过调节其位置,即可限定第一螺杆261的行程。即第一感应器在第一螺杆261到达上止位时发出指令,使下油缸24停止供油,第二感应器在在第一螺杆261到达下止位时发出指令,使下油缸24停止回油。本实施例中,压型部2用于屋脊瓦的成型,为防止板材与模具不贴合,其还包括分布于下模23前侧的左右两侧的限位机构27。限位机构27包括支撑件271、螺杆调节组件272及第二支架273。支撑件271为一盘体,其连接在272螺杆调节组件的上端,且两组限位机构27的支撑件相向设置。螺杆调节组件272包括螺杆、锁紧螺母及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为两个楔形块,通过两个楔形块的斜面相向设置使得螺杆调节组件能保持倾斜方式,同时又能在第二支架273的长条孔中上下调节。请参考图1及图3所示,剪切部3位于压型部2的后侧,剪切部3包括第二上油缸31、上刃32及下刃33。上刃为活动刃,其受第二上油缸31驱动而上下动作,下刃33为固定刃。请参考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机体1包括上板11、立柱12、下板13、导轨板14、支撑板15、活动板16、导柱17。立柱12支撑连接上板11与下板12,以形成主要的安装空间。第一上油缸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剪切装置,包括机体及安装在机体中的压型部,所述压型部包括第一上油缸、上模、下模及下油缸,所述上模在所述第一上油缸的驱动下上下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升降模芯,所述升降模芯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加工有第一斜角;所述压型部还包括分布于所述升降模芯下方左右两侧的两滑块,所述两滑块的相向侧均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斜角的第二斜角;所述下油缸为两个,分别用于水平驱动所述两滑块;当驱动所述两滑块相向而行时,所述第二斜角作用于所述第一斜角使所述升降模芯上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剪切装置,包括机体及安装在机体中的压型部,所述压型部包括第一上油缸、上模、下模及下油缸,所述上模在所述第一上油缸的驱动下上下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升降模芯,所述升降模芯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加工有第一斜角;所述压型部还包括分布于所述升降模芯下方左右两侧的两滑块,所述两滑块的相向侧均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斜角的第二斜角;所述下油缸为两个,分别用于水平驱动所述两滑块;当驱动所述两滑块相向而行时,所述第二斜角作用于所述第一斜角使所述升降模芯上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包括固定模芯,所述固定模芯中心设有竖直通槽;所述压型部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拉簧、第一支架、第一感应器及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竖直通槽后固定在所述升降模芯上,所述第二螺杆固定在所述固定模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螺杆的下方,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所述第一感应器及第二感应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以限定所述第一螺杆的行程。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溢忠陈文彬苏洲洲钟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