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表水取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表水取水工程
,具体涉及地表水取水装置。
技术介绍
给水工程取水水源主要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由于地下水开采受到地方经济、地质构造以及水质中含氟、砷量超标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地表水成为人饮工程的主要来源,取用多沙河道地表水为水源的人饮工程取水首部主要有合建岸边式、合建河心式、直吸式、闸后引渠引水提升式、闸后预沉池引水提升式、低坝式以及渗滤式等,其中渗滤取水是利用天然河床砂砾石层的净化作用,直接获得良好水质水源的一种技术,该工艺对多沙河水能直接净化,具有工艺简单、占地少、操作简便,与常规水处理工艺相比,不用投加药剂,便于应用,净水成本大幅降低,与传统的傍河取水技术相比,具有取水量大,占地少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渗滤取水工程施工、运行中很快暴露和提出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防止并有效解决滤床淤塞问题对出水量衰减的影响,关系到渗滤取水工程的使用寿命,也是渗滤取水技术发展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表水取水装置,以可以减少泥 ...
【技术保护点】
1.地表水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花管、取水沉淀池以及取水管道;取水花管的一端为取水端,取水花管的取水端通过过滤层埋入地表水体中,取水花管的取水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取水孔;取水沉淀池的上部高于地表水体的水面,取水沉淀池的下部低于过滤层,取水沉淀池的下部设有泥沙挡墙,泥沙挡墙的一侧为集水坑,泥沙挡墙的另一侧为泥沙沉积池,取水花管的另一端为排水端,取水花管的排水端伸入泥沙沉积池内;取水管道的一端连接设于集水坑内的潜水泵,取水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用水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地表水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花管、取水沉淀池以及取水管道;取水花管的一端为取水端,取水花管的取水端通过过滤层埋入地表水体中,取水花管的取水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取水孔;取水沉淀池的上部高于地表水体的水面,取水沉淀池的下部低于过滤层,取水沉淀池的下部设有泥沙挡墙,泥沙挡墙的一侧为集水坑,泥沙挡墙的另一侧为泥沙沉积池,取水花管的另一端为排水端,取水花管的排水端伸入泥沙沉积池内;取水管道的一端连接设于集水坑内的潜水泵,取水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用水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管道的排水端向下弯曲并垂直于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管道包括主管道和竖直管道,主管道设于取水沉淀池的上方,竖直管道的上端与主管道连通,所述潜水泵安装在竖直管道的下端;主管道的前端延伸至用水点,主管道的末端通过反冲洗管道连接取水花管的中部,主管道上设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第二截止阀靠近主管道的末端,竖直管道位于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之间,反冲洗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截止阀,取水花管上安装有位于排水端与反冲洗管道之间的第四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表水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沉淀池的上方设有维修井,所述取水花管的中部设于维修井内,所述主管道的末端伸入维修井内;所述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成浩,钱海滨,雷丽,刘元华,汪发增,高运强,曹立超,王克信,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能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