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28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冰箱,涉及制冷技术领域,为提供一种可减小压缩机振动引起其他连接结构产生较大振动的减振件而设计。冰箱包括压缩机仓,压缩机仓设置压缩机,压缩机仓内设置用于支撑压缩机的支撑板,压缩机上设置有连接脚板,连接脚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减振件,支撑板、减振件及连接脚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减振件的外壁形成有环形卡槽,连接脚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环形卡槽与安装孔卡接配合;减振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件的通孔,通孔贯穿减振件的上下表面;通孔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减振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冰箱用于降低冰箱噪音。

A refrig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箱
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技术介绍
冰箱产品的运行噪声及声品质已成为影响冰箱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冰箱的主要噪声源包括:压缩机、风机和制冷系统。如图1所示,在冰箱运行时,压缩机噪音约占30.98%、制冷系统中冷媒流动噪音约占29.86%、风机噪音约占24.2%、制冷系统中接水盘松动噪音约占7.1%、制冷系统中管路振动噪音约占5.33%和电磁阀噪音约占2.54%,由图1的饼图明显看出,压缩机噪音为冰箱的主要噪音源。压缩机工作时噪声产生的主要方式为结构声和空气声,结构声主要是压缩机振动传递到冰箱的箱体部件所产生的结构振动声,空气声为压缩机直接辐射的噪声,其中结构声为主要的噪声产生方式。降低结构声的主要方式是降低压缩机的振动传递率,参照图2,现有的压缩机通过减振结构固定在支撑板上,即通过减振结构降低结构声的传递,具体的,位于压缩机底部的连接脚板与支撑板之间安装减振胶垫(高度为16.5mm或24.5mm),再在减振脚垫上安装压板,最后通过连接件(螺钉和螺母)将压板、压缩机脚板、减振胶垫和支撑板固定连接。图3为冰箱压缩机采用图2减振结构时,减振胶垫在z方向(竖直方向)的振动传递率分析图,由图中的压缩机振动加速度、支撑板振动加速度和振动传递率的曲线可以看出,支撑板振动加速度基本是压缩机振动加速度的两倍,且压缩机转速为2000r/m~4000r/m时,振动传递率较大,所以该减振胶垫在z方向上的隔振效果较差;另外,该减振胶垫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隔振效果也不好,所以,该减振胶垫不能有效降低结构声,进而不能有效降低冰箱的运行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小压缩机振动引起其他连接结构产生较大振动的减振件,以减小减振件的振动传递率,降低压缩机的结构声,进而减小冰箱噪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压缩机仓,所述压缩机仓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仓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压缩机的支撑板,所述压缩机上设置有连接脚板,所述连接脚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减振件,所述支撑板、所述减振件及所述连接脚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减振件的外壁形成有环形卡槽,所述连接脚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环形卡槽与所述安装孔卡接配合;所述减振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件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减振件的上下表面;所述通孔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减振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由于通孔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减振槽,当压缩机振动时,沿着减振件的轴向,会将振动传递于支撑板上,通过第一减振槽就可隔断振动的传递路径,降低振动传递,进而减小压缩机的振动传递率,降低支撑板甚至其他结构的振动量,最终有效降低整个冰箱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冰箱的噪声源的分析饼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的连接脚板、减振结构和支撑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减振结构的振动传递效率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振件的外观图;图7为图6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减振件的外观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减振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与支撑板的安装关系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一个方向视图;图12为图11的A处放大图;图13为图11的B处放大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板与支撑板的安装关系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C处放大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安装在支撑板上的俯视图;图17为图16的D-D剖视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板与箱体底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M处放大图;图20为图18的N处放大图;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舱后盖板与箱体底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2为图21的Q处放大图;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振件的振动传递率效果验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冰箱进行详细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参照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具有开口的储藏室1、设置开口处的门体2,以及对储藏室1制冷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301、冷凝器302、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储藏室1包括被竖直分隔成下方的冷冻室101以及上方的冷藏室102,所隔开的空间中的每一个可具有独立的存储空间,具体的,冷冻室101限定在下侧并且可通过抽屉式冷冻门201选择性的覆盖,限定在冷冻室101上方的空间被隔成左侧和右侧以分别限定冷藏室102,冷藏室102,冷藏室102可通过可枢转地安装在冷藏室102上的冷藏室门体202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蒸发器包括冷冻室蒸发器3052和冷藏室蒸发器3051,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冷冻室蒸发器3052的出口与压缩机301的吸气口之间设置储液罐306,压缩机30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302冷却就变为常温液态制冷剂,经过电磁阀303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制冷剂经过第一节流装置3041(可以是第一毛细管)节流降压后进入冷藏室蒸发器3051,另一路制冷剂经过第二节流装置3042(可以是第二毛细管)节流后进入冷冻室蒸发器3052,从冷藏室蒸发器3051流出的制冷剂管路连接至第二节流装置3042与冷冻室蒸发器3052之间的管路上,从冷冻室蒸发器3052流出的液态制冷剂回流到储液器306内,气态制冷剂回流至压缩机301的回气口。当冷冻室有制冷需求时,压缩机301启动,控制电磁阀303使制冷剂引入第二节流装置3042所在管路,制冷剂经过冷冻室蒸发器3052后再经过储液罐303流入压缩机301的回气口,通过上述循环过程实现冷冻室的制冷。当冷藏室有制冷需求时,压缩机301启动,控制电磁阀303使制冷剂引入第一节流装置3041所在管路,制冷剂经过冷藏室蒸发器3051后再经过储液罐303流入压缩机的回气口,通过上述循环过程实现冷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箱,包括压缩机仓,所述压缩机仓内设置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仓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压缩机的支撑板,所述压缩机上设置有连接脚板,所述连接脚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减振件,所述支撑板、所述减振件及所述连接脚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减振件的外壁形成有环形卡槽,所述连接脚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环形卡槽与所述安装孔卡接配合;/n所述减振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件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减振件的上下表面;/n所述通孔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减振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包括压缩机仓,所述压缩机仓内设置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仓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压缩机的支撑板,所述压缩机上设置有连接脚板,所述连接脚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减振件,所述支撑板、所述减振件及所述连接脚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件的外壁形成有环形卡槽,所述连接脚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环形卡槽与所述安装孔卡接配合;
所述减振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件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减振件的上下表面;
所述通孔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减振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槽为环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减振件的轴向,所述第一减振槽位于所述环形卡槽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槽的与所述连接脚板下表面相配合的面上形成有第二减振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可穿过所述通孔的螺钉和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且延伸至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与所述螺钉之间安装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敬龙丁龙辉潘毅广张海鹏路前廖强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