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包括底板混凝土、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纵向预应力钢筋以及横向钢筋,采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长线台座、制备拉模设备组件、铺设并张拉钢筋、安装拉模设备、浇筑混凝土以及截断出模。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刚度大、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在吊运和施工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而且钢筋桁架的纵向钢筋在生产、吊运、施工安装以及使用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桁架钢筋材料的浪费。
A prestressed plane truss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lab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涉及到装配式建筑,特别是涉及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制备方法,目前普遍采用传统的方法,就是采用小型固定或移动台模,在台模上支边模、绑扎全部钢筋后打混凝土,再经养护后脱模。这种方法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采用人工在表面拉毛的外观质量差,同时也不方便施加预应力,在生产吊运和安装过程中容易开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CN201110235282.X,公开了带钢筋桁架翼缘板的预制预应力板及制作方法,是一种具有双向受力性能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及制作方法,由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预制混凝土翼缘条状板及分别浇筑在上下板内的钢筋桁架组成,底板与翼缘板之间留有穿电线管和钢筋的间隙。制作时先将钢筋桁架与混凝土翼缘条状板浇筑在一起,再将带钢筋桁架翼缘板翻转180度连同位于三角形钢筋桁架尖点的纵向钢筋和折线腹筋弯折部及横向分布筋共同压入已张拉预应力筋并布混凝土料的底板内,振捣混凝土并养护,形成带钢筋桁架翼缘板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但该专利技术带钢筋桁架翼缘板的纵向钢筋并没有施加预应力,而且在正常使用阶段没有作为受力钢筋加以利用,仅用于吊运和施工阶段增加底板的刚度,造成了钢筋材料资源的浪费,增加建造成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CN201611261188.0,公开了一种带钢桁架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及制作方法,属于建筑工程
,其结构包括预制底板、横向钢筋和叠合层,每块预制底板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均为斜面,相邻预制底板之间形成楔形拼缝,楔形拼缝内填充高强灌浆料,预制底板内部沿长度方向布置纵向预应力钢筋,沿宽度方向布置横向分布钢筋,每块预制底板上部沿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一道钢桁架,钢桁架下方沿预制底板宽度方向穿插横向钢筋,能够将多块预制底板连接在一起,预制底板上方浇筑叠合层,叠合层内部布置叠合层横向钢筋和叠合层纵向钢筋。但该专利技术钢桁架的纵向钢筋和钢板都并没有施加预应力,而且在正常使用阶段没有作为受力钢筋加以充分利用,仅用于吊运和施工阶段增加底板的刚度,造成了钢材材料资源的浪费,增加建造成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说明书CN201610198541.9,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桁架,所述桁架包括上弦杆,上弦杆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腹杆和第二腹杆,第一腹杆和第二腹杆均是连续弯折的钢筋,第一腹杆和第二腹杆顶部弯折处与上弦杆外壁连接,在起吊设备抓取上弦杆进行吊运时,混凝土底板内的腹杆、横向辅助钢筋和预应力纵筋均受力,能够避免腹杆单独受力而从混凝土底板内脱出等。但该专利技术没有对桁架施加预应力,而且在正常使用阶段没有作为受力钢筋加以充分利用,仅用于吊运和施工阶段增加底板的刚度,造成了钢材材料资源的浪费,增加建造成本。技术专利授权说明书CN200720107298.1,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具有预制层及其上的叠合层和置于所述预制层、叠合层中的由下弦筋、上弦筋和腹杆构成的钢筋桁架,下弦筋位于预制层下部,上弦筋位于叠合层中,预制层下部设有与下弦筋交错分布的另一方向钢筋,叠合层中设有附加筋与上弦筋交错布置在同一平面形成网状结构,所述预制层下部设有与下弦筋平行的预应力钢筋,所述下弦筋、预应力钢筋和另一方向钢筋在同一平面形成网状结构。但该技术没有对钢筋桁架施加预应力,而且在正常使用阶段没有作为受力钢筋加以充分利用,仅用于吊运和施工阶段增加底板的刚度,造成了钢筋材料资源的浪费,增加建造成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CN201910506333.4,公开了一种采用长线台座制备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方法,属于建筑工程
,包括制备长线台座、布设底板下部钢筋及其垫块、张拉底板下部钢筋和绑扎底板上部钢筋、浇筑混凝土、布设桁架钢筋、建立混凝土预压应力以及切割和出模。本专利技术在长线台座上采用拉模的方式浇筑混凝土进行生产,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效率;桁架钢筋采用后置入的方式,避免了先置入对拉模行进的阻碍,能够实现混凝土叠合板底板混凝土的拉模浇筑;混凝土叠合板底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抗裂性能,且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但该专利技术后置入的桁架钢筋并没有施加预应力,而且在正常使用阶段没有作为受力钢筋加以利用,仅用于吊运和施工阶段增加底板的刚度,造成了钢筋材料资源的浪费。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CN201910624128.8,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尺寸和变形的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生产装置应用方法,属于建筑工程
,采用滑模的方式制备混凝土叠合板底板,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制备的质量和效率;采用可调节分隔板可以根据需要的尺寸制备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实现设备的通用化,达到柔性生产的目的,使得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制备更加灵活和便利;采用竖向变形调整机构和水平变形调整机构可以随时调整生产装置的变形,以保证产品的尺寸和精度满足工程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但该专利技术并不能在有桁架钢筋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更无法为桁架钢筋施加预应力,无法充分发挥桁架钢筋的作用。针对目前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及其制备方法,使得所制备的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刚度大、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在吊运和施工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而且钢筋桁架的纵向钢筋在生产、吊运、施工安装以及使用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桁架钢筋材料的浪费。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其特征是:包括底板混凝土、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纵向预应力钢筋以及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设置在底板混凝土内部,沿着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横向布置;所述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由上弦钢筋、下弦钢筋以及腹杆钢筋焊接组成,下弦钢筋的底部垂直正交设置在横向钢筋的上部,且与横向钢筋贴紧;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与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平行交替布置,纵向预应力钢筋底部垂直正交设置在横向钢筋的上部,且与横向钢筋贴紧。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步骤一、制备长线台座采用传统方法制备长线台座,长线台座两端设置有用于张拉混凝土叠合板底板下部钢筋的反力架、预应力加载装置以及卡具;步骤二、制备拉模设备组件拉模设备组件包括前端面板、活动底板、活动侧板、后端面板、橡胶清渣块以及底板连接件;所述活动底板为拉模设备工作行进方向混凝土仓前端设置在横向钢筋底部承托横向钢筋的板块;所述前端面板为拉模设备工作行进方向混凝土仓前端一侧的挡板,前端面板的底部设置有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前端贯通豁口和纵向预应力钢筋贯通豁口;所述后端面板为拉模设备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其特征是:包括底板混凝土(2)、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3)、纵向预应力钢筋(4)以及横向钢筋(5),所述横向钢筋(5)设置在底板混凝土(2)内部,沿着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横向布置;所述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3)由上弦钢筋、下弦钢筋以及腹杆钢筋焊接组成,下弦钢筋的底部垂直正交设置在横向钢筋(5)的上部,且与横向钢筋(5)贴紧;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4)与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3)平行交替布置,纵向预应力钢筋(4)底部垂直正交设置在横向钢筋(5)的上部,且与横向钢筋(5)贴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其特征是:包括底板混凝土(2)、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3)、纵向预应力钢筋(4)以及横向钢筋(5),所述横向钢筋(5)设置在底板混凝土(2)内部,沿着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横向布置;所述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3)由上弦钢筋、下弦钢筋以及腹杆钢筋焊接组成,下弦钢筋的底部垂直正交设置在横向钢筋(5)的上部,且与横向钢筋(5)贴紧;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4)与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3)平行交替布置,纵向预应力钢筋(4)底部垂直正交设置在横向钢筋(5)的上部,且与横向钢筋(5)贴紧。
2.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制备长线台座
采用传统方法制备长线台座,长线台座两端设置有用于张拉混凝土叠合板底板下部钢筋的反力架、预应力加载装置以及卡具;
步骤二、制备拉模设备组件
拉模设备组件包括前端面板(6)、活动底板(9)、活动侧板(10)、后端面板(12)、橡胶清渣块(15)以及底板连接件(16);
所述活动底板(9)为拉模设备工作行进方向混凝土仓前端设置在横向钢筋(5)底部承托横向钢筋(5)的板块;
所述前端面板(6)为拉模设备工作行进方向混凝土仓前端一侧的挡板,前端面板(6)的底部设置有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前端贯通豁口(8)和纵向预应力钢筋贯通豁口(7);
所述后端面板(12)为拉模设备工作行进方向混凝土仓后端一侧的挡板,后端面板(12)底部设有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后端贯通豁口(13)和橡胶清渣块安装孔(14);
所述活动侧板(10)设置在前端面板(6)和后端面板(12)之间,与前端面板(6)和后端面板(12)围合成混凝土仓,活动侧板(10)的底部内侧设有横向钢筋端部贯通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林,孟祥瑞,徐帅,
申请(专利权)人:孟凡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