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林专利>正文

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4282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棉毛混纺纱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为棉毛混纺纱A,所述棉毛混纺纱A由棉纤维和竹原纤维为纺纱原料;所述纬纱为棉毛混纺纱B,所述棉毛混纺纱B由棉纤维和羊毛纤维为纺纱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羊毛纤维、竹原纤维与棉纤维进行混纺制得棉毛混纺纱A与棉毛混纺纱B,随后将棉毛混纺纱A与棉毛混纺纱B经过交织形成棉毛混纺纱面料,大大提高了棉毛混纺纱面料使用时的舒适性与实用性;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除尘装置对面料表面绒毛所沾染的灰尘杂质进行清理,降低了面料表面绒毛燃烧后的残留物,从而大大提高了棉毛混纺纱面料的加工质量。

A cotton wool blended yarn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的说是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纺织行业对新型原料的研发和生产达到了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各种新型原料不断涌现,给面料研究工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服装面料的选择已经不止局限在款式和花色上,更多的考虑到面料的舒适性、环保性和功能性。现阶段,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单一纤维纺制的纯纺纺织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虽然有机棉和羊毛各自均具有许多优点,应用也很广泛,但是这两种纤维单独纺制而成的产品也存在一些不足。纯棉质地的纺织品吸湿性能良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洗涤方便,应用范围也最为广泛,但其抗皱性能较差,保暖性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毛质纺织品的弹性性能十分优异,保暖性和吸湿性均较好,然而价格昂贵,洗涤困难,而且紧贴皮肤时会产生刺痒和刺痛的感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羊毛纤维、竹原纤维与棉纤维进行混纺制得棉毛混纺纱A与棉毛混纺纱B,随后将棉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所述棉毛混纺纱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为棉毛混纺纱A(1),且所述棉纱混纺纱A占棉毛混纺纱面料重量的30~60wt%,所述棉毛混纺纱A(1)由棉纤维(11)和竹原纤维(12)为纺纱原料,且所述棉纤维(11)占棉毛混纺纱A(1)质量的60-80%;所述纬纱为棉毛混纺纱B(2),所述棉毛混纺纱B(2)由棉纤维(11)和羊毛纤维(21)为纺纱原料,且所述棉纤维(11)占棉毛混纺纱B(2)质量的4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所述棉毛混纺纱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为棉毛混纺纱A(1),且所述棉纱混纺纱A占棉毛混纺纱面料重量的30~60wt%,所述棉毛混纺纱A(1)由棉纤维(11)和竹原纤维(12)为纺纱原料,且所述棉纤维(11)占棉毛混纺纱A(1)质量的60-80%;所述纬纱为棉毛混纺纱B(2),所述棉毛混纺纱B(2)由棉纤维(11)和羊毛纤维(21)为纺纱原料,且所述棉纤维(11)占棉毛混纺纱B(2)质量的40-60%。


2.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棉毛混纺纱面料,其特征在于:
S1:将棉纤维(11)、竹原纤维(12)与羊毛纤维(21)分别置于蒸馏水中进行清洗,15~30min后取出沥干,并将沥干后的棉纤维(11)、竹原纤维(12)与羊毛纤维(21)分别在500~900MHz下进行微波干燥;
S2:在S1中对棉纤维(11)、竹原纤维(12)与羊毛纤维(21)分别进行干燥后,将干燥后的棉纤维(11)、竹原纤维(12)与羊毛纤维(21)分别进行开棉工序、梳棉工序和并条工序;
S3:在S2中对棉纤维(11)、竹原纤维(12)与羊毛纤维(21)分别并合完成后,对并条后的棉纤维(11)、竹原纤维(12)与羊毛纤维(21)进行混并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最终制得所需的棉毛混纺纱面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林
申请(专利权)人:彭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